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豆元宵/糖芋苗 赤豆元宵和糖芋苗是江南最常见的甜食,它们可做点心,配上烧饼或者汤包亦可果腹。碗不大,几口就能喝完,两样甜食常常放在一起卖,两口大锅,下面开着小火,元宵和芋苗咕嘟咕嘟地冒着气泡。整锅汤底呈赤褐色,不时有乳白色的小元宵和芋苗块浮上来。下午到傍晚时分,元宵铺前排满了人,小孩儿放学后拥到店铺前,眼睛睁得溜圆,大妈们一手拎着鸭子,一手攥着零钱,等着一碗碗热气腾腾的元宵芋苗盛上来。 烧饼 常看一位老师傅做饼。那是一家烧饼老铺,店家只此一位老先生,每日凌晨开锅,卖到上午,中午休息,傍晚继续打烧饼,把当天和的面卖完即止。面和好,揪成剂子,塞葱油或糖馅,不用擀,双手一压,成巴掌大小,把一个个饼紧紧码放完毕,随后撒芝麻,老先生撒芝麻颇为大气,别人家通常是手沾水,往芝麻碗里轻轻一蘸,顺手带些芝麻,贴在饼上,老先生则不然,用一个装满芝麻的簸箕往码好的饼上撒,芝麻贴上饼的每一个角落,密密麻麻。稍倾起炉,大火至冒烟,开锅,用蓖帚沾了水往泥炉里扫。炉子已经烧透,老先生熟练地先拿火钳夹了饼往炉底贴,一圈一圈地贴到上面不那么热了,再换手直接贴,整个炉子贴满大概有四十左右,最后用盖子封口,等吧!顾客们开始吁口长气,终于快好啦,老先生便收钱。你?甜的,6个。你?咸的,8个。老板,给我甜咸各来10个!——遇上这样的主,后面的顾客就快哭了,一下子买20个烧饼,估计这一锅也就没了。 馄饨 南京街头常见安庆馄饨,一种沿江风味的小吃,状如猫耳,皮薄如纸。很多老南京人的记忆里,味道最独特的是柴火馄饨。在过去,小贩挑着担子走街串巷,不时喊着“馄饨——柴火馄饨——”担子一边是馅料、面皮、佐料和包好的馄饨,另一边是冒着热气的小锅灶。 现在走街串巷的小贩们几乎没有了踪影,但过去的味道尚且留存。去城南老街,钻进一条不起眼的巷子里,往往能撞见卖柴火馄饨的小铺。破旧的灶台下,柴火噼噼啪啪地炸出声音,汤烧沸了,把锅盖拿起来,柴火冒出来的烟和锅里蒸腾上来的热气融合在一起,烟雾缭绕之间,店家已经把馄饨下到锅里慢慢搅拌了。荤油、虾皮、酱汁、香葱,每样拙一些,馄饨捞进碗里,荤油和酱汁化开,舀一勺辣油,那是冒着烟火气的老城南的味道。 老卤面 老卤面发源于城南,流行至全城,现在南京的大街小巷都能看见“城南老卤面”的店头。私人面馆由一家人打理,妻子在前台等食客点单,收了钱,拿一张小纸片简略地写上菜单,如“鱼,蛋”是熏鱼面加油煎蛋,“肉,蛋,干”是大肉面加油煎蛋再加一份素鸡或香干。纸片交至后台厨房,丈夫开始下面,面底是码好的一团,汤汁是调配好的酱汤,画龙点睛的是浇头,不同的浇头能给整碗面带来别样的体验,大肉酥而不腻,熏鱼味道浓郁,腰花大肠回味无穷,雪菜肉丝耐嚼生津。筷子夹一刀面丝,用嘴巴微微吹气,整个面馆发出此起彼伏的“吸溜吸溜”的声音,咬一口浇头,末了还有美味的汤,吃下一碗老卤面,你会平添几分对生活的热爱。 大肉包/小笼包 新街口的金陵大肉包个头肥大,活生生一个白扁胖子。今年春季,大肉包的价格涨到了4.5元一个,相较于10年前的价格,已经提高了两倍,涨价告示甫一贴出,就引发市民们囤包子抢购潮。一位阿姨跟我说道:“你不晓得大肉包有多火哟,我们小时候,上学前一晚就嚷着爸爸妈妈去买大肉包,第二天放学回家,扔了书包就去拿包子,我女孩儿吃一个就饱饱的了,我家哥哥,一口气能吃三个!吃完不舍得揩嘴,还得用舌头舔舔嘴巴上的油!” 相较于大肉包,小笼包更婉约一些。小小的笼屉里,有规则地码放6个或8个包子,包好的小笼包很瘦小,像捏憋了的柿子饼,上锅蒸熟了,面皮舒展开来,像一只只小小的灯笼,薄皮透明,轻若蝉衣,用筷子小心翼翼地提起来,戳破了皮,吸允溢出的汤汁,接着蘸醋、吃肉馅,充分享受着唇齿间的快感。难怪许多人吃小笼汤包的时候不需要点一碗汤或是粥,小笼包的独特鲜味会让其他食物的味道黯淡下来。 牛肉锅贴 锅贴是煎过的饺子,形状比饺子略长,饺子在沸水里汆煮,像个兰心蕙质的姑娘,锅贴在铁锅热油里煎炸,显得硬气阳刚一些。城南七家湾的锅贴店铺,大多在门口能看见挂着的大块血红色的牛腿牛腱,走进店里就是热气腾腾的牛肉汤的牛肉锅贴。牛肉紧致,面皮煎炸之后底部酥脆、上部清滑,葱香、料香和热油香混合,口感细密,浑成一体。 旺鸡蛋 《随园食单补证》里要关于旺鸡蛋的记载:“蛋之囮而不成者,吴人谓之喜蛋。有成型者,有半成者,用酱油煮之极鲜。”——这是浙江的吃法,南京人则是用清水煮后蘸精盐吃。卖旺鸡蛋的小摊很简陋,一只蜂窝煤炉,架上一口钢精锅。蛋已经煮熟,锅底小火依然煨着,留作保温。摊前支起几张小桌,摆了盘子,食客坐在小板凳或马扎上,老板递过来一盘椒盐,剥了鸡蛋便开始吃。摊档虽小,但也很少有空座的时候。 萝卜丝饼 旧时的南京,萝卜丝饼俗称萝卜丝端子。做法是将面稀倒进小铁端子里,搅匀之后,加入萝卜丝,再盖一层面稀,进油锅里炸至焦黄。萝卜丝饼外脆里松,咬上一口,嘴里流油,说不上来的香。如今有改良的萝卜丝酥饼,大约是萝卜丝和烧饼的结合,既有咸萝卜丝的鲜味,又有烤制后烧饼的干香,二者相得益彰。 鸭血粉丝汤 南京鸭肴文化自古文明,这里的百姓爱吃鸭子,不会浪费鸭子身上每一处值得吃的地方。鸭血和鸭肠制成的传统小吃鸭血肠汤,现在加入了粉丝,成了升级版的鸭血粉丝汤。常见鸭血粉丝汤店铺的窗口,鸭血煮熟,切块成丁,鸭肠斩段,鸭肝切丁,和豆腐泡、葱花放在一起备用。客人付钱拿了单子来窗口取货,厨师麻利地分别取各种调料少许,放在锅里汆烫,盛了汤,撒一些胡椒,阿要辣油?再滴上几滴辣油吧,就凭这句熟悉的话语,也会平添几分食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