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消失了半个多世纪之后,一款“巷战神器”又重新装备中国军队了!

 Loading69 2017-09-13

二战塑造了诸多战斗英雄的同时也刺激了优秀武器的发展,各种新式武器层出不穷,其中就诞生了日军在中日战场上最喜爱的单兵支援武器——掷弹筒。这种经典而又古老的武器曾被我国仿制,后退出现役,但后面为何又被我军重新装备呢?这是不是一种倒退呢?这要先从其来历说起。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堑壕战,给日军留下了阴影,再加上之后对俄作战的失利,更加坚定了日军认为堑壕战的重要性。而后为了满足扩张的准备也为了应付可能要面对的堑壕战,日军决心研发一种射程比手榴弹远,同时可以像迫击炮一样打击障碍物之后目标的步兵轻型支援武器,可以快速机动便于支援。

消失了半个多世纪之后,一款“巷战神器”又重新装备中国军队了!

掷弹筒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它可以直接支援小队、班一级步兵作战。在威力与射程上正好填补了手榴弹与迫击炮之间的空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掷弹筒的应用确确实实加强了日军的支援能力,让对方的军队吃了不少苦头。日军对掷弹筒的设计和使用,也走在了世界各国的前面。

其实掷弹筒从根本上说就一门重量减轻的迫击炮而已,从威力和射程上远不如迫击炮,但是在中国战场上却是它的用武之地。在和装备较差的中国军队的交手中大占上风,在太平洋和美军的激战中,掷弹筒由于特殊的弹道,可以躲在堑壕里向外发射,也是美军头疼不止的武器。在中日战场上,日军为支援小队配备了50毫米的掷弹筒,主要型号有:'十年式'掷弹筒、'八九式'掷弹筒。

消失了半个多世纪之后,一款“巷战神器”又重新装备中国军队了!

日军的掷弹筒主要有轻便易携带、射程较远(相较于手榴弹等)的优势,其中“八九式”掷弹筒性能最为优异,发射榴弹时,有效射程可达500米,杀伤半径可达8-10米。使用特殊榴弹可以将杀伤半径扩大。掷弹筒的射角大,弹道弯曲,射程较近总重不到三公斤,携带者甚至可以跟随步兵冲锋,这一点在紧急支援是太重要了。主要杀伤躲藏在工事和隐蔽物后的敌人或者在远距离杀伤敌人有生力量,杀伤效果好,操作方便,甚至可以伴随冲锋的部队由单兵携带移动。由于单兵携带且可以隐蔽在障碍物后发射,它的隐蔽性很强。在应对没有重武器的中国军队时,掷弹筒发挥的作用相当大。丧心病狂的日军还利用掷弹筒和迫击炮发射化学弹头,其中就有剧毒的糜烂性毒气芥子气和路易氏气,造成了中国军队的大量伤亡。

消失了半个多世纪之后,一款“巷战神器”又重新装备中国军队了!

日军的毒气部队正在使用迫击炮发射毒气弹

由于特殊的弹道和轻便我军也看上了它,我军于1940年进行了仿制工作,1941年仿制成功,定型量产共计40门,在之后的战役中屡立奇功。在抗战胜利后又参与了多次战斗,不过由于它的特殊发射方式,手持发射时受后座影响精度略低加上威力不足,再加上之后的单兵武器的火力加强,掷弹筒也就退出了我军的装备序列。但是在武器已经快要全部走向现代化的当代为什么又重新装备掷弹筒呢?

消失了半个多世纪之后,一款“巷战神器”又重新装备中国军队了!

让我们一起走进我军装备的掷弹筒。我军现装备的是QLT89式50mm榴弹弹射器,简称89式弹射器,是一种由单兵手持的曲射面杀伤武器,主要杀伤200~800m距离内的敌有生目标,压制摧毁敌火力点、轻型土木工事等。最大射程800m,杀伤弹可产生800多片杀伤破片,杀伤半径大于16m。QLT89式50mm榴弹弹射器和抗日战争时期的掷弹筒属同一类型武器,二者的结构和原理都很相似,在发展上具有传承关系,在弹药上可以发射榴弹、照明弹、烟雾弹、燃烧弹等还根据特殊要求可以配置防爆弹药(催泪弹等等)。

消失了半个多世纪之后,一款“巷战神器”又重新装备中国军队了!

2004年驻港部队的开放日,解放军战士演示掷弹筒发射方法

我军主要还是在驻港部队进行了试装,之后就很少在公众面前出现。由于特殊的弹道轻便易携带,在城市作战较多的建筑物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火力支援,不过由于我军近几年各型支援武器的发展,榴弹发射器、10式下挂枪榴弹发射器、单兵80毫米火箭筒、下放到班的大威力120火箭筒等等,这些都逐渐掩盖了掷弹筒的光辉。昙花一现的掷弹筒也就没有大批量装备,不过在高山丛林城市作战时它的优势还是相当明显的,说不准哪天就会重新出现在我军当中。

艰苦的抗战我们饱受苦难,我们在困境中反击并把侵略者赶出了国门,我们也在困境中逐渐壮大了我们的军工,之后的我们也从仿制走到自制到如今的强大。我们不能忘记艰苦环境下前辈们的努力,也不能忘记侵略者曾留给我们的痛,铭记历史,我们才能走得更远。(利刃/木子双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