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学说的网络世界连载】珍爱自然,顺应天常

 昵称16177767 2019-12-26

《孔子学说的网络世界》(连载之三十三)

二、珍爱自然,顺应天常

儒家的古圣先贤,深刻地洞悉到万物之间存在着内在、必然的本质联系,有其自身秩序和自然规律。在《尚书.舜典》里,舜任命皋陶的儿子益做虞官,负责按照万物的本性去管理山泽禽兽草木。它表明我们的先圣很早就已经意识到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并加以管理和保护开发了。

《礼记·王制》记载,古代天子狩猎时“不合围”,诸侯狩猎时“不掩群”,即不把一群动物都杀死。据说商汤就曾“网开三面”,即便在捕猎时,也不能“一网打尽”,不能斩尽杀绝,要给野兽留下一条生路。

《礼记.月令》:是月也,命祀山林川泽,牺牲毋用牝。禁止伐木。毋覆巢,毋杀孩虫、胎、夭、飞鸟。毋麑,毋卵。   

在正月里,下令祭祀山林川泽,但不准许用母畜作祭品。禁止砍伐树木。不许捣毁鸟巢。不许杀害幼虫、已怀胎的母畜、刚出生的小兽、正学飞的小鸟,不许捕捉小兽和掏取鸟蛋。古人这种珍爱生命及环保理念,令今天的我们汗颜!

《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

上天运行变化有一定的规律,不会因为尧的仁爱而存在,也不会因为桀的无道就消亡。用正确的治理措施适应自然规律,事情就会办得好;用错误的治理措施违背自然规律,事情就会办糟。加强根本,丰富产能而又节约开支,天不可能使人贫穷,衣食充足而又能适应天时变化进行活动,天也不可能使人生病,遵循规律而又不出差错,天也不可能使人遭祸。

《论语.阳货》: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孔子说:“我不想再说什么话了。”子贡说:“你如果不说话,那我们这些学生还传述什么呢?”孔子说:“天说什么话了?四季照常运行,百物照样生长。天说什么话了?”

孔子不仅以“仁”待人,也以“仁”待物,要求把“仁”的原则扩展到自然万物之中,以此来协调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孔子家语·弟子行》:孔子曰:“柴于亲丧,则难能也;启蛰不杀,则顺人道,方长不折,则恕仁也”。

这是孔子评价弟子高柴,说高柴为亲人守丧的诚心,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不杀春天冬眠蛰伏刚醒的虫、蛇,是遵从做人的道理,不折断正在生长的草木,是推己及物的仁爱。

《礼记.祭义》:曾子曰:“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夫子曰:‘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

曾子说:“树木要等它长到可砍伐的时候才能砍伐,禽兽要长到该宰杀的时候才能宰杀。我的老师(孔子)说:砍一棵树木,杀一只禽兽,不是在合适的时候,就是不孝!”这说明“孝”的本质是爱,爱父母、爱亲人、爱一切人、爱有生命的万物。

《论语.述而》: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孔子只用(有一个鱼钩)的钓竿钓鱼,而不用(有许多鱼钩的)大绳钓鱼。只射飞鸟,不射巢中歇宿的鸟。 

孔子并不反对适时、适度的利用动、植物,因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是一个需要相互依存、生态平衡的完整系统,人有人的食物链和生存环境,动物有动物的食物链和生存环境,植物也有植物的生长环境,关键是协同平衡。如果虎豹豺狼漫山遍野,荆棘荒草长满田野,那就没有人的生存空间;反之,人类若把所以动物灭绝,把一切植物铲除,人类最后也将失去生存的空间。因此,《中庸》上说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最终达到中和平衡,天地各就各位,万物和谐共生。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仁爱万物”的思想,提出了“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宝贵思想,第一次明确提出并初步回答了生态道德与人际道德的关系问题。孟子要求世人对人、对物,都应该持有一份“不忍之心”。仁政之德不仅在于施恩于黎民百姓,使他们安居乐业、和谐自得,而且还应该拥有更为博大宽广的、泛爱万物的胸怀,“恩,足以及禽兽”(《孟子·梁惠王上》),使万物在共同的世界里和悦共生、协调相处。

董仲舒则直接把爱护鸟兽昆虫等当作仁的基本内容。他说:“质于爱民,以下至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以谓仁?”(《春秋繁露·仁义法》)。

宋代思想家张载认为人类应该兼爱万物。他说:

“性者万物之一源,非我之得私也。惟大人为能尽其道,是故立必俱立,知必周知,爱必兼爱,成不独成。”(《正蒙·诚明》)

意思是天地万物的本性,并非人类所独有。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以尽自己的责任。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张载提出了“民胞物与”的著名命题:

“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正蒙·西铭》)

《易经》的乾卦,表示天道创造的奥秘,称作万物之父;坤卦表示万物生成的物质性原则与结构性原则,称作万物之母。我如此的藐小,却混有天地之道于一身,而处于天地之间。这样看来,充塞于天地之间的(坤地之气),就是我的形色之体;而引领统帅天地万物以成其变化的,就是我的天然本性。民众是我同胞兄弟姊妹,而万物皆与我为同类。因此人类要仁爱自然万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