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强势来袭│第二届全国大学生 “发现传统村落”调研大赛

 Tanyanj 2017-09-09

小传

今年暑假你们有安排了吗

我想找点有意思的事情,最好是能出去走走又能带来一点思考

小统

小村

听说去年暑期有一个“发现传统村落“的调研比赛,既可以感受不一样的文化又可以为毕业选题寻找灵感,最后还有大奖拿,可惜去年有事耽搁了,不知道今年还有没...

我也听参加过的师兄师姐说过,据说可以和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组队“寻宝”,深入古村落,体验各种“第一次”,带回自己的作品,回想起来是很特别的一段经历。今年如果有机会,想和你们一起组队参加~~

小落

小传

感觉好棒呀!!约一波走起~

先去咨询一下主办方吧

主办方回复:

鉴于2016年首届大赛得到了全国各地大学生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来自全国80多所高校的近百支参赛队伍提交参赛作品,调查村落涉及20多个省市,为传统村落分类数据库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发现传统村落”调研大赛即将拉开序幕,欢迎更多在校大学生参与,详细活动内容参见下文。

活动简介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背景下,文化的断裂与传承、阐释与建构等问题愈加复杂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动摇和破坏。传统村落是我国农耕文化的载体,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持文化多样性上占据重要地位。但在席卷一切的现代化力量之下,传统村落受到巨大冲击,城镇化发展进一步加速了村落的衰落。


自然性损毁

自建性破坏、空心化

2012年以来,国家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公布了四批传统村落名录,旨在通过政府与社会的力量保护传统村落。保护传统村落不仅仅是进行资金上帮扶,更需要在了解传统村落文化的基础上寻找到恰当的保护途径。守住乡土记忆,需要社会大众的关注,更需要每一个社会个体的具体行动。

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研究”(项目批准号:15ZDB118)的支持下,中山大学旅游学院联合广东省绿盟公益基金会、古村之友等公益组织以及碧桂园集团(广东省国强公益基金会)等社会各界力量发起全国大学生“发现传统村落”调研大赛。

此次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发现传统村落”调研大赛延续去年的活动主题,在此基础上,强调更为多元的认识视角、更为聚焦的主题内涵以及更加落地的发展方案,以此让更多的大学生能真正走入村落的核心,在调查中深刻体会到中国的传统村落和乡土文化之魂,进一步强化社会各界尤其是青年群体对传统村落保护的社会认知。同时,借助大学生群体的力量获取深入的传统村落调查资料,丰富传统村落分类数据库。在了解传统村落的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反思传统与现代的对立关系,发展与利用村落景观与文化习俗,探寻传统村落的多元保护和利用之道。

 

活动主题

本次活动主题为“发现传统村落”
  参赛作品可围绕村落中的“人、事、物”选择

(但不限于)以下主题:

1、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保护

2、传统民居与现代住宅

3、民族语言的存续

4、生计方式的变迁

5、民族节庆与宗教仪式

6、传统村落的空心化

7、乡贤·精英·创客

8、村落女性的命运变迁

9、村落·记忆·口述史

10、村落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11、利益相关者与村落治理

12、传统村落中的宗族与大家庭

13、村规民约与村庄治理

 

参赛要求与参赛方式

提交成果要求

1. 主题调研报告

紧扣所选主题撰写调研报告,内容包括四部分:选题背景(主题解读)、正文分析、村落保护与发展方案、调查感悟(模板见附件1),调研报告需对所选传统村落围绕所选主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可行的保护与利用方案,做到资料翔实、逻辑清晰,不可大段引用网络资料或他人研究成果(合理引用需做引文标注),字数不少于7000字;

2.村落档案

对所选传统村落(村落数量不限)进行基础数据材料收集,认真完成《传统村落信息调查登记表》,为传统村落建档(模板见附件2);

3.系列照片

一组不少于20张的自摄照片,内容包括村落全貌、村落不同角度的景象、主要街巷、公共空间、特色景观、典型建筑、代表性人物、特色民俗场景等,照片以“村落名称 所拍摄内容 拍摄者”命名,如“A村-村落全貌-张三摄”;

4.辅助材料

基于自选主题的微信h5页面、微电影、3D模型或绘画(四选一)。

成果说明:

  1. 所选传统村落需为进入国家住建部等部门联合公布的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共四批)的村落,鼓励选择西南五省区(西藏、四川、云南、贵州和重庆)的少数民族传统村落;

  2. 参赛作品需为原创,不得抄袭挪用;

  3. 参加过本大赛的团队/成员需提交新的参赛成果,不得沿用上一届作品。

  4. 所提交照片分辨率不低于640×480,单张大小不超过10M;

  5. 不得一稿多投;本次大赛评奖结果公布前,参赛作品不得作其他用途;

  6. 所提交成果知识产权默认归主办方所有;

  7. 本次大赛章程及一切事宜最终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未尽事宜请作咨询。


参赛方式

  1. 参赛者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均可;

  2. 参赛者以电子版形式提交成果,

    所有成果打包发送至组委会邮箱zoujinchuantongcunluo@126.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