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在这里!痛风诊断与治疗

 秦岭之尖 2017-09-09
  • 诊断依据

1、症状:

(1)典型的表现为突然发生第一跖趾关节或其它中小关节处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表现。可伴有感觉过敏,活动受限。疼痛多夜间加剧或发作。症状消退后局部可有发痒、脱屑。

(2) 关节痛首次发作经过几天至几周可缓解,但易反复发作,形成慢性痛风,最后产生关节畸形。在耳轮、指趾关节周围及肘后等处易出现“痛风石”。“痛风石”破溃后流出石灰样白色含尿酸钠结晶的物质。少数患者因“痛风石”沉积于肾脏时出现剧烈肾绞痛,甚至晚期出现肾功衰。

(3)急性发病时可伴有畏寒、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发病前常有过度疲劳、精神紧张、外伤、感染、酗酒等诱因。

(4) 多发于中年以上男性。少数女性绝经后亦可发病。

2、实验室检查:

高尿酸血症(大于5mg%以上)。肾功能受损时血尿素氮升高。可有血沉加快、白细胞升高等。

  • 鉴别诊断

1、钙质沉着病:皮损为质地较硬的结节或斑块,可破溃、流出石灰样或奶油样物质。一般自觉症状较轻。有时伴有血钙升高,但血尿酸正常。组织病理示有苏木素伊红染色呈非结晶形深蓝色的钙质。文柯萨(Von Kossa)染色呈黑色反应。

2、多中心性网状组织细胞增生症:在耳、指关节等处可有坚硬的结节,但伴有多发性关节炎,血尿酸正常,组织病理有特征性的组织细胞和多核组织细胞性巨细胞。

3、类风湿性结节:有时尚需与类风湿性结节等区别。

  • 痛风治疗

1.避免诱因,少食含嘌呤高的食物,如高蛋白饮食。急性发作时卧床休息,多饮水,保持尿量2000ml/d以上,增加尿酸排出。

2.早期应用秋水仙碱(Colchicine)。亦可用保泰松或吲哚美辛。重症病例可用秋水仙碱和皮质类固醇激素联合应用。

3.对有痛风石和血尿酸高达535-595μm/L时,除秋水仙碱外,还可加用排尿酸药和减少自身尿酸合成的药物,如羧苯磺胺、水杨酸、别嘌呤醇等。但在肾功能不良或有肾结石者禁用排尿酸药。

4.痛风石治疗,个别损害可手术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