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会计(BACS)体系介绍——专门为经营服务的会计学 会计是现代经营的中枢。与为了将企业的业绩以及财务状况正确地报告给外界的财务会计性质不同,经营会计是以支持企业提高效益而创立的系统经营量化工具。正确地把握企业活动的真实情况,对于经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会计资料不能够简单、真实地传达现在的经营状态,对于经营者就没有多少帮助。 □企业需要构建这样的会计系统: 会计是经营的罗盘,会计处理须有益于经营,事业部(SBU)分权体制与会计决算制度表里一体,是松下电器经久不衰的经营秘诀,如果会计处理紊乱,即会招来经营的紊乱。——松下幸之助 无论是在公司还是出差,我都第一时间看每个部门的《经营会计报表》。透过销售额和费用的内容,就可以像看故事一样明白那个部门的实际经营状态,经营上的问题也自然而然地浮现出。——稻盛和夫 “三种会计”的目的性比较 让数据成为“经营的指南针”为了能够让“不具备专业财务知识”的经营者也能够很容易理解报表中数字的意义,由此掌握经营的实际状况和问题。那么,就必须改造会计资料,使其成为简单、易懂、易用的经营工具。 一目了然掌握“经营真实状况” 不需要专业财务知识,透过简单的《经营会计报表》,就能经营的实际情况看清、看透、看系统,直接促进经营。 企业应及早建立一目了然、反映经营情况而且能够彻底贯彻经营者意志的会计系统,并依托这样的系统展开经营,实现企业的健全成长。如果把经营比喻为操纵飞机,会计资料就相当于驾驶舱飞行仪表中的数字。仪表必须把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的飞机高度、速度、姿势、方向等全部正确及时地告诉经营者——机长。那么,经营会计是如何做到的呢? 经营会计(BACS)体系的系统构造我们可以依托经营会计BACS体系来构建企业的“系统经营体制”。经营会计体系是如何在企业中发挥功效呢? 经营会计(BACS)体系作用十分广泛 ■举例说明: ①系统化实施企业“自我诊断”。应对现有市场战略的展开,按照合理化和高效化的目的对现有的经营组织体制进行调整,达成“策略”和“体制”的匹配,避免“组织体制薄弱”或“机构设置臃肿”。 【建构合目的、合理、高效地系统经营组织体制】 ②引进“经营会计制度”:建立事业部SBU、部门、产品、工序等类别的“独立核算”和“量化分权”制度,经营管理者们根据各自的立场,通过会计数据及时地把握经营活动的实际状态,自主地进行经营决策的制度。 【经营会计体系是全员统一思维方式和经营语言的工具】 ③独立核算制度:以经营组织中的一个活动组织者作为核算单位,对其损益(P/L)、资产负载(B/S)和现金流(C/F)在事前计划、实施过程中及时把握,并通过事后决算,并对其目标的达成度进行评价的制度。 【明确责、权、利、人才能力,为员工创造实现自我、贡献企业的活动舞台】 ④实现“量化分权”,释放人才潜能:把企业经营TOP-Leader(最高责任者)所持有经营权的一部分,制度性地委让给部下(下级组织责任者),规避授权风险的同时实现“培养人才”。同时,令经营者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 【真正授权和分责,充分发挥员工个性和能力,以实现自我】 ⑤ 统计和监查制度:是统一数据归集的提供责任、归集的程序和方法。 【确保数据的真实、确切、时效及责任性】 ⑥ 量化策定经营计划: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业态、规模及发展阶段的不同,进行年度经营计划的策定及指导,以中期经营计划为前提,通过量化的计划和方法,策定本部门的年度利益计划、经营计划并实施。 【达成“企业经营计划”的整体认同,统一全员目标】 ⑦组织业绩管理导入及运用指导: 以年度·月度计划为基础,对各SBU、各部门的业绩进行量化管理,通过开展经营差异分析和考察,制定实施正确的经营对策,实现T/S-IPDCA经营改善循环,确保实现年度经营计划和利润目标。 【及时把握问题,明确对策,快速改善,达成目标】 ⑧实现“公平、公正、公开”的经营,打造充满活力的“高收益组织” 通过业绩评价制度、绩效考核的导入及其运用的指导。对各SBU、各部门的组织经营实态进行客观评价,对组织能力及人才能力实现客观评价,实现组织、个人能力的循环改善。通过业绩评价的结果,实现员工的奖惩、晋升、福利等相应的组织、人事制度的衔接。 【客观评价组织及个人能力、实现人才培育及人才运用规划,兑现利益】 内部交易会计——实现企业内部“市场化”运作 顾名思义,创立《内部交易会计》的目的就是为了在企业内部直接传递市场竞争压力,实现“内部市场化”运作。 sim认为:企业在不断追求销售额最大化的同时,努力减少费用支出,利润自然就会增加。因此,实现企业高收益的秘诀就在于,企业能够有效地向全员贯彻“销售额-费用=利润”这条异常简单的经营原则。 “回归原点”的思维对于企业经营十分重要。 依照这样的思路,我们可以将企业划分为一个个“小单元”的集合体,开展“内部交易”和“独立核算”,经营者只要通过检查各单元提交的核算报告就可以知道哪个部门盈利,哪个部门亏损,从而能够准确地把握公司的实际状况,如此一来,决策层就可以作出正确的经营判断,对公司整体进行细致的管理。 1.《内部交易会计》大致有三个方面的作用 在企业内部“直接传递市场竞争动态”,即刻做出应对;2)向全体员工贯彻“销售额最大化、费用最小化”的经营原则;3)培养全员经营意识,实现全员共同参加经营活动。 2.为了彻底贯彻“销售额最大化、费用最小化”的经营原则 企业中高层中能够看明白《财务会计报表》的人员比例并不高,中基层员工当中更是少之又少。因此,种种专业的解释难以让大家达成共识。为了培养全体员工树立正确的“经营意识”,《内部交易会计》的构造采用了通俗易懂的原理:销售额-费用=收益。 如图: 《内部交易会计报表》-简化版 2.在“内部市场化”运作环境下,研发、销售、生产、运输等各个部门都是盈利单位 作为企业的TOP-Leader(最高责任者)很容易按照“追求销售额最大化和经费最小化”的原则来经营整个公司,但这一原则是难以贯彻到基层员工的。传统经营体制下,公司的销售部门很容易意识到增加销售的重要性,但对于减少经费支出并不是那么关心,而生产、运输等部门对降低费用支出的意识比较强,但对销售额提升却漠不关心,诸如研发此类的部门,对增加销售额和降低费用的概念更是很模糊。所以,如果各部门的人员都能具备这种经营意识,企业一定能够实现“高收益”。 4.利用“单位时间核算”追求“附加价值”,提升时间意识和生产率 速度和效率成为现代企业经营最重视的因素之一,如何提高单位时间的运用效率成为在激励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内部交易会计》报表中增加了“单位时间核算”的内容,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员工的时间意识,认识到时间的宝贵性;另一方面更加有利于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各部门及员工对企业的贡献。为了实现不断提升企业整体的生产效率,进一步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打造“肌肉型”的组织,“单位时间核算”的思想十分重要。 内部交易会计——实现企业内部“市场化”运作 顾名思义,创立《内部交易会计》的目的就是为了在企业内部直接传递市场竞争压力,实现“内部市场化”运作。 sim认为:企业在不断追求销售额最大化的同时,努力减少费用支出,利润自然就会增加。因此,实现企业高收益的秘诀就在于,企业能够有效地向全员贯彻“销售额-费用=利润”这条异常简单的经营原则。 “回归原点”的思维对于企业经营十分重要。 依照这样的思路,我们可以将企业划分为一个个“小单元”的集合体,开展“内部交易”和“独立核算”,经营者只要通过检查各单元提交的核算报告就可以知道哪个部门盈利,哪个部门亏损,从而能够准确地把握公司的实际状况,如此一来,决策层就可以作出正确的经营判断,对公司整体进行细致的管理。 1.《内部交易会计》大致有三个方面的作用 在企业内部“直接传递市场竞争动态”,即刻做出应对;2)向全体员工贯彻“销售额最大化、费用最小化”的经营原则;3)培养全员经营意识,实现全员共同参加经营活动。 2.为了彻底贯彻“销售额最大化、费用最小化”的经营原则 企业中高层中能够看明白《财务会计报表》的人员比例并不高,中基层员工当中更是少之又少。因此,种种专业的解释难以让大家达成共识。为了培养全体员工树立正确的“经营意识”,《内部交易会计》的构造采用了通俗易懂的原理:销售额-费用=收益。 如图: 《内部交易会计报表》-简化版 2.在“内部市场化”运作环境下,研发、销售、生产、运输等各个部门都是盈利单位 作为企业的TOP-Leader(最高责任者)很容易按照“追求销售额最大化和经费最小化”的原则来经营整个公司,但这一原则是难以贯彻到基层员工的。传统经营体制下,公司的销售部门很容易意识到增加销售的重要性,但对于减少经费支出并不是那么关心,而生产、运输等部门对降低费用支出的意识比较强,但对销售额提升却漠不关心,诸如研发此类的部门,对增加销售额和降低费用的概念更是很模糊。所以,如果各部门的人员都能具备这种经营意识,企业一定能够实现“高收益”。 4.利用“单位时间核算”追求“附加价值”,提升时间意识和生产率 速度和效率成为现代企业经营最重视的因素之一,如何提高单位时间的运用效率成为在激励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内部交易会计》报表中增加了“单位时间核算”的内容,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员工的时间意识,认识到时间的宝贵性;另一方面更加有利于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各部门及员工对企业的贡献。为了实现不断提升企业整体的生产效率,进一步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打造“肌肉型”的组织,“单位时间核算”的思想十分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