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有茶则名。美丽的环西湖群山,孕育了闻名遐迩的龙井绿茶,成为全国有名的茶山。夏去秋来,茶山仍是满目青翠,山风拂面,茶叶飘香,风光秀丽,美景怡人。“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群体种——西湖龙井茶最古老的品种,也称老茶蓬、老龙井,已有上千年种植历史,茶叶品质最佳。狮峰山天下名茶数龙井,龙井上品在狮峰。 狮峰山位于西湖群山的西南部,海拔358米,势如蹲狮,云雾缭绕,四周群山叠翠,山下便是著名茶乡龙井村。这里的气候和砂岩土适合优质茶叶生长,所产群体种茶叶称为狮峰龙井,是龙井茶中的上品,香高持久,享有盛誉。 狮峰山上近看龙井村,远眺西湖,景色秀美。寿星头寿星头毗邻狮峰山,海拔341米,山头酷似寿星老人,梯形茶林阵容壮观。 ![]() 三分岔三分岔海拔300米,是狮峰山上的一个三岔路口,南往龙井村、天竺山,北通梅家坞,西连万林背山、五云山。这里群山俊秀,环境清幽,山坡砂岩土上种植了古老的群体种西湖龙井茶,质量上乘。 ![]() ![]() ![]() 万林背山万林背山海拔364米,山南是九溪十八涧,山北是梅家坞,茶林耸翠。![]() ![]() ![]() ![]() 天竺山天竺山是环西湖群山的主峰,位于群山中部,与狮峰山相连,海拔412.5米,又名天门山,山间建有天竺三寺,佛国胜地。这里是西湖地区最早种茶的地方,龙井茶的源头。唐朝陆羽《茶经》中有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载,列为名茶之一。![]() ![]() ![]() 天竺山的茶林竹海、山麓茶园。![]() ![]() ![]() ![]() 上天竺寺,又名法喜寺,位于天竺山白云峰下,所产茶叶古代称为白云茶,宋朝列为贡品,苏东坡写有“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的诗句,评价甚高。![]() ![]() 三天竺寺,又名法镜寺,在天竺三寺中创建最早,已有1600多年历史。寺旁所产茶叶古代称为香林茶,北宋时即已出名。![]() ![]() 茶分三季:春茶苦,夏茶涩,要好喝,秋白露。秋茶营养成分虽不及春茶,但香味浓郁,茶气平和,提神益气,倍受消费者青睐。目前白露已降,正是采摘秋茶的好时节,秋高气爽出好茶。![]() ![]() 天竺山溪流旁边及山坡上的茶园。![]() ![]() ![]() 龙井村龙井村地处狮峰山与南高峰、风篁岭之间的盆地,九溪从村中蜿蜒流过,依山傍水,茶山环绕,盛产龙井名茶。村旁山麓有龙井泉,还有一口老龙井,茶因泉名,村因茶名。![]() ![]() ![]() 风篁岭上的龙井泉![]() 狮峰山麓的老龙井![]() 乾隆皇帝钦定的十八棵御茶![]() ![]() 梅家坞梅家坞南靠狮峰山、万林背山,北连石壁山,是群山怀抱中的一个狭长山坳,有“十里梅坞”之称。相传古代有梅姓人家来此定居,种茶为生,故名。这里遍布山地茶园,是西湖龙井茶的重要产区,因此又有“十里梅坞蕴茶香”一说。![]() ![]() ![]() 九溪十八涧九溪十八涧是横贯西湖群山西你部的溪涧,上接狮峰山和杨梅岭,沟壑林泉,峰回溪转,曲折环流十多里,下入钱塘江。溪涧旁和山坡上多有茶园,是龙井茶重要产区之一,十里茶香。![]() ![]() ![]() 连理树下,绿茶蕴香,新人牵手,喜结良缘。美丽的龙井茶山,已经成为新人婚纱摄影的伊甸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