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利!你家一定没有的珍藏版小儿发热全攻略

 茜茜0_0 2016-04-29

暖心来稿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儿科门急诊 唐慧护士长

小编之前在儿科实习
小儿发热是最常见的主诉
经常解释了无数遍
甚至提前告知了可能性
可小朋友一旦发热
家长们还是会一瞬间焦躁起来

不管是医生还是护士
儿科老师们总能做到不厌其烦

有个老师这样说
“问是因为他们不懂,
心急如焚,
能依靠的也只有我们,
都是一个战壕里的,
都是为了孩子”

这就是我们新时代的“少司命”们
他们早出晚归
守护着孩子们生命的同时
也不忘抚慰家长们的不安

今天不是小编约稿
而是儿科的护士老师
自发地想跟更多的家长们
分享这一份
专业知识与多年经验共同造就的
小儿发热攻略

专家介绍

唐慧
科室:儿科门急诊
职称:主管护师

首先,要了解一些体温的基本知识
正常体温会有生物钟昼夜节律,日差≤1 °C ,最高点是下午6时,最低点是q6时。

就小儿测量体温的方法来说,直肠测量(肛温)是最准确的;口腔测量(口温)安全性较低;非典时期大家常看到的耳温测量最快, 但3 岁以下常不准确;经体表或腋下测量(腋温)则由于易被环境温度影响,准确性不高。

小儿正常肛温为36.5~37.5℃, 舌下温度比肛温低0.3~0.5℃,腋下温度为36~37℃。每个人的正常体温略有不同,而且受许多因素影响。一般,肛温超过37.8℃,舌下温度超过37.5℃,腋下温度超过37.4℃,就可以认为是发热。但年龄不同,发热的定义有所差异。一般认为肛温37.8~38.5℃为低热,超过39℃为高热,超过40℃为超高热。持续发热2周以上为长程发热。

发热,到底是朋友还是敌人?


发热是机体炎症反应中的组成部分,它是患病时的一种防御性反应,在抗感染方面起一定作用。在体温38~40oC时,白细胞吞噬功能最强,并杀灭大部分细菌。中性粒细胞制造更多的过氧化离子,更具活性的干扰素,细菌和病毒的复制直接受到抑制。

代谢率、氧耗及二氧化碳产生增加对心血管和呼吸系统需求增加(尤其对休克或心肺异常的儿童是个很重要的问题),使病人不舒服(产酸增加,感觉四肢酸软无力),易致高热抽搐。

小儿常见的发热原因有哪些?
感染性疾病
是发热的首位原因,包括常见的各种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以及全身性或局灶性感染。其中,以细菌和病毒引起的感染性发热最常见。 比如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肠炎、麻疹、水痘、手足口病等疾病的发热。
非感染性疾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白血病、淋巴瘤、甲状腺功能亢进、重度脱水等也可引起发热。
中枢性发热
某些致热因素使体温调定点上移后发出调节冲动,造成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称为中枢性发热。
①物理性,如中暑;
②化学性,如重度安眠药中毒;
③机械性,如脑出血、脑震荡、颅骨骨折等。
上述各种原因可直接损害体温调节中枢,致使其功能失常而引起发热。其中高热、无汗是这类发热的特点。

发热程度越高,疾病越严重吗?
发热作为一种症状的诊断容易,但发热的病因诊断困难。家长在医生诊断时应详细交代病史,加上医生仔细而全面的体格检查以及有针对性地选择辅助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因诊断。

(1)发热程度:不能以发热程度预测发热病因及疾病严重程度,但当3~6个月婴儿体温≥39℃时,严重细菌感染危险性增加;而对于<>
(2)发热持续时间:发热>48h,发生严重细菌感染的危险性增加。文献提示,有严重细菌感染组的发热持续时间明显长于非严重细菌感染组;而与发热<24h组相比,>48h 组严重细菌感染的危险性没有增加;发现脓毒血症时,体温≥39 ℃时间亦较短。

那么,哪些情况才提示可能为发热重症,需要及时就医呢?
皮肤颜色:苍白,花纹,苍灰或发绀;
活动:对外界无反应,刺激不能唤醒,哭声尖或持续哭吵,哭声低弱;
呼吸:呻吟,气促,呼吸频率增加,锁骨上窝、胸骨上窝、肋间隙出现吸气凹陷。
脱水:皮肤弹性弱。
其他:皮疹压之不退,小婴儿前囟饱满,颈项强直,惊厥。

为什么要退热?如何退热?
退热的目的是减轻儿童发热引起的烦躁和不适感,并减轻家长对儿童发热的紧张或恐惧情绪。

由于儿童对发热的耐受程度存在个体差异,因此专家共识意见为:发热时可适当采用物理降温,当儿童体温≥38.5℃和(或)出现明显不适时,建议采用退热剂。

物理降温包括直接和间接降温法。直接降温有冰水灌肠、乙醇擦身、冰袋降温、洗冷水澡、冷毛巾擦身、温水擦身及减少穿着的衣物等;间接降温有风扇和降低室内温度等。冰水灌肠可引起患儿寒战、血管收缩、能量消耗及较严重的不适感,故不推荐使用。

常用退热剂包括中药、西药。中药复杂,没有相关循证医学资料;西药常用退热剂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安乃近、阿司匹林。

孩子发热,家长如何做好家庭护理措施?
1


不是所有孩子都要积极降温
(如果孩子曾经有高热惊厥历史或其他基础疾病除外),如果只是一般的上呼吸道感染,又没有其他基础疾病,在能耐受的范围内,最好不要急于服用解热药。发热是体内抵抗感染的机制之一。我们的身体藉由升高体温来调动自身的防御系统杀死外来病菌(一般来说,病菌在39℃以上时就会死亡) 。如果在感冒初起时(体温37~38.5℃)使用药物来退热,会使体内的细菌暂时变成假死状态,并使他们产生抗药性,一旦死灰复燃,往往更难治疗。
2


退热时一定要同时补充液体
发热时,身体会流汗散热;发高热时,身体会因为流失太多水分而关闭汗腺,以阻止进一步的水分流失,这使身体无法散热。解决方法就是补充液体,喝大量的白开水。如孩子因口腔溃疡、疱疹、化脓性扁桃体炎等不爱喝水,建议喝凉的其他饮料,如果汁、绿豆水、黄豆水、豆浆、牛奶等,利于退热。
3


注意穿衣适量
如果孩子感到很热,则脱下过多的衣物,使体内的热气可以散发出来。特别是还不会表达自己感受的婴幼儿,穿过多衣服或把他们置于酷热的场所,都可能引起发热。
4


勿使室温过高
通常建议不超过20℃。同时,应让室内适度地透气。

发热的孩子,吃什么?
发热时,体温升高,机体免疫力降低,胃肠道的消化与吸收功能减退,会发生营养消耗增加与消化功能减弱的矛盾。无论用退热药还是自然退热,都是以出汗的形式来实现的,人体在发汗散热的同时会丢失大量水分及盐分。

因此,发热时的饮食原则首先是供给充足水分,其次是补充大量维生素,然后才是供给适量的热量及蛋白质,且饮食应以流质、半流质为主

为什么孩子会出现同一天内体温升高几次,或者2~3小时降下去又升上来?
发热只是某种疾病的一种症状,每一种疾病发热的程度、持续时间、退热效果及处理都不同。在本身疾病没有得到诊断及有效治疗之前,发热作为一个症状,会反复出现。

为什么同样是发热,我们家孩子跟隔壁床孩子处理不一样?
每一次发热都有一个体温上升期、发热持续期、体温下降期这么一个过程,不同年龄、不同疾病、不同体质孩子体温的这三个时期持续的时间不完全一样。因此,不同时期发热的处理也不尽相同。


宝爸宝妈们收藏好这条推送了吗
文章来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儿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