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与茶文化

 老刘tdrhg 2017-09-12

            茶文化从起源至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公元前2737年,据说神农坐在树下煮水,几片叶子茶与茶文化从树上掉下落在水中,使水变得更加清新爽口。神农认识到这些叶子来至野生茶树,于是世界上的第一杯茶便诞生了。

 

 

            茶树属山茶科山茶属,常绿灌木或乔木。生长于多雨,昼热夜凉,土壤矿物质丰富的环境。这种条件常常出现在热带亚热带高山地区。

中国茶文化

            中国是名副其实的茶发源地。从古至今,茶就被记载于史书和名作之中。茶曾被写作“茶”、“荼”、和“茗”。在公元前3世纪,《尔雅》中所记茶为“荼”,这也是南亚国家和世界大多数国家“茶”读音和拼写的来源, “te”   “tea”。在西晋(265-420)《尔雅注》中郭璞称写到:早间采的茶为“茶”,晚间采的茶为“茗”。从唐朝开始,“茶”被中国、韩国、日本和许多亚洲国家采用。“茗”常常被用于文学作品中。如今“Tea”和 cha 在世界上被广泛的使用, 茶也成为了世界上除了水之外,第一大消费饮品。

            在商代茶被用作食品或草药。直到周朝,人们开始饮用茶水,因为有凝神、解渴、爽心之功效,茶很快在佛教、儒教、和道教中盛行开来。可是由于当时野生的茶树只有在云南四川的高山地区可以采集,茶的消费被其低产量所限制。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大秦帝国,大量的劳工被派往北方修筑长城和宫殿,或到南方修建始皇陵和水利工程,茶跟随着迁徙的百姓传遍大江南北,成为人们梦寐以求的珍品,移植茶树的技艺也渐渐开始发展。

            到了大唐盛世,茶艺已经达到了一个精致完善的水准。并随着佛教传到蒙古、日本、和西域。茶与茶文化饮茶成为审美、休闲、娱乐中必不可少的节目,茶也成为静思、祥和、修身养性的象征。茶文化和茶精髓深入到文学、诗歌、艺术、哲学、宗教各个文化领域。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入藏,茶随着佛教、中医、丝绸、谷物、文化与技术被传播到西藏。上百年来,直到元朝,茶,被装载在马背上,经由茶马古道,从四川、云南到西藏,翻越喜马拉雅山,横跨东南亚,直达印度、土耳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茶马古道成为美国、英国和中国衔接印度的重要运输秘密通道。而在西北线的丝绸之路上,茶穿越中亚,进入西域、蒙古利亚和叙利亚。同时,在东方海上,茶随着禅宗和佛教到达日本。

 

 

        茶与茶文化    从元朝到明朝,茶的生产和销售掌握在政府手中,茶的文化和生产规模也达到了鼎盛时期,满足着中国内部需求和国际间贸易。野生茶生长在十分苛刻的条件下,需要富饶肥沃的微酸性土壤,适当的光照和湿度,年降水量接近2.5米,平均温度30摄氏度。即使只是将茶枝在同一地区移植,生长和茶的口味也会因很小的环境改变而有所变化。另外,采茶的时间和茶叶的选择也十分严格。这些都限制了茶的产量。然而,随着种茶、养茶和制茶工艺的发展,当地的茶农们创造出各种精湛的技艺提高茶的产量、品质和保质期,以适应广大的消费和长途运输。近两千年间,至秦朝始,茶的制造从新鲜、自然风干晾晒 到后来的烘培、氧化,上千种茶品临列在市场上。花茶、果茶、甜茶、姜茶、奶茶、咖啡茶,满足着世界上不同人的品味和需求。

 

 

            从明代起,传统的茶根据制造工艺、色泽、口味被分为六类:白、黄、绿、蓝/青、红、黑。而在世界上由于中国传统茶的生产工艺并不为各国人民广泛关注和了解,茶叶的泡制和饮茶的方式随着口味文化的变化也更随意、多样,所以茶也常常只被分为绿茶、乌龙茶(蓝茶)、和黑茶。通常绿茶采于清晨,茶叶生产工艺讲求防止氧化并保持原始的茶绿色,富含维生素和抗氧化剂,有西湖龙井、碧螺春等。黄茶采于早春芽尖,轻微缓慢蒸熏制黄。白茶只产于中国东南福建等省,采含苞新芽(白毫银针),只经杀青,晾晒或文火干燥,氧化度8%-15%。由于产量稀少,国外市场上的白茶多为白毫和叶子的混合茶,常见口味有西瓜味、杏梅味和桃子味。乌龙茶也叫青茶(英文翻译Oolong/Blue tea),工艺复杂,种类多,产地局限小、形态颜色多样,氧化度35%-80%。大红袍和铁观音都属乌龙茶,和绿茶、红茶一样广为外国人熟悉。国外常见的的黑茶和红茶多来源于亚洲之外的地区,和中国传统意义上的红茶不同。黑茶类似于绿茶,但干燥时间长,多产于印度。红茶不含咖啡因,有助于缓解失眠、易怒、头痛和高血压,如非洲Roobibos。另外,普洱茶则是唯一的发酵茶。

日本茶与茶道

            日本平安时代(794-1185),随着僧侣将禅宗和佛教从中国带到日本,书法、诗词歌赋、水墨山水和茶文化也到达日本。据说,Yeisei 是第一个把茶代入日本的人,也因此被日本人称作“茶之父”。空海,即弘法大师(774-835),是第一个记录他在中国饮茶的经历的日本人。从此,茶树种子被尝试着栽植在日本的寺院和茶园。经过几世纪的演变和发展,在日本,唐宋的饮茶技艺和精髓渗入了宗教和哲学的理念,并被提升到了艺术和美学的范畴。

            日本的茶道理的念深受中国茶圣陆羽(733-804)的影响。其作有《茶经》一书,记载了茶树种植、茶叶制作、泡制和饮用方法。

大约在1400年,一个日本小王子为远离朝廷政治纷争,被放逐到佛教寺院。他聪明伶俐、茶与茶文化放诞不羁,后来成为一名传奇式的僧侣、诗人、画家和民间英雄,在日本禅宗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他的禅宗理念和态度影响了日本的艺术、文学、诗词、和后来的茶道文化。他就是被日本和中国小朋友熟知一休宗纯(1394-1481)。据说一休为了教导他的弟子村田珠光(1423-1502)改正懒惰和培养修禅的正确态度,将饮茶作为村田修身养性的科目,并将由茶引申出来的待人处事的道理灌输给村田。后来村田珠光成为日本茶道“开山之祖”,亦是奈良流的代表人物,他将禅宗思想和茶道融合在一起,影响了后来茶道的发展。而另一个知名的茶道宗师千利休(1522-1591)则将茶道过程和技艺进行系统的整理和严格的规范,其中的方法和理念也一直被继承和延续到今日。

 

 

            日本茶道讲求和谐、尊重、纯朴、和平静,全过程可长达4个小时。在中国和日本的文化中,琴、书、画、诗、酒、茶是七种重要的文化元素。

世界上的茶贸易与消费

            自从大唐时期,中国商品,包括茶、香料、丝绸、瓷器就经由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广泛传播到西方国家,并成为当地皇室贵族的奢侈品。欧洲国家航海事业的兴起正是为了寻找从海上通往中土和印度的捷径,以摆脱中间国家和商人的贸易控制。1492年在西班牙皇室的支持下,哥伦布和他的船队发现了美洲新大陆,一开始还错以为到了印度,所以当地的土著人被称作北美印第安人。1662年,英国查理斯二世迎娶葡萄牙布拉干扎王朝的一个酷爱饮茶的凯瑟琳公主,于是饮茶很快就在英国妇女中风靡开来,并且快速掀起了英国社会传统文明“茶时代”的到来。英国东印度公司继而掌控了欧洲与东亚的茶贸易将近150年。17731216日,远在大西洋彼岸的波士顿港口,为了反抗英国高昂的茶叶税收和茶叶贸易垄断,一批移民者潜入货船将342箱滞留港口的茶叶倾入海中。波士顿倾茶事件最终导致了17754月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

 

 

        1600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批准了不列颠东印度公司负责东方贸易,1608年首批船只到达印度,1615年双方签订通商条约,直至1858-1947英属印度殖民地的形成,英国人就一直寻求将茶树从中国移植到印度的方法。首先,由于清政府控制着茶叶、丝绸、和瓷器的一切对外商业贸易,英国想要得到廉价的茶叶和剪断对中国茶叶贸易的依赖性是十分困难的。再者,茶叶的生长环境又十分独特,印度是理想的替代基地。然而由于茶树本身的娇贵,传统中国社会摘培技术在民间的保密性,以及政府的管制,在印度,早期的茶叶移植摘培彻底的失败。1776年,为了创造一个新的交易市场和游戏规则,英国将鸦片引入中国。1839-1842,中国鸦片战争爆发,在正值日渐衰败的清政府面前,外国入侵者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在漫长的饮茶历史之旅中,不同的国家发展了他们各自不同的饮茶文化和习惯。英国人一睁眼就先来一杯,他们喜欢在任何时间饮茶,床上茶、早茶、下午茶、和晚茶;德国人喜欢花茶;法国人喜欢一边品茶一边听歌剧;印度人喜欢奶茶,日本人喜欢抹茶,台湾人发明了各种口味的珍珠奶茶。今天,茶树成功的在印度、台湾、日本、南非的茶园中种植和生长,让更多的人享受到饮茶的乐趣。

美国的茶工业茶与茶文化

            用工业来形容美国的茶市场一点都不夸张,在美国想要喝杯茶并不是什么难事儿。或许随便到社区的小杂货店里就能找到,又或许在家附近就能轻而易举的找到个茶餐厅。即使没那么简单,也一定可以轻松的买到一杯麦当劳的冰茶、快可利的奶茶、或是斯巴达克斯的绿茶拿铁咖啡。如果还是不满足,那么看看附近的超市,茶包、茶味蛋糕、绿茶冰激凌、冰红茶,还有茶树油护肤品。茶产品足以满足各个阶层和年龄的需要。根据美国茶协的工业报告:今天,在美国各大城市和小镇里,大概拥有2400个茶馆或茶餐厅;各大连锁酒店、旅馆、医院、养老院、和许多公司都提供下午茶时间。1990年美国茶消费在10.8亿美金,而2009年,美国在茶消费上超过73亿美金。 在过去的10年间,茶贸易成为美国增长最快的工业之一。茶是众所周知的健康饮品,低咖啡因,富含铁、多聚糖、维生素、抗感染、抗氧化、解毒功能等等,茶消费必将会持续稳定的增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