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始皇两度南巡云梦的因果关系

 求是史坛 2017-09-11
     秦始皇两度南巡云梦的因果关系

                            彭斌武

题记2005年9月21日,笔者应邀出席云梦睡虎地秦简出土3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会上以《秦代文物说云梦》的第三部分作了发言,讲述秦始皇两度南巡云梦的因果关系。会后,将该部分析出单独成篇,以《秦始皇两度南巡云梦的因果关系》为题,发表在2006年7月5日、7月15日的《孝感晚报·孝感风情》版上,许多大型网站予以转载。  

    云梦境内有禁苑,有驰道,秦始皇来过云梦,这都是云梦睡虎地和龙岗秦简为我们提供的历史信息。把这些历史信息与历史文献结合起来考察,发现云梦不仅有皇家禁苑,还有云梦行宫;不仅有驰道,还有两条驰道在云梦交会;秦始皇不仅来过云梦,而且来过两次,其中一次还在云梦办了一件大事。

  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编年记》载:“廿八年,今过安陆”。“今”,是秦朝时臣下对皇帝的尊称。这是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出巡路过安陆(今云梦)。秦始皇这次出巡,东登泰山,祭拜天地,南登琅邪(在今山东胶南县境),过彭城(今江苏徐州),西南渡淮河,到衡山(郡名。治所株城,在今湖北黄冈市西北郊),抵南郡(治所今湖北江陵)。这次始皇出巡路过安陆,《史记》缺载,但秦简《编年记》补上了。很清楚,他是自东向西行进的。秦时皇帝出巡行天子道。“驰道,天子道也”。可见这条驰道是横贯东西的。

  接着他又从南郡渡江南下,到湘山祠(湘山即君山,在洞庭湖中,一名洞庭山)。遇到大风浪,几乎不能渡过。始皇问博士们:“湘君是什么神”?博士们回答说:“听说是尧帝的女儿,舜帝的妻子娥皇、女英葬在这里。”始皇一听就大发雷霆,令三千服役的罪犯,“赭其山”,即把湘山上的树木统统砍掉,使山岭光秃秃的,裸露出赭石色。然后,他从南郡经过武关,回到京城咸阳。始皇此举,根本未把舜帝放在眼里。对神尚且如此,人何足道!这就充分暴露了他目空一切,随心所欲的残暴本性。始皇洞庭之怒,为他自己埋下了心理疾患,也就促成了他第二次南巡云梦。

第二次来云梦是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始皇这次出巡踏上了不归之路。他的行进路线和沿途的表现与上次迥然不同。《史记·秦始皇本纪》也作了详细记载:三十七年十月癸丑日,始皇外出巡游,左丞相李斯随从,右丞相冯去疾留守。少子胡亥出于爱慕之心,请求随从,始皇应允了。十一月间到达云梦,向着九嶷山遥祭舜帝。然后乘船顺江而下到浙江边,初见水波汹汹,便向西绕行120里,从江面狭窄的地方渡过,到会稽祭拜大禹,然后北上。

这就使我们联想到一个问题:始皇二十八年那次路过云梦,去洞庭“赭其山”,把颜色给舜帝及其妻子看,这次却来云梦遥祭舜帝,值得深思;上次到洞庭遇风浪不能渡过,始皇大怒,这次过浙江遇阻,他却心平气和地绕道渡江。秦始皇这次南巡与那次南巡相比,简直变成了另一个人,原因何在呢?

  秦始皇晚年,尽管采取了焚书坑儒的镇压措施,但诅咒秦始皇的谶语、隐言仍层出不穷。公元前211年东郡降下一块大陨石,有人在陨石上刻写“始皇帝死而地分”的谶语。同年秋,秦使者夜过华阴平舒道,有个人拿着玉璧,拦着使者说:“替我把这玉璧送给滈池君(水神名。这里借指秦始皇,因秦始皇自称以水德而统一天下)。接着说:“今年祖龙死”(暗指秦始皇。祖,开始;龙,皇帝的象征)。使者不知所云,追问那人,那人在夜幕中忽而神秘地消失了,玉璧却放在那里。使者捧着玉璧,将此玉璧获取经过报告秦始皇,始皇良久不语。退朝后,始皇自语说:“祖龙就是人的祖先嘛!”始皇命御府审察这块玉璧,竟然是秦始皇二十八年那次从南郡渡江到洞庭去遇到狂风大浪,为镇风浪而沉入长江的那块璧玉。这对极端迷信鬼神的

秦始皇来说,无疑会在他的心灵深处投下挥之不去的阴影,并且很自然地联想到他在洞庭湖大发雷霆,“赭其山”,蔑视舜帝的粗暴行径,因而成为他“剪不断,理还乱”的隐忧。这年他已年近五旬,加之他是个权力狂,天下的大小事情都要由他决断,更重要的是他纵欲无度,还听信方士的愚弄,服“仙丹”(含水银),引起汞中毒,致使身体发生一些病变。但他把身体的病变归咎于在洞庭湖发怒而得罪了舜帝,认为那沉入长江的玉璧再现,是舜帝在天之灵向他发出的警告信号,以为身体的不良反映,是娥皇、女英对他的报复。这就不得不考虑向舜帝忏悔、认罪,以求得宽恕。于是,便到云梦来遥祭九嶷山上的舜帝。

  遥祭就是遥望着某个名山大川祭拜,所以遥祭在哪里都可祭,不一定要来云梦,但始皇偏偏选择了云梦,唯一合理的解释是:云梦具备了接待他那高贵而庞大队伍的条件和能力,因为他九年前来过,对云梦的接驾设施留下了良好的记忆。始皇要来云梦遥祭,随行人员多,停留时间长,所以他行前特向云梦发出通知:皇帝及其随从“舍禁苑中”,明确指示要下榻在云梦禁苑中,充分说明他是有备而来。秦汉时的行宫多建在禁苑中,证明云梦禁苑早就建有行宫,而且设施优良,同时云梦禁苑有雄厚的财力保障和丰富的物资供应,这是始皇来云梦遥祭的重要原因。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古时的祭祀是国家的大事。搞祭祀,繁文缛节,禁忌特多。主祭人在举行祭祀大典之前,要斋戒,以示庄敬。一般小祭斋戒三、五日,大祭至少斋戒七日,甚至更长。《孟子·离娄下》说:“虽有恶人,斋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始皇不会承认他是恶人,但他肯定意识到“赭其山”是恶行。有恶行,要赎罪消灾,心不诚不行,因此始皇在云梦遥祭的斋戒时间不会少于七天。遥祭还要构筑祭坛,宰牲屠畜,这些都要按礼制程序办事,不能一蹴而就。典礼的全过程都要庄严肃穆,小心谨慎,不能随意简化任何一个环节,不能出现丝毫的差错。因此,秦始皇这次遥祭在云梦停留的时间会更长。

龙岗秦简第263简载:“从皇帝而行及舍禁苑中者皆……”。说明云梦禁苑的行宫不是单殿独阁,而是宫殿群落。龙岗秦简朽烂严重,许多简文语句不完整,很明显,这一简文就缺谓语,是谁从皇帝而行及舍禁苑中?我们已知的有丞相李斯,皇子胡亥,还有其它的文臣武将,以及礼宾、智囊、近卫、仪仗、嫔妃、宫女等等,保驾的大军还不算。如果不是庞大的宫殿群是容纳不下这么多人居住的。更重要的是,秦始皇巡行时的居所是要绝对保密的,而这只有在建有内外城郭、宫殿群落的地方才能办到。云梦人俗称的楚王城下压西周文化层,东郭城内分布着12座大小台基,下压春秋文化层,属战国至秦汉的遗迹。上世纪末出土的石础,直径达50公分,可想而知,础大必柱粗,柱粗必然房屋高大,而房屋高大在那时非宫殿莫属。还出土了陶井、陶水管、板瓦、青筒瓦、卷纹瓦当等宫殿建筑器材,这些应是秦时皇家行宫的遗物。既然是云梦禁苑的宫殿群,称之为云梦行宫应该说是理所当然的了。

秦始皇第二次来云梦不是走的上次经南郡、回咸阳的原路。如果是经南郡而来,那就会在南郡遥祭。因为南郡位于云梦的西南方,距离九嶷山比云梦近得多。始皇未在南郡遥祭,表明他不是从南郡那条路来的,而是走的另一条路。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早就定论那时“云梦城地处南北要冲”,就是说云梦自古就处在一条从中原到南方的要道上,秦始皇以及后汉的和帝和桓帝都是从这条古道上南巡云梦的。皇帝出巡时的车马只行驰道的中道,说明秦统一后,将这条古道扩建成了驰道。这条驰道无疑始自咸阳,出伊洛,经颍川,过南阳,穿隋枣走廊,南下云梦。云梦秦墓出土的漆木器中,有很多都刻有“郑亭”、“许市”的字样。郑和许都是春秋古国,入秦后为县,位处中原(今河南)。这表明中原与云梦的贸易十分活跃,而频繁的贸易要以畅达的交通为纽带,进一步证明这条驰道的存在。依谭其骧先生所指,秦始皇第二次来云梦当行此道。论述至此,我们可以说,云梦境内不仅有一条横穿东西的驰道,而且还有一条纵贯南北的驰道,并且在云梦城交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