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趣说生肖]说虎(一)

 风舞三湘 2017-09-11

趣说生肖

◇ 虎的古典记载

 

虎的古典记载

  虎是一种大型的食肉动物,被称为百兽之王,而且虎的额头上就生有王字型斑纹,这似乎是天意。在人们心目中,虎是威严与权力的象征,几乎与象征民族的龙一样重要,所以许多成语中是龙虎并提,如虎踞龙蟠,龙腾虎跃,藏龙卧虎、龙争虎斗等。

  如果把虎看成一种自然力量,那么自古以来,人与虎的关系就处于高度紧张之中,留传下来的故事,或是人征服自然的壮举,或是人被自然毁灭的悲剧。《华阳国志》曰:“秦昭襄王时,白虎为害,自秦蜀巴汉患之。昭王乃重募国中有能杀虎者,邑万家金帛如之。于是夷朐肕廖仲药何射虎,秦精等乃作白竹弩如高楼上射虎,中头三矢。白虎常从群虎,瞋恚尽搏杀群虎,大吼而死。”这是在人与虎的抗争中显示出一种崇高的力量。人斗得英勇,虎也死得悲壮。但更多的时候,人在虎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一旦为虎看取,便厄运难逃了,《异苑》曰:“彭坡刘广雅以太元元全为京府佐,被使还。路经竹里亭,多虎。刘防卫甚至,牛马系于前,手戟布于地。中霄与士庶同睡,虎乘间跳入,取刘而去。”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它们反映的是人对于虎的恐惧心理。尽管人也常常能够制虎于死地,但无论如何,虎的存在仍是人类生活中的一个巨大威胁。

  然而神话传说中,人与虎却很容易地就走入了对方的世界。虎能变作人,人也能化为虎。《搜神记》云:“长沙有民鲁作槛捕虎,忽见一亭长赤帻大冠在槛中。因问其故,亭长怨曰:昨被县召,误入此中耳。于是出之,乃化为虎而去。”这讲的是虎陷入人的囹圄之中后托以人身而逃命。又《广异记》云:“晋复阳县里民家儿常牧牛,牛忽舔此儿,舔处肉悉白。儿俄而死。其家葬此儿,杀牛以供宾客。凡食此牛肉,男女二十余人悉变作虎。”这是人误食“异肉”而化为虎。

  既然人与虎的身躯能够相互转化,因而有了更为怪异的虎取人作妻的故事。《广异记》云:“唐开元中,有虎取人家女为妻,于深山结室而居,经二载,其妇不觉,后忽有二客携酒而至,便于室中群饮。戒其妇云,此客稍异,慎无窥觑,须臾皆醉眠。妇因往视,悉虎也,心大惊骇,而不敢言,久之,虎复为人形,还,谓妇曰:得无窥乎?妇言,初不敢离此,后忽云:思家,愿一归觐。经十日,夫将酒肉与妇偕行,渐到妻家,遇深水,妇人先渡,虎方褰衣,妇戏云:卿背后何得有虎尾出?虎大惭,遂不渡水。因尔疾弛不返”。这故事初听起来觉得阴森恐怖,结局竟如此轻松诙谐。看来神话中的虎虽有虎威,但既通人性,也就与人的习性无异,所作所为也合乎人之常情,就象希腊神话中奥林匹斯山上众神到人间偷鸡摸狗一样。

  虎是人类的天敌,却也受到了人类的普遍崇拜。古人常借虎的形象表示权威和力量。在殷商青铜器和玉饰上,虎形是重要的图案,而战国时则常以虎符为兵权的象征。这使人想到,虎很可能是远古社会重要的图腾之一。正因如此,虎在中国文化中是作为一种威慑力量世代相传,许多民俗中,虎成为人类的保护神。今日民间的布老虎玩具,往往放在幼儿枕边,据说可以保证小孩夜里睡觉不受惊吓。传说中的门神(神荼,郁垒)捉到鬼后,也要将鬼喂老虎,后来干脆画虎于门,以为神佑。《酉阳杂俎》曰:“俗好于门上画虎头,书'渐’字,名阴刀鬼名,可息虚疠也。”这便是以虎头之形为防鬼之门神了。明十三陵定陵石刻武官的腹甲上有大型虎头装饰,亦含有巫术的意味。

  古代我国四川曾流行以人祭虎的习俗。《后汉书·南蛮东南夷传》记有“廪君死,魂魄世为白虎,巴氏以虎饮人血,遂以人饲焉”。其实,巴氏就是白虎的子孙,白虎是他们的图腾崇拜动物。春秋战国时楚国的政治家令尹子文,据说是私生子,由于一只母虎的哺乳才活了下来,他的名氏“斗谷於菟”,斗是名字,谷是乳的意思,於菟就是虎,反映了他曾被虎哺育的故事。在今日山东的民间剪纸中,也有虎乳婴儿的形象。明人张自烈《正字通》介绍了“为虎作伥”的来历,“世传虎啮人死,魂不敢他适,辄隶事虎,名伥。虎行求食,伥必与俱,为虎前导,遇涂有暗机伏阱,则迂道往。吁虎为将军,死则哭之。”许多恶兽都可制人于死命,但却没有相应的伥鬼,唯独虎例外。这似乎也是虎崇拜的一种表现。

  从人文地理的角度看,许多以虎为名的地方,都与虎的传说有关。兹举两例:苏州有著名的虎丘山,吴王夫差葬其父阖闾于此,相传葬后三日,有白虎踞其上,故名。杭州西湖有“虎跑泉”,传说唐代有一高僧居此地,苦于无水,忽一日,有二虎跑至此地作穴,于是泉水涌出,该泉甘冽醇厚,用以泡龙井茶,更为沁人心脾。

  我国古代有四方神,即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传说西方的最高神是西王母,实际上是女巫的名称,与彝族称女祭司为“西摩”相类。西王母后来演变成刑神,因此西方白虎也增加了凶神恶煞的意味。其实四方神又是春秋、夏冬四季的代表,青龙代表春天,白虎表示秋天,而秋天正是万物枯萎、凋零的季节,此季节正好是刑神出来行使职责。一年四季,春生、夏荣、秋杀、冬藏,用而复始,缺一不可。


 整理制作:恶人谷珠楼  转贴请注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