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其说宋人尚“意”,不如说宋人尚“他”

 伯乐书香小屋 2017-09-11




唐代把尚“法”书风推到了极致,想在尚“法”方面对书法进行超越已经很难,然而“笔墨当随时代”,宋人如何作为颇费思量。不过在北宋到来之前,已经出现了一个先驱者,他往荆斩棘,奋力杀出了一条血路。

他,就是杨凝式。

杨凝式(873-954),字景度,号虚白,华阴人,官至太子太保,人称杨少师。五代史中有载:

凝式虽仕历五代,以心疾闲居,故时人目以“风子”。其笔迹遒放,宗师欧阳询与颜真卿,而加以纵逸。既久居洛,多遨游佛道祠,遇山水胜概,辄流连赏咏。有垣墙圭缺处,顾视引笔,且吟且书,若与神会,率宝护之。其号或以姓名,或称癸巳人,或称杨虚白,或称希维居士,或称关西老农,其所题后,或真或草,不可原诘,而论者谓其书自颜中书后一人而已。


杨凝式

杨凝式在中国书法史上算得上一位大奇人,佯狂一世,属天才型书法家,他特别爱题壁。对此,北宋张齐贤曾有过记述:



(五代)杨凝式《卢鸿草堂十志图》

苏东坡称杨凝式为书中豪杰:

自颜柳氏没,笔法衰绝,加以唐末丧乱,人物凋落,文采风流扫地尽矣。独杨公凝式笔迹雄杰,有二王颜柳之余,此真可谓书之豪杰不为时世所汨没者。

黄庭坚曾至洛阳,遍观僧壁间杨少师书迹,觉其无一不造妙入微,脱然无尘埃之气。而向来对前代书家肯定不多的米芾,对杨凝式的书法也大加赞赏:

如横风斜雨,落纸云烟,淋漓快目。

天真烂漫,纵逸类颜鲁公《争座位帖》。


(五代)杨凝式《夏热帖》

23.8cm×33cm

杨凝式此帖奔放纵逸,有鲁公遗风

杨凝式的书法,不衫不履,不受拘束,一变传统意态。其惊人的笔力,得力于其自身修为。刘熙载认为,杨凝式的骨子里始终未离开优秀的书法传统。

杨凝式以其独特的艺术品格和力量,成为五代书坛的中流砥柱,其发挥书法抒情作用的独特方式,开启了宋人的尚“意”书风,在唐宋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27cm×21.2cm

杨凝式此帖是其晚年精品,淋漓洒脱

杨凝式《韭花帖》是一封答谢友人的书信。他以怡然自得之情,将行书笔意运化在楷书之中,章法奇特,打破严整法规,体现了作者对晋唐传统的深刻理解。全篇63个字,字里行间随势生态,其神韵足,其形式美。观其下笔,严谨而有法度,究其妙处,俱出己意,空灵高远,实在是缘情而作。


(五代)杨凝式《韭花帖》

26cm×28cm


报名咨询加微信号48664772

课程设置


中国书法风格史
启功论书札记
书学导论
书法门诊
书法图式.章法
书法的创作、陈述与批评
书法创作模式与流派研究
书论会要
书法美的探索
书学杂识
诗词创作
艺术概论
行书笔法
行书艺术发展
行书概论
行书基本技法
二王行书技法
隋唐名家行书技法
宋元名家行书技法
明清名家行书技法
近代名家行书技法
书画装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