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一个电路系统中,时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时钟电路相当关键,在电路中的作用犹 如人的心脏的作用,如果电路系统的时钟出错了,系统就会发生紊乱,因此在PCB 中设计一个好的时钟电路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常用的时钟电路有:晶体、晶振、时钟分配器。有些IC 用的时钟可能是由主芯片产生的,但追根溯源,还是由上述三者之一产生的。接下来结合具体实例,说明时钟电路布局、布线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PCB 中常用的晶体封装有:2 管脚的插件封装和SMD 封装、4 管脚的SMD 封装,常见封装如下图: 尽管晶体有不同的规格,但它们的基本电路设计是一致的,因此PCB 的布局、布线规则也是通用的。基本的电路设计如下图: 从电路原理图中可以看出,电路由晶体+2 个电容组成,这两个电容分别为增益电容和相位电容。 晶体电路布局时,两个电容靠近晶体放置,布局效果图如下: 布线时,晶体的一对线要走成类差分的形式,线尽量短、且要加粗并进行包地处理,效果如下图: 上述的是最基本和最常见的晶体电路设计,也有一些变形设计,如加串阻、测试点等,如下图,设计思路还是一致的: 结合上述,布局应注意: 1. 和IC 布在同一层面,这样可以少打孔; 2. 布局要紧凑,电容位于晶体和IC 之间,且靠近晶体放置,使时钟线到IC 尽量短; 3. 对于有测试点的情况,尽量避免stub 或者是使stub 尽量短; 4. 附近不要摆放大功率器件、如电源芯片、MOS 管、电感等发热量大的器件; 布线应注意: 1. 和IC 同层布局,同层走线,尽量少打孔,如果打孔,需要在附近加回流地孔; 2. 类差分走线; 3. 走线要加粗,通常8~12mil;由于晶体时钟波形为正弦波,所以此处按模拟设计思路处理; 4. 信号线包地处理,且包地线或者铜皮要打屏蔽地孔; 5. 晶体电路模块区域相当于模拟区域,尽量不要有其他信号穿过 |
|
来自: menghunabc > 《通信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