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评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第六十一

 巴九公 2017-09-11

评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第六十一

何焱林

 

阎文

第六十一  言伊尹称字于太甲为误仿缁衣亦兼为序误

君前臣名,礼也。虽周公以亲则叔父,尊则师保,亦自名于王前曰予旦。召公亦名之为旦曰,断未有敢自称其字者。或君于臣字而不名,所以示敬,如王若曰父義和之类,亦未多见。何晚出书所载太甲,既稽首于伊尹也,伊尹又屡自称其字于太甲,岂不君臣交相失乎?,君之失缘误仿洛诰,臣之失则缘误仿缁衣。何者?缁衣两引咸有一德,一曰惟伊躬及汤咸有一德。一曰惟躬先见于西邑夏,自周有终,相亦惟终。此篇郑康成序书在汤诰后,咎单作明居前。马迁亦亲受逸书者,即系于成汤纪内,是必于太甲无涉矣。康成注书序于咸有一德下云伊陟臣扈曰,此颇不可晓。要王肃注云,言君臣皆有一德。是必当时臣工赞美汤君臣之辞,故君则号,臣则字,不必作于汤前。伪作者止见书序为伊尹作咸有一德,遂将缁衣所引尽窜入其口,又撰其辞于前,曰惟伊躬克左右厥辟宅师。喋喋称字不已,不大可嗤乎!或曰然则伊尹宜曷称?曰称朕,孟子朕载自亳是也。称予,予不狎于不顺是也。称臣,若召公予小臣是也。称挚,若周公予旦是也,至于称字,乌乎敢!

 

何按

一、夏、商、周,三代礼仪有差。

《论语·八佾》: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朱熹注:“杞,夏之后;宋,殷之后。征,证也。文,典籍也。献,贤也。言二代之礼,我能言之,而二国不足取以为证,以其文献不足故也。”征有验证,证明等义。孔子此段话在说明,夏、殷时之礼,他知道一些,能言之,但夏之后杞国,殷之后宋国之文献皆不足证明他之所知,实则说明,他对夏、殷之礼并不确知,因而无从谈起。可见夏、殷两代之礼,至春秋时代,人多不知,即如孔子,知也不多。

《八佾》孔子又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周监于二代”,周借鉴二代,而有所损益,创为周礼,故郁郁乎文哉,达于大全,故孔子从周。其时周为宗国,诸侯宗周,列国之礼,多从周礼,孔子能不从周?夏、商远,其礼之遗存渐以式微,

三代之礼不同,不辩而然。例言之,西周封建,大封同姓诸侯,周初几半天下,晋、燕等大邦,尽姬姓子弟所据。夏、商立国,其诸侯皆旧时部族,未曾大换血。夏传二代,至太康即失国,未闻其同姓诸侯起而勤王,少康虽复国,亦非借同姓诸侯之力。周初武庚叛乱,徐夷、淮夷复叛,除武庚为殷商后裔,徐、淮等皆非子姓同宗。足见夏、殷不封建。即此已见夏、殷与周礼制大不相同。

二、周礼为历代所宗

孔子称“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昔人称周公制礼作乐,周礼是否全为周公所作并不重要,但周公在周创建之初,设官委吏,厘定制度,擘划文饰,多有建树,则为不争之史实。其制成条成贯,汇集成册,如周之三礼,虽至西汉始定型,其肇自周初,人无歧议。其流传后世,影响深远,历朝虽有损益,但皆奉为圭臬,不辩自明。

三、古文《尚书》五十八篇,后世,尤其入清后,指名道姓,称其伪作者,历数魏晋间人,魏王肃、魏晋间郑冲、皇甫谧等皆入选。此三人皆高才硕学,著述流传千古。除皇甫谧布衣终身,王肃为魏之大僚,晋之外祖;郑冲虽出身寒微,但学术有成,魏为帝师,晋官太傅。王、郑久在官场混迹,虽未必尽知“三礼”科条,官场礼仪应当熟悉。尤其魏、晋交替间,朝政变幻,波诡云谲,动罹不测。君前臣名,君不稽首于臣,虽在魏晋交替之大变动中,亦保持常例,寻常士人,亦知仪轨,王、郑焉能不知?尤其郑冲,处权力上层,岂敢胡编乱造,授人以柄?

四、君前称字,太甲稽首,鉴之后世礼仪,皆为出格,甚或犯大不敬之罪,周不能犯,魏晋间尤不能犯。王肃、郑冲为时大僚,皇甫谧为古今通儒,其能犯如此低级错误?犯如此低级错误,不仅可能飞来横祸,亦可能招来时人讪笑,后代讥嘲,阎若璩不就以此为据,而证《太甲》之伪?

夏、商初,人文初立,国家草创,礼仪简略,不可能有所谓君前臣名那些章法。且古人之姓氏称谓,传于后世,多有歧议。如尧、舜、禹耶?放勋、重华、文命耶?圣君尚且如此,至于伊尹,称谓更多,《史记·殷本纪》曰:“伊尹名阿衡”,尹为字也,阿衡名也。《史记·索引》引孙子兵书曰“伊尹名挚。”《吕氏春秋》曰:“母居伊水,命曰伊尹。”尹为其小名也。无论尹为名为字抑或官称,在商早期,如何在君前自称,皆不是问题。

至于君向臣稽首,余在前议中已说明,太甲初从放地桐返亳,未上位、称王,尹与其祖共事,辈份远较太甲高,三年勤理国政,三年殷勤训诲,太甲始有今日之悟,殷商初期,等级不如后代森严,礼仪不如后代繁缛,以太甲当时之情,向尹稽首亦为寻常礼仪,谈不上过分,更谈不上僭越。阎若见得清华简《傅兑之命》,必定暴跳。

前已说明,魏晋间寻常士人不会犯之错,王、郑、皇甫更不会犯,又“断断也”。《太甲》篇如此写,正说明其非魏晋人伪作,亦非等级森严之周代人所敢伪造,周人已经习惯了君前臣名那些过场,与太甲相去已数百年,上千年,连想象也想象不出这些情节。只能有一个结论,《太甲》三篇,正是商初文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