图片来源| 微博@切尸红魔人 上周日晚,我们试图向大家征集一份拖延症书单。 说实话,这份治愈拖延症的书单是否有效,我们也无法确定,但拖延下去肯定不行,所以我们愿意试一下。 感谢关注做書的朋友,敢于大胆说出自己被拖延症害得最惨的一次经历,并推荐了这些治愈过他们拖延症的书。 在这些被拖延症导致生命崩坏的故事中,竟然感受到一股浓郁的……来自书的……神秘力量。 欢迎来到做書周末特别节目录制现场:你那么丧,一定看过很多书吧。 01《深度工作》 作者: [美] 卡尔·纽波特 @醒不来的人: 拖延症导致我现在二十二岁还一事无成,工资低的很。 推荐理由: 现在的人们总是在重复工作,而没有深度工作。 02《看到你想成为的改变》 作者: 橙子学院 出品 / 古典 主编 @老阿姨Y: 还没结婚。 推荐理由: 是你选择一事无成的活着?是的。 我总是以为有很多时间可以去完成我梦寐以求的事情,例如成为某某家,结婚生子。就这样在原地踏步,只想不做。 这本书解释了拖延的原因,也给出了合理的行动方案,方法论结合实例,我也在实践中检验拖延症的治疗效果。 03 日历 @大毒: 第一次拖着不想找工作拖了五个月,第二次不想找工作拖了六个月,还在加长中…… 推荐理由: 看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我开始慌了。 04《法医学图鉴》 作者: 竞花兰//利焕祥 @曼谷饭: 暑假作业、寒假作业、所有别人安排我的,一切都拖延着。其实真的就是打心里不想干。后来就真的没干。被打被骂被放弃都是因为这个 。 推荐理由: 里面内容都是各种死,都不是正常死亡的,能时刻犀利的警告大家:再不干自己想干的指不定哪天就闭眼了。所以赶紧干!趁早干!有效率的干!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其实是褒义,为的是有作为的为,而不是为了自己的为。所以不想被淘汰就赶快动起来 把自己变强吧。 05《人间失格》 作者: [日] 太宰治 @Yaki 大概是报名了公务员市考却没有考成吧,原因是因为一直没有去缴费。直到截止期当晚才想起来打开电脑要缴费的时候,发现已经超过时间三个多小时了。 推荐理由: 太丧了。丧到无法放任自己拖拉下去。虽然,书里面这么提到:对自己来说,“世道”依旧是那么深不可测,令人畏惧,绝不会因为你出了手,一切都会迎刃而解。但是,对我来说,再这么拖拉下去才会是无药可救呀。 06《万寿寺》 作者: 王小波 @don:得过一次面瘫,拖着不想去看医生,原本打个针就能好的事被我拖了一个星期之后换来了一个星期的住院+两只被针孔戳青的手和每天半边脸的针灸。痊愈后的感悟是健康真的太重要了,现在回想起来,拖延真是太可恶了才对。 推荐理由: 这本书的内容可以说是十分的有趣又十分杂乱无章,我花了好几个月才把它读完… 一开始看开头就觉得很有趣,看了一点之后停下来没看的话,不消几天就会忘了前面的内容,就这么反反复复看了好久都无法放下去看别的书。最后再次拿起这本书一口气读完。 我想说,去试着成功赶走至少一次拖延症。谁知道呢,成就感总是能让人无比满足的。 08《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杀死你》 作者: [美]马克·舍恩 @黑熊: 对于一个尚未痊愈的拖延症患者来说,造成最坏后果的拖延永远都是——下一次。尤其是当你因为拖延而耽误工作、失去重要的机会,或者因为屡次爽约而被医院拉黑,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糟之后,生活也并没有因此停止,生活仍然在继续。 再回想曾经的那些诸如迟到、错过火车之类的小拖延,就觉得呵呵,甚至还能自豪地说一句——那些没有杀死我的都使我们变得更强大。 喂喂!让你这么用了吗? 推荐理由: 这本书从生理、本能的角度解释了为什么人不能任由自己躺平在舒适区,又提供了一系列的方法,帮助读者行走在“不那么舒适”的边缘地带,退一步就能回到舒适区拥有安全感,进一步则可以安抚大脑里掌管情感的边缘系统,让你整个人都开始超一个比较好的方向变化——即使这种变化尚未开始。 很多人评论这本书废话太多,但我读的时候却并没有觉得有什么过分絮叨的感觉。可能我看这本书的时候事出偶然,因此就也并没有什么不切实际的期待,或者说,没有那种急切地想要被治愈的功利感。这种心态虽然不是刻意为之,但却十分难得,它提供一种在长久的混沌里上来透口气的契机。所以,把这本书当成休闲读物就好,当一个愿意劝慰陪伴你的陌生朋友,一定会有帮助的。 09《知道做到》 作者: 保罗·梅耶 / 迪克·卢赫 @双力: 伤害持续最久的,就是一心想着辞职了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没有在来深圳之前处理好行李,结果台式电脑物流回家少了底座,电动小车也没有被卖掉,很多东西不得不丢弃.......那种被迫舍弃的感觉真的很不好 推荐理由: 我们很多人都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不该做,但就是做不到,这本书是有效的一耳光,没有多余的废话,比较有用的一本小书。 10《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作者: [日] 村上春树 @Tzosson: 高中因为他,挤进了师资力量较好的班级,心想大二那年要去他的家乡走走,希望着可以偶然遇到他。拖到现在虽然记得之前发生的一切,却没了欲望,没了动力,有点爱无能,似乎成了麻木的烂人,对于我这种形式的拖延,应该是软弱吧。 代价就是,高中三年的付出被往后的四年打回原形,且懒得翻身。 推荐理由: 运动会产生多巴胺,多巴胺会使人快乐。喜欢这本书的思想,读起来舒畅,至少这些书的存在可以减缓思想腐烂的速度。 11《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 作者: [日] 佐藤可士和 @Llllinger: 当然是,我的毕设。 作为一个严重拖延症星人,病重到了明明很想动手可是怎么也没办法开始的程度⋯⋯每个阶段都有羁押下来的进度要完成以至于最后毕设一团糟。心酸往事不想多说。拖延症真的要早治早好…… 推荐理由: 虽然是一本很短的书,可是真的有让我好好反省工作环境的问题。得出的结论是,手边熟悉的东西越多,带给你安全感的东西越多,人就越容易懈怠不愿意有新的开展。这也就是拖延的成因啊......相反手边没有太多可供把玩的东西,会让妳更容易投入工作。并且常常整理身边的东西真的是个很好的习惯,根据需求来安排随身携带的物品/公司家里桌面物品的放置/电脑文件的存放方式等等,会让头脑变得清晰,做事效率也会提高。因为不断地做出取舍,会更理智地思考和了解自己真正的需求,感觉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下,自然而然能够迅速地开展工作。 13《给青年诗人的信》 作者: [奥地利] 莱内·马利亚·里尔克 @祎然: 决定换一个工作,这个想法产生于面试通过并开始工作的第七天,因为暂时缺钱就决定先干一个月再换,结果三个月后转正,虽然工资低点不过解决了温饱,重要是有双休,想换工作的这个想法放在了年后,不在年前换是因为要拿年终奖。年后辞职的想法又产生,简单思索后提交辞职,因为拖延一篇文章,不,应该说因为平时一直太懒,不肯写。 辞职第一天同时也失去了的下一份心仪的工作,也因为计划不周,辞职后差点流落街头。好在第二份工作和第二处住所在一周内搞定了,偏偏第二份工作与心仪工作类似。如今我依然有拖延症,但工作上的事坚决不去拖延,毕竟最后吃苦的是自己。 推荐理由: 这本书从我拿到它至今,反反复复读了十几次,我最喜欢在公交车上读它,每每读它,都感觉心潮澎湃、气血上涌。它让我坚决坚定,它是我的灵魂之书。 每次我沮丧难过,读一读它会不由得坚定。 14《拖拉一点也无妨》 作者: [美] 约翰·佩里 @帕斯卡: 考研一战的时候拖到10月才开始复习,然后我就二战了…… 推荐理由: 这本书教会我用平常心对待拖延症,其实拖延的最大帮凶就是焦虑的情绪,越焦虑越逃避,平静下来后才能发现“不就那么点事儿嘛,很快就做完了~”或者事情已经被你拖过去了,而你也没有掉块肉。 15《强风吹拂》 作者: [日] 三浦紫苑 @槑包子: 我没有拖延症,我有焦虑症,能今天做完再晚也要完成。 拖最久的是学车,因为恐惧,明知最困难的就是下定决心迈出那一步,过程反而没有想象得那么痛苦,但要克服恐惧还是要勇气啊。 推荐理由: 三浦紫苑的书看得人很热血沸腾,不管是《编舟记》、《哪啊哪啊神去村》,《多田便利屋》,还是关于跑步的《强风吹拂》,都能一口气看完。不停地奔跑,追求更强的自己,人生不就是要这样才能感受到活着吗。 16《番茄工作法图解》 作者: [瑞典]Staffan N?teberg @掬水月在手 赖床,结果起晚了,着急上班过马路没看见车,被摩托撞了,没死,没伤,就是擦破点皮…… 推荐理由: 《番茄工作法图解》,还是有那么一点效果的,前提是你要愿意去改变! 17《月亮和六便士》 作者: [英]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Robin: 一本书买回来了,第一天翻了两页。第二天以后再也没有看过了,只是偶尔晚上泡面的时候会用它盖住泡面,这时候才想起自己的读书计划。时间就这样荒废了,心里很是愧疚。只好接着看下去。 推荐理由: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他不理睬六便士,却伸手追寻触碰月光。” 故事完整,情节紧扣,读起来便欲罢不能,只好放纵自己一下读完。老夫的拖延症再也没有患过了。 18《无印良品生活研究所》 作者: [日] 無印良品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国 译者: 张钰 出版年: 2013-8-1 页数: 15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