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运用碎片化的时间做系统性学习?

 索南欧哲 2017-09-13

什么是碎片化时间?容易被打扰的、难以集中注意力的、夹杂在大块时间之间的时间,可以叫碎片化时间。等车、排队、公共交通、甚至坐马桶,都可以算是碎片化时间。与之相对的是整块时间,例如精力旺盛的时候端坐在书桌前的几个小时。

什么是系统性学习?系统性学习的目标是对一个领域有较深入的理解,知道这个领域的常见概念、术语、方法,了解这个领域的边界、相关概念或方法的适用条件、某个概念在当前领域中所属的层次和重要性。系统性学习需要首先对目标领域本身有初步了解,搭建起学科或者领域的知识结构,知道一些核心知识节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碎片化时间里,因为难以集中注意力,难以解决投入全部脑力去解决较艰难的问题,所以不大适合构建某个领域的知识结构;但是却很适合用来填充细节,来帮助加深对某个概念的理解,或者学习某种方法的其他用法。

举个例子。若是对经济学有兴趣,打算深入了解这门学科,比较有效的方法,是首先在整块时间里仔细研读教材。假设你打算从经典的萨缪尔森《经济学》开始,那么用几个小时全神贯注的时间去阅读、理解某一章的内容,考虑每个概念和其他概念的关系,在脑中形成一个树状图或者网络图。

而在碎片时间,则可以看《卧底经济学》、《魔鬼经济学》、《小岛经济学》这类简单易懂的小书或者去听有声书,再和自己脑中已有的概念相印证。

总之,视乎当下的时间长度、精力状况、注意力状况来选择学习的时长和内容,不要刻意为了某个目标而去选择事倍功半的做法——非要在碎片时间啃大部头,显然是吃力不讨好的做法。

另外,推荐一本书:《Learn More, Study Less》,中文版名为《如何高效学习》。作者是 Scott Young,用一年时间学完了麻省理工学院四年课程的学霸。在这本书里,他总结了一些有效学习的方法,希望能够给题主一些借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