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代长沙郡

 昵称17680652 2014-08-11
秦统一六国的战争如风卷残云,迅猛激烈;至公元前221年最后灭齐,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秦朝建立之后,秦始皇采纳巫相李斯的建议,废诸侯,立郡县,分天下为36郡。在原楚国的“江南”之地,正式设立长沙郡。据《汉书·地理志》载:“长沙国,秦郡。”南朝郦道元《水经注》亦云:“秦灭楚,立长沙郡。”从此,长沙开始纳入全国统一的政治体制,并第一次明确地以一个行政区域载入史册。
  秦代的长沙郡,以今长沙地区为中心,北起洞庭,南逾五岭,东邻鄱阳湖西岸和罗霄山脉,西接沅水流域。据明朝祟帧年间编《长沙府志》沿革所述,秦代长沙郡下设湘、罗、益阳、阴山、零陵、衡山、宋、桂阳等9县。这是古代长沙最早的一批县级行政区域,其范围包括了今岳阳、长沙、湘潭、株洲、益阳、衡阳、邵阳、娄底、郴州、零陵等10个地市,以及鄂南、赣西北和广东的连县、广西的全州等地,面积几乎相当于今天整个的湖南省。其中湘县即今长沙、望城、宁乡、浏阳4县(市)地,故城在今长沙市区之内,为长沙郡治所,是郡的最高军政长官的驻节之处,也就是辖境广阔的长沙郡的政治军事中心。
  由于年代久远,又因秦朝命运短促,二世即亡,有关秦朝长沙郡的历史大多已湮没无闻了。今天我们只能根据秦朝统一的郡县制度,为之描绘出一个粗淡的轮廓。秦代的长沙郡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其最高行政长官为郡守,并设有郡尉管军事,监御史掌监察。郡下各县,行政长官为县令(万户以下的县称县长),又设有县尉掌军事和治安,县远掌司法和税务。县以下设乡、亭、里等社会基层行政单位,有三老、亭长、里正等职,以禀承郡县的命令实施对社会的统治。可见,秦代的长沙郡已有了一整套上承中央,下至县,以至社会基层的层层相辖的军政设施。在此后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长沙的地方行政系统就是在这一基础上衍变和发展起来的。
  长沙郡在政治、军事上的地位也比战国时期更为重要。它北有洞庭重湖,南有五岭屏障,发源于岭南的湘江流贯全境,连通南北,交会东西,为秦帝国南部疆域的重镇名城。浩淼无涯的洞庭湖,阻隔关山,是长沙的北部门户。据清朝光绪年间所修《湘阴县图志》载:洞庭湖“中有磊石山、秦骑望两处,高踞全湖,周望万顷,铜盆、万石两汊,为湖中栖泊要害,南北有事,势在必争。”据有关专家考证,此“秦骑望”很可能就是秦朝驻兵守望的前哨阵地。“千古第一帝”秦始皇巡行天下,即曾亲临洞庭。前219年,他从南郡“渡江,至湘山祠”。湘山,即今岳阳君山,处于烟波浩荡的洞庭湖中,山上葱笼青翠,祭祠湘君的湘山祠临湖而立。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渡湖登山,湖面大风骤起,波浪滔天,“几不得渡”。便问随行的博士:“湘君何神?”博士答:听说是尧的女儿、舜的妻子,葬于此。威震四海的秦始皇似乎还没有遇到过这样的窘境,勃然大怒,乃下令派刑徒3000人将湘山的树木砍伐殆尽,然后返驾回都,未能继续南行。
  长沙郡南境,五岭逶迤,形势险峻。岭南为越人聚居的南越,包括了今广东、广西在内的辽阔地域。秦始皇晚年,令尉屠睢率50万大军伐越人、戍五岭,发动征服南越的战争。长沙郡是其重要的军事基地。当时,秦朝在郡内修筑了通往越地的“新道”,作为秦军的进兵与粮运之道。古籍记载,其时长沙郡的零陵县和郴县都修有“驰道”,至今犹有遗迹可寻。据《淮南子·人间训》记,屠睢统率的50万人马分为5军,分戍5处,其中“一军塞镡城之岭,一军守九疑之塞”,都是在长沙郡的零陵县境内。这两支军队很可能就是经长沙郡境,溯湘江而上,再由新道逾岭而南的。秦征伐南越的战争,规模巨大,甚为激烈。秦军曾“三年不解甲驰弩,使监禄无以转饷。”秦始皇乃命监史禄在零陵县境南端(今广西兴安县境)湘江上游与漓江上游之间开凿灵渠,使大批人马粮草由湘江船运,经灵渠,入漓水,源源不断开入南越,为秦帝国的开疆辟士发挥了重要作用。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封建王朝,但由于秦统治者的滥用民力、残暴无度,很快就在秦末农民大起义的烈火中灰飞烟灭。秦代长沙郡的历史随之结束,新的时代也从此开始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