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雪心赋 地理诀要雪心赋 五卷2册全 卜则巍撰 全彩 堪舆堂家藏本

 等待MYLOVE 2017-09-11

雪心赋,相传为唐朝昭文馆学士章贡卜则巍著.唐书百官志注:神龙(武后年號)元年改弘文馆曰昭文馆.掌管四库图书修写校对之事.但遍查旧唐书及新唐书,均无卜则巍其人.所谓章贡,乃江西之章水与页水,赣江之上游也,以章贡称其籍贯,义不可通.明吏艺文志附篇国史经籍志子类有雪心赋一卷,不著撰人.­

雪心赋駢乃駢体文体裁,工整而典丽.其开头说理与气,纯粹是南宋理学家之口吻.其中有云:葬气生气,乃套用葬书之言,不知葬书至宋始出,倘若雪心赋作者是唐朝人,岂能及见?又云:前者呼,后者应.是套用北宋欧阳修醉翁亭记之句.其偽託之跡,昭然若揭矣. ­

地理辨正录要,引述郑熊蕉窗问答:自昔紫阳作赋,命曰雪心.紫阳是指朱熹,因朱熹之父朱松,尝读书於安徽歙县城南之紫阳山,其后朱熹居福建崇安县,仍牓其厅事曰紫阳书室,以示不忘之意.后人又在歙县设紫阳书院,纪念朱熹.郑熊谓雪心赋为朱熹所作,是鉴於其说理与气,颇似朱子语类及其答问之言.朱熹尝著参同契考异一卷,託名空同道士邹訢,亦启人竇耳.­

雪心赋文字雅醇,乃通儒而精於地学者著作,但后人窜入一部分浮文,以致醇疵错杂矣.例如论官品之高下一段,浮夸而不切实际,今刪之.抱璞斋主誌.­

盖闻天开地闢,山峙川流,二气妙运於其间,一理並行而不悖,气当观其融结,理必达於精微. ­

朱子语类中说:天地初开,只是阴阳之气,这一个气运,磨来磨去,磨得急了,便橇去许多渣滓,里面无处出,便结成地在中央.又云:天地始初,混沌未分时,想只有水火二者,水之渣滓便成地,今登高望,群山皆为波浪之状,便水泛如此.只不佑因甚么时凝了,初时极软,后来方凝得硬. ­

朱熹生於西历一壹三零年,卒於一二零零年,他对於地球之创造揣测,与欧西学者之星云说有些近似.但是地球究竟如何诞生及形成?西方天文学家亦各有不同见解.­

理之全体是太极,朱子之形上学,係以周濂溪之太极图说为骨干,而以邵康节所讲之数,张横渠所说之气,及程明道伊川兄弟所说形上形下及理气之分,而融合之.­

文集中答杨志仁有云:有此理后,方有此气,既有此气,然后此理有安顿处.­

语类云:自其本而之未,则一理之实而万物分之为体,故万物各有一太极. ­

文集中又答黄道夫书云:天地之间,有理有气. ­

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 ­

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稟此气,然后有形. ­

语类云:疑此气是依傍这理行.及此气之聚,则理亦在焉.盖气则能凝结造作;理却无情意,无计度,无造作.只此气凝聚处,理便在其中.且如天地间人物草木鸟兽,其生也莫不有种,定不会无种子白地生出一个物事.这个都是气,若理则只是个净洁空的世界,无形,他却不会造作.气则能酝酿凝聚生物也.但有此气,则理便在其中. ­

地学中,峦头与理气,是相辅相成,峦头中不离理气,理气中不离峦头. ­

廖金精阴契阳符有云:地理之学,推明理气,此其標准也.盖理寓於气,气囿於形,形以目观,气须理察.是故山水融会之处,就是形止气凝之地.此所以目力与心思,巧妙精微,方为达理.­

由智士之讲,求岂愚夫之臆度. ­

堪舆之学,导源於周易,博大精宏,上而建都立郡,下而立宅安坟,胥赖此以权衡.是以上智者深信其理,中智者或疑信参半,下愚者迷信其术.虽然,­

李默斋尝云:地理有理有法,理生乎法,法生乎理.儒者持理,术者任法,往往相轧而不相下.惟彼至人,合而求之,以臻其极,斯为万世之宗旨也. ­

所谓至人,就是上智之士也,在在讲求真理,处处求取实证.例如南宋蔡元定,固理学家而精堪舆学者也,其所扦祖坟及自营寿藏,则皆名地,其孙蔡抗拜相,謚文肃公,屡代贵显.以视歷代相传四大名家之杨,曾,廖,赖,其子孙寂寂无闻者,相去为何如耶?若夫下愚者迷信术数,不讲求真理,致令术愈秘而诡愈多,数愈繁而验愈寡.­

体赋於人者,有百骸九窍;形著於地者,有万水千山.自本自根,或隱或显 ­

此乃借人身之构造,以喻大地之形.人身有九个孔窍,体內有百余骨骼,亦犹大地之上,千山万水,总言其多.山脉之或起或伏,河流之或放或收,虽然显者易见,隱者难寻,但亦犹树木之有根与本,可以溯其原而其委.­

胎息孕育,神变化之无穷;生旺休囚,机运行而不息. ­

上二句指山,下二句指水.因来龙而至结穴,犹妇人怀胎,有一定之过程,故追寻山脉,原其起,即其止,由发脉而过峡;而入首结穴,极尽剥换变化.至於隨龙之水,如葬书所云:源於生气,派於未盛,朝於太旺,泽於將衰,流於囚谢.歷来诸家註解,各持己见.从峦头解释者,则谓水之来,如生气之发源,及至聚於穴前,则旺气凝蓄矣;其去也则有余而未尽,至於出口,则水口之山交牙关鍞.所以水之来去,如机器运行,昼夜不停息.­

地灵人杰,气化形生.孰云微妙而难明,谁谓茫眛而不信. ­

人杰地灵,借用唐朝王勃秋日登滕王阁饯别序中之句.大凡一个英雄豪杰之诞生,必稟受山川之灵气.在今日科学时代言之,亦不排除地灵感应之理.又在具体之世界中,每类生物之生,皆先由气化,而后由形生.­

朱子语类云:天地之初,如何討个人种.自是气蒸结成两个人...那个个人便如今人身上蝨,自然变化出来.

又云:气化是当初一个人无种,后自生出来底.形生却是有此一个人,后乃生生不穷底. ­

人之来源如此,其他生物之来源,当亦如此.山川对人类感应之理,从前德国之哲学家黑革尔己言之:­

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塞,水势使人合,山势使人离. ­

试看中国与印度两大民族,地本相邻,而种族,政教,风俗,语言,文字,竟无一相同,此无他,喜马拉雅山脉横贯其间,为主要影响.灵城精义形气章云:山谷异气,平原一气.例如中国吴,越,闽,广,语言习尚,各不相同,乃异气使然.长江北岸,四望广漠,其语言习尚,虽数百里多为通同,乃一气使然.­

尝见山水广大之地方,出人多度量宽宏,山水逼窄之地方,出人多胸襟狭隘.山端正而水清平,出人平易正大,山崚嶒而水冲激,出人凶狠乖戾.山絛看而絛变其形,出人多诡诈.山浑然而壑愈深,出人多深沉.山动而势斜,水多而流乱,出人多淫荡.峰尖水秀则人文盛,山高水长则褔泽大.山明水秀则人貌美,山粗水浊则人貌寢.甚至富贵贫贱贤愚寿夭,皆隨其气化而形生者也.是故因形以察气,因气以究理,亦而有徵.­

古人卜宅,有其义而无其辞,后哲著书,传於家而行於世. ­

卜宅,谓择墓穴也.礼记杂记云:大夫卜宅与葬日.但上古时代,虽有卜宅之义,而未详细纪载.史记樗里子言:后世当有天子之宫夹我墓.汉书刘向传:奏王氏坟在济南者,树皆交柯连叶,上高出屋,有立石起柳之象.袁安传:书生指某地曰,葬后世出三公.孙坚之父孙钟,遇三少年乞瓜,为指葬地.三国志:管輅过毋邱俭坟曰,白虎衔尸,朱雀悲哭.孙坚祖坟,有五色云蔓延数里.此言阴宅风水之始也.自来言葬经者,不始於郭璞.旧题郭璞撰,真偽不可考,书至宋始出,蔡元定,吴澄各有刪本,今传世者,即吴澄所定者也.­

查葬经及葬书等名称,正史有记载可稽者,首见旧唐书经藉志五行类,內列葬经八卷又十卷,无撰者姓名.又有肃吉撰之葬经二卷,又有葬书地脉经一卷,不著撰文.新唐书艺文志五行类,內列葬经二,又葬经十卷,又葬书地脉经一卷,皆无撰者姓名,又有由吾公裕撰葬经三卷,依此以观,大抵葬经与葬书,只是当时之泛称,亦犹今日所通称之相书及食经之类.­

及至宋史艺文五行类,始列郭璞葬书一卷.至於隋书经籍志歷数类,內列相宅图八卷,五姓墓图一卷,又云梁有家书四卷,黄帝葬山图四卷,五音相墓书五卷,五音图墓书九十一卷,五姓图山龙及科墓葬不传各一卷,杂相墓书四十五卷已失.­

明史艺文志附编国史经籍志,子类所列相宅相墓之书更多,计有宅吉凶论三卷,相宅图八卷,保生一宅经一卷,王澄撰二宅髓脉经一卷,阴阳二神歌一卷,宝鑑诀一卷,修造法一卷,宣圣宫道书一卷.张盱撰囊金二宅一卷,一行僧撰诸经要术宅经一卷,二宅黄黑道秘诀一卷;魁纲库楼修造法一卷.李淳风撰应上象修造妙诀一卷,吕才阴阳迁造宾主经一卷,王澄阴阳二宅集要一卷,北斗行年修造一卷,龙子经一卷,天迁图一卷,九星行年修造法一卷,活曜修造定吉凶法一卷,黄道修造法一卷,听龙经一卷,天星歌一卷,相宅诀一卷,阴阳二宅图经一卷,上象阴阳星图一卷,天上九星修造吉凶歌一卷,通天照砂斗轮经一卷,相宅通天窍十卷,阴阳二宅相占一卷,阴阳二宅歌一卷,淮南王见机八宅经一卷,萧吉撰五姓宅经一卷,牛栏经一卷,简文帝经十四卷,祠经一卷.­

来源:堪舆堂五術线装古籍传承

雪心赋 地理诀要雪心赋 五卷2册全 卜则巍撰 全彩 堪舆堂家藏本

雪心赋 地理诀要雪心赋 五卷2册全 卜则巍撰 全彩 堪舆堂家藏本

雪心赋 地理诀要雪心赋 五卷2册全 卜则巍撰 全彩 堪舆堂家藏本

雪心赋 地理诀要雪心赋 五卷2册全 卜则巍撰 全彩 堪舆堂家藏本

雪心赋 地理诀要雪心赋 五卷2册全 卜则巍撰 全彩 堪舆堂家藏本

雪心赋 地理诀要雪心赋 五卷2册全 卜则巍撰 全彩 堪舆堂家藏本

雪心赋 地理诀要雪心赋 五卷2册全 卜则巍撰 全彩 堪舆堂家藏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