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朝花夕拾23

 jimmyliusss 2017-09-10


上当


我最喜欢家乡的春夏之交,那时从我家门口看过去,青秀的稻田,青绿的树,四下纵横的田界,都在明亮且妩媚的阳光下,漂亮得仿佛仙境一般。
白色的鹤在湖泊河荡间嬉戏,突然一齐振翅飞起,在阳光下白得发亮的羽毛,兴奋的在风中伸展。飞速掠过的影子从青绿的稻叶上,刷刷的向远处去了。
肥大的阳雀在屋檐上跳跃,叽叽喳喳的,让人不禁口水于其羽毛下肥美的肉体。
田里的稻子刚刚长得遮住了田,再也不见脚下的泥水,看起来有着整洁的生机勃勃的美。
所以必然有人要赞叹了:
啊,这农家的生活,自由自在,多么的舒心,多么的自在……
放你大爷的屁哩!
什么事情啊,都是隔远观望来得最美,倘若是自己亲身而为,大约也就不会再有什么美好的心态了。
譬如足球,电视上看传球只隔着那么点距离,你会大骂:“什么臭脚,再用点劲不行啊?”
真让你到足球场上,让你绕场跑个来回,你累得似狗一般喘。
农村的生活,远没此刻阳光下美得有些不现实的感动,多的是身体与心灵的极度疲劳。
虽说现在机械化劳作了,但无论如何,有些活还是能累得让人对天无语。
所以,书上关于农村的诗情画意,多是那些远观的人在意淫,至于幻想中所谓纯朴善良的农民……
哈,你给我开玩笑哩!
多的不说,只有一句话表明我的想法:
人是好是坏,都是个体决定的,与社会身份完全无关。
好啦,本文哩,就给大家讲讲我们村几次有名的骗局。
我们那里是湖北中部,因为河多荡多,所以农民特别喜欢养鸭子,过热天时捡鸭蛋腌,过年时杀鸭子做腊鸭。
我们那里的人并不太喜欢吃新鲜鸭子,特别喜欢的是腊鸭子。我们那里老人说,鸭子的味道特别长,你吃一块鸡,嚼几下就没鲜味吞下去了,这鸭子啊,嘴里嚼巴嚼巴,味道滋滋的往外冒,特别经吃。
我们湖北中部那里,一般都喂水鸭子,主要是这种鸭子省食省心,大早上起来给一瓢谷子,鸭子们嘎嘎的吃完,便摇着屁股去下水,无论是自己家的渔塘,还是远些的河荡,它们结伴而行,路上夹些草,水里追些鱼虾水螺什么的,那生出来的蛋可真是超高蛋白质含量,味道好的呱呱叫。
到了太阳偏西,鸭子们又列着队,嘎嘎的回来,再吃点谷后回鸭笼。
这简直是刻在它们基因里的习性了!人基本不用为它操什么心。
到了冬月,鸭子们吃得屁股胖歪歪的,走路都要走几步一歇,这时候便是杀鸭子的时候了,亲戚们互相帮忙,今天你家明天我家,杀鸭子放血拔毛剖肚取肠,十几只肥大的鸭,要处理干净了至少得大半天。
中午照例是用鸭血鸭肠鸭肝打得糊糊,是将这些鸭杂在锅里爆香,倒上米面和水做成的汤糊糊,起锅时放上葱花和香麻油,用大海碗装上堆堆的一碗,扑鼻的鸭杂香浓烈中带点微微的鸭骚,闻着让人口水直崩。
猫狗这两畜生口水滴成丝,叫得撕心裂肺。
大人们红光满面的笑着,挑上一筷子鸭杂糊糊,放嘴里一眯(吸吮),欢喜得眼睛都成条小缝缝,嘴里软绵喷香的说不出话,赶紧把酒杯子放嘴边吸溜一口,巴答着嘴,眉毛舒服得一抖一抖的。
小伢们挑一筷子放嘴里,口水呛呛滴流,嚼得小脸都红了,再把稀点的糊糊,叫姆妈给赶一点在自己饭碗里,泛着油光的香糊糊拌上饭,一吃一大口都不够。
这鸭子杀完了,要上盐腌起,咱们农村人还有讲究,讲个小虚荣,把杀好剖开的鸭子啊,在背骨上斩一刀,将鸭子扳开,用簸箕压着,上面放上砖和椅子,把上了盐的鸭子压平整,等过两天盐上味了,取出来晾晒时,长的好,有膘的鸭子就压成个椭圆的盘形,鸭子越肥,盘形越圆。
把鸭子一溜的挂在竹杆上,相熟的村里人往稻冲(门口空地)一过,就能看见那肥旺旺的鸭子迎风坠着,鸭屁股一圈黄亮亮的鸭油,在太阳下闪油光,鸭胸上翻起的鸭皮下,是寸八厚暗红的鸭胸肉。
行过的人这就开腔表扬了:“哎哟啧啧,变家嫂子,你这鸭子都喂圆翻了(形容胖成球),这来年要吃到割谷空里(八九月份)啊”
我姆妈则假模假样的谦虚:“噫哟,还不就是每天把(给)两把谷啊!”脸上洋溢着老娘家就是粮食多的豪气。
这腊鸭子的味道啊,我是服气的。
农村人小气,过年后就把鸭脑壳和鸭脖子剁成小块子,和黄豆什么混着一炸,大人喝酒咬着咯嘣响,骨头都是酥脆的。
我换牙时,几颗牙齿都是倒在鸭脖子之下……
等到栽秧空里(的时候),就吃鸭盘子了,农村人不爱浪费的,一刀剁下半边鸭子,早上放大灶饭上一蒸。
淡黄色油润的鸭油,把硬挺的白米饭,浸成闪亮的黄色,一揭锅盖子,厨房里都是浓得化不开的腊香味。
姆妈提起鸭子,在砧板上把它剁成鸭条块子,鸭腿一刀拉下,中间一剖,我和弟弟一人一半,半边鸭屁股横着一砍,狗子和猫子一畜生一半。(咦,怎么感觉怪怪滴?)
我永远忘不了家里的花狗子吃了了鸭屁股后迷醉的眼神……
农村的腊鸭子,都是很咸的,那时候没冰箱,你不把味道放重一点,那是吃不了多久的!
对于我们来说,一块鸭子那是要吃掉一碗饭的。
本来晾晒的很干板的鸭子,一蒸之下,鸭皮的油慢慢渗到暗红色的鸭肉中,显出漂亮的红亮色来,渐渐分离的鸭丝有极漂亮的纹理,用牙齿咬住一撕,便会丝丝分离,露出里面细致的排列来。
肥厚的鸭皮失掉了部分的油,变得滑滑的,颇有嚼头,配着结实劲道的鸭肉丝在嘴里品着,浓厚的咸鲜味刺激得嘴里口水不断,慢慢的细细的化开这一团厚重浓郁。
沾了鸭油的米饭,颗粒分明,碗中的油光,沾得小伢嘴上,筷子上都是一层亮色,腊鸭油饭扒到嘴里,热油化开,一嘴的润,一嘴的鲜,浸透了的米饭仿佛不用嚼,便滋溜溜的往喉咙里钻去……
(擦!我写饿了!)
这水鸭子的好,我一身的膘可以做证。
然而我们农村还有种叫旱鸭子的,现在每户家里都有养两三只,不过这个腊了虽然肉质更细嫩,但据说味道不长,没人喜欢,大多拿来吃红烧的,爆炒的新鲜鸭子。
旱鸭子的肉介于鸡肉和水鸭子之间,比鸡老,比水鸭嫩,红烧起来的话,肉多汤浓,吃起来算是别有风味吧!
它身子像鸭,爪子像鸡,我那时生理知识不丰富,还以为这家伙不是鸡日鸭子,就是鸭子日鸡生出来的。但不管谁日谁,那都是画面太美不敢看!
我记得九十年代初,我们那里基本不养旱鸭子,估计是太麻烦,这种鸭子不下水找食(事实证明,它是能游泳的,并不是真旱),喜欢和鸡一样吃草,要经常从菜园里给它割草喂食,再加上这种鸭子生蛋要长大半年,所以综合考虑下来,我们那里人都不愿意养。
话说这有一年秋,刚割完谷,说是武汉那边来的老板,请的大车过来,在乡里住着了,说要收旱鸭子,后加两字:高价!
我们整个乡都骚动了,为什么?
因为这个高价,确实太高了!
具体价格现在我忘记了(求众筹老年痴呆症的药!),但心里还是有个印象的,大概是鸡价格的一倍半。
附近几个乡都听说了,人人望鸭兴叹!
马拉逼的,家里没旱鸭子啊!
不过终究重赏之下,必有鸭子。我们乡里有些人家屋里门口没水塘的,沙塘小要吃水(怕鸭子在水里把水闹腾浑浊)的,都养的有旱鸭子,这两天功夫,收了一百多只旱鸭子,好多人把自己家里做种的旱鸭子也提来卖了,拿着钱,嘻嘻的笑,看着老歉(羡慕)人了!
然后这武汉老板语出惊人:“你们这鸭子太大了,所以才搞这个价格收滴!你们有两斤以下的旱鸭子的话,那我们价格还可以提高一半,有多少收多少!”
我发誓,这肯定是农村人第一次对自己养的东西长太胖了而恼火,据说后来还收到了减肥拔毛的旱鸭子……
唉,钱不但能使鬼推磨,还能使鸭掉毛!
这几个武汉老板派头很大,出入发烟都是红塔山,在馆子里吃都点着名要吃野味和农家菜。
有来卖旱鸭子的人问:“老板啦,这人家收东西都是越大的越值钱,你们怎么越小的越值钱哩?”
这些老板们都打着哈哈,一根红塔山应付过去了。
这些老板在我们这住了一星期,临走前和馆子老板喝酒吹牛逼,这才把这秘密说破了。
原来这武汉那边啊,突然流行起吃野鸭子,这野鸭子就是嘴里老叫“苦嘎苦嘎”的我们那里说的苦嘎子,这东西平时栖在水上,人一靠近就扑拉拉飞了。不好捉的很,我们那边有经验的人,会在野鸭子要交配的时候,在水边用手和“呜竹子”模仿它的叫声,晚上这东西看不清,以为是有异性发春,就傻傻的飞来岸边,让人捉去。
这野鸭子卖得很贵,武汉那边又特别流行吃,但是这东西不好捉,你想吃有钱也难买。
于是有聪明的老板,就想着用旱鸭子代替,特别是小旱鸭子,肉味和野鸭子极似,掺在一起吃,根本吃不出来。
眼看这冬里吃火锅的大季来了,好多老板下来收旱鸭子,猛撒钱!
这武汉老板脸都喝红了,说:“这是有多少要多少,几年内都红火,跟你说,你们乡里人吃亏了,这价钱在武汉边上,已经收不到了,哈哈哈!”
这话一下就传开来了,人人在咒骂武汉老板狡猾时,却仿佛看到了财富滚滚而来。
各位养过鸡鸭的一定都知道,鸡鸭都是小的时候肯长,吃的少,长的快,一旦长大些了,吃的多长的慢,那养着其实不合算的。
我们现在吃的炸鸡烧鸡都又小又便宜,就是这个道理。
农村人都会算计,一想这旱鸭子只要养到一斤多就能卖高价,那是真能大赚!真是好赚!
但是问题来了,我们那里不兴养这个,现在都断种了,也没听说那里有育旱鸭子苗卖的!
这怎么办?送上门的钱也没法赚了啊!
第二年开春,秧都插田里去的时候,爸爸去镇上捉小鸡小鸭苗,走之前还嘀咕:“唉,就是捉不到旱鸭子!”
到了晚间,他骑着自行车飞似的回来了,脸上笑容灿烂!
他把车一停好,把遮在后边鸡笼的破床单一掀开,兴奋的喊我姆妈来看:“狗日滴,运气好啦!碰到有人拉车来卖小旱鸭子!”
我姆妈高兴极了:“哎哟我滴个天,你没说多买点啊!”
我爸一拍口袋:“日滴我中饭都没吃,钱全买旱鸭子了,狗日滴打抢啊!卖好贵,有人抢滴打架啊!”
我姆妈高兴极了,一边扫鸭圈安顿旱鸭子,一边说:“这村里我看就我们抢到了,今年块钱了换个彩电看!”
然而……
奇怪的事发生了,村里基本每户人家都买到旱鸭子苗了,有的买了上百只!
一时间,人人脸上喜气洋洋,看着鸭子像看着钱在地上跑一样。
没人去想以前很少见人卖的小旱鸭子苗,现在怎么成车成车的来卖……
只有我爸爸担心:“你说这都喂了,人家今年收鸭子的人来会不会掉价啊!”
姆妈安慰他说:“人家说有多少要多少,你晓得武汉几千万人吗?还怕人家吃不完,再说不赚钱就自己吃了!”
事实证明,我爸爸的担心是多余的!
收旱鸭子的TM那年根本就没来!
所以那一年,割谷后,满山遍野滚滚的白胖胖滴旱鸭子,成了几个乡上万农民的恶梦!
我爸妈直到现在都不吃旱鸭子,他们摇着手,脸上是历经沧桑和套路后的淡然:“吃伤了,吃伤(腻)了……”
说完了鸭子,咱们再来说说鱼,给大家讲讲咱们那里农村相对中高档一点的鱼:草鱼。
草鱼也叫鲩鱼,身体长,背肉厚,鱼腥味淡,特别适合做鱼糕(详见朝花夕拾旧文),这种鱼能长到十几斤,大鱼肉厚,腌了吃蒸干鱼,简直是无上美味!
我们家口味重,喜欢吃糍粑鱼,不知道你们那里是怎么做的,我们家是用淡盐和花椒叶子把切块的鱼腌了,晒一天,等晚间的时候,取来一洗净,放在油锅里炸。
这菜必须要在热天做最好吃,去别人家渔池,水库收一些翻塘的大草鱼回来,切成长条块,放在大日头下面晒着。之所以要热天,就是因为太阳大,能很快的把鱼肉表面晒干,等到太阳落山收鱼时,里面的鱼肉还是软软的,外面则晒成一张硬壳,这时候下油锅炸透了,鱼皮焦脆翻卷,鱼肉金黄油亮。
搬张桌子在稻冲里坐下,吹着风,配着点小酒,夹着糍粑鱼,喝着炒米粥,顿时感觉便是神仙也没有这般快活了。
我们那里,也是春上,就买来鱼苗放在自家渔塘中,因为养殖的家鱼都不会自己繁殖,所以当年就吃的鲢鱼放上一百尾,鲤鱼喜欢在堤子边挥泥巴,就只能放十来尾,草鱼又好吃又能卖得贵,那就放个十尾……
对,你一定心里有个疑问,为什么我说的草鱼这么好,这么有经济价值,我们却只放十尾?
那是因为,草鱼是要吃草的!
十条三斤重的草鱼,吃草能赶上一只一百斤的猪!
闲时还好,没事去割一篮子草回来倒在渔塘里,等到农忙时,谁还有那个功夫?这草鱼可不像家鱼鲤鱼吃水里泥巴小虫就能长,这草鱼是断了草就不长的家伙,你说它这么大的食量,你敢喂多么?
我爸爸有时喝着小酒,嘴巴里嚼着糍粑鱼时,总不无遗憾的说:“这草鱼好吃,肉厚,狗日滴就是喂的麻烦,要不我塘里放个几十条……”
这世上便是这么巧,说什么来什么!
那年春上,就有人拉着鱼苗来卖了,拿个拖拉机,里面放上油布一垫,放上水,时面全是一色的小鱼苗,按种类被网子隔开了。
大人们挑着水桶,去路上买,都是按尾数卖的,那年来卖的是个生面孔,就喊着:“我们这草鱼啊,不用喂草,吃泥巴也能长肉!”
这下村里可热闹了,很多男人挑着桶子去看去问,那卖鱼苗的男人说话利落,说我们这是哪个托我们在农村推广的,所以你还不能买多,一个人最多买五十条,还要帮忙做宣传。
有人就问:“这还能有草鱼不吃草的?这都没只人说过啊!”
那卖鱼苗的人就说:“这人家是武汉大学水产研究院搞出来的新品种,现在各个市都在抢,你们也别高兴,今年红火一年,到明年后年到处都能买到这种不吃草的草鱼啊,你们也卖不出去价了。我老头子是农民,晓得你们农民苦,我就跟你们说实话,喜欢吃草鱼的,多买几条,想拿着养来卖的,就不指望了,到时肯定掉价!“
我那些”纯朴“的乡亲顿时就感动了,这人说话直!!不说虚话,不说好听话,这样的人肯定是好人!
我在这里插个话,在那个年代,气功热,有气功大师来,高政府的一堆人托关系抢票,电视上放着能治百病的三株口服液广告,报纸上报告着用水变油通过军队实验认证。
那时候农民对任何稀奇的事都不怀疑,认为现在这技术啊,这特异功能啊,都牛得不得了,你要是怀疑了,你肯定是土包子一个。
另外多年来,我发现了一条规律,不知道大家有没同样觉得,就是人啊,一但很多人集中在一起,为同一件事激动时,人的智商就会出现急剧的下降!
我爸爸那是老农民,捉鱼钓鱼的顶级高手,对鱼儿的习性那叫一个熟!终于,在人群骚动中,他买了五十尾草鱼苗,兴冲冲的回家放渔塘了。虽然价格比普通草鱼苗贵一半,但是无论怎么算,这都是划算的!
我爸爸的智商在脱离热情群众之后迅速恢复了些,第二天一早,他就围着我家渔塘转圈子,以一种忧国忧民的眼神看向水塘里,脑海里一边浮现出草鱼在水底大口吃泥巴的畅快场面,一边浮现出草鱼饿得光骨头在水下哭……
我爸爸边转了三天早上,终于引起了我姆妈的注意,一问之下,我爸爸就泄气了:”狗日滴,这我怕是上当了,哪有草鱼不吃草滴哩!我又怕万一,真有不吃草滴,你说这怎么办,我这急得晚上都睡不着!“
我妈当时就大笑:”你个苕啊,你割几把草丢水塘里不就晓得了?还天天愁这个,你是不是苕了?!“
我爸爸的智商终于在这刻完全摆脱了人群效应的影响,呼呼的跑去割了几把草丢在水里……
第二于早晨一看……
吃得渣都不剩……
热天里,我爸下网子,把三十几条才一斤左右的草鱼一天天捞起来吃了,把我家黄猫子头一次在热天吃得跟球一样。
姆妈一边喝鱼汤,一边笑他:”多割点草,喂到过年噻!“
我爸爸一脸铁青:”田里草都快割秃了,再要去砍树叶子了……“
再说一个,那就得点名骂一个电视台了!
当Y电视台!!!!
某年,这电视台放香猪的广告。
用广告轰炸来形容是毫不为过的!转播中央台新闻联播一完,就开放这个广告,什么”养一头顶三头!“”天上龙肉,地上香猪肉!“”出口供不应求!“
我姆妈和爸爸看得心痒痒,广告里说的这猪简直神了!
首先吧,它不挑食,肯长肉,还都是精肉,而且价格贵,是普通猪的三倍,个子也小,一个猪圈可以养十几头,出栏期两个半月!养殖场来收,不愁销路!
广告上出现的又小又黑,一身黑毛的香猪,原来是这么宝贝啊!
不得不说,那时人们对电视台的信任那是杠杠滴啊!
我家的彩电梦又复活了!
我爸爸和我小姑爹一起,翻山到当阳那个什么什么养殖场捉了十二只小猪回来,一家六只,分着养。当然,价格也是要贵一些的!
当阳附近的人,基本是家家在养了……
捉回家,我姆妈和爸爸围着看,仿佛看到大彩电在猪圈里打滚……
我爷爷和奶奶也看热闹,我爷爷看了半天,就问爸爸:”丫儿,你看这像不像我们原来……“
话没问完,我爸爸就激动起来:”这是香猪子!这喂不大的,你家不瞎说!“
我爷爷吭吭两声,不敢说话了。
此后两月内,喂猪那是极上心的,清水猪草,米皮糠拌盐……都是按照要求一点点照做的。
两月后,我小姑爹一脸惊慌的跑来,一根烟接一根烟抽,说:”听当阳那边人说,那鬼养殖场的人跑了……“
我爸爸和姆妈心头那台大彩电晃悠着就落了下来。
随后,坏消息一个接一个,人跑了,猪没人收了,而且猪一天天长大,根本不是说的只能长50斤,没位置养了,猪草跟不上了,糠跟不上了……
久经奸商伤害的我爸爸的心,终于凉了,想便宜卖掉,结果家家都在卖,价格降到冰点!
我爸爸发狠了大亏卖了四条,留两条过年!
他对姆妈说:”好吃也行,咱们就当花钱买个口福!“
杀猪腌肉灌香肠还专门把我喊了回去,让我主持,中午烧火给杀猪佬们吃,刚切肉我就犯嘀咕,我跟爸爸说:”这肉像老了点啊,不像猪肉,倒像野猪肉,估计……“
我爸爸两眼都快湿润了:”变伢,野……野……野猪肉人家说好吃的很啊!“
我叹了一口气。
吃饭时,爷爷夹了块五花肉,一吃,就说:”我说吧,这就是原来我们养过的黑毛猪,一个味!什么逼香猪香猪!这么老的肉,滴嘎(一点)都不好吃!“
我爸爸站起来说:”你不瞎说,这肉这么好吃,这么香,这香猪还是可以的!“
杀猪佬纷纷点头。
那个冬月,杀猪佬基本都在杀香猪,我们村里基本都在吃香猪。大家见面总要说句:”香猪子肉是有点不同啊,还是香!“然后大家纷纷附和,仿佛当初买香猪是如此的合算。
然后……
冬天里,我家花狗子吃得胖成了个球,次年,家家都换捉大白猪来养了。
我奶奶两颗牙都是吃”香气浓郁,味道悠长“的香猪肉香肠时扯掉的……
我写文章一般是想哪里写哪里,没想到我这最后一个故事竟然与”猪“有关了。
后来,我一直觉得《皇帝的新衣》是篇非常有意义的童话,它告诉我们,这个社会上,真正能且敢揭穿新衣真面目的人,非常少。就像我的爷爷……
社会这种现象是持续的,在现在,很多人依然”皇帝的新衣“从众心理非常重,有些事情,大家明知道存在,却都遮着掩着当不存在,你明白我说的吧!
是的,还是和”猪“有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