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相國世家第二十四 ![]() ![]() ![]() 曹相國世家 【原文】平陽侯#1#曹參者,沛人也#2#。秦時為沛獄掾(1),而蕭何為主吏,居縣為豪吏矣。 高祖為沛公而初起也,參以中涓從#3#。將擊胡陵、方與#4#,攻秦監公軍#5#,大破之。東下薛,擊泗水守軍薛郭西。複攻胡陵,取之。徙守方與。方與反為魏,擊之#6#。豐反為魏#7#,攻之。賜爵七大伕。擊秦司馬{屍二}#8#軍碭東,破之,取碭、狐父#9#、祁善置#10#。又攻下邑以西,至虞#11#,擊章邯車騎。攻爰慼#12#及亢父#13#,先登。遷為五大伕。北救阿#14#,擊章邯軍,陷陳,追至濮陽。攻定陶,取臨濟#15#。南救雍丘,擊李由軍,破之,殺李由,虜秦侯一人。秦將章邯破殺項梁也,沛公與項羽引而東。楚懷王以沛公為碭郡長,將碭郡兵。於是乃封參為執帛#16#,號曰建成君#17#。遷為慼公#18#,屬碭郡。 其後從攻東郡尉軍,破之成武南#19#。擊王離軍成陽南#20#,複攻之杠裏,大破之。追北,西至開封,擊趙賁#21#軍,破之,圍趙賁開封城中。西擊秦將楊熊軍於曲遇#22#,破之,虜秦司馬及禦史各一人。遷為執珪#23#。從攻陽武#24#,下轘轅(2)、緱氏#25#(3),絕河津#26#,還擊趙賁軍屍北,破之#27#。從南攻犨,與南陽守齮戰陽城郭東#28#,陷陳#29#,取宛,虜齮,盡定南陽郡。從西攻武關、嶢關#30#(4),取之。前攻秦軍藍田南#31#,又夜擊其北,秦軍大破,遂至鹹陽,滅秦。 【注】(1)狱掾﹤yuàn﹥:掌管刑狱的官员。(2)轘﹤huàn﹥辕:地名,在今河南。轘:车裂,用车子向四方奔驰而将所系人体撕裂,用作中国古代车裂人的一种刑罚。(3)缑﹤gōu﹥氏:山名,缑氏山,在河南省偃师县。(4)峣﹤yáo﹥关:关名,位于今陕西蓝田东南部。峣:本义,山险高,高的样子。 【三家注】 #1#【正义】晋州城即平阳故城也。 #2#【集解】张华曰:“曹参字敬伯。” 【索隐】《地理志》平阳县属河东。又按《春秋纬》及《博物志》,并云参字敬伯。 【正义】按:沛,今徐州县也。 #3#【集解】《汉书音义》曰:“中涓如中谒者。” 【索隐】涓音古玄反。 #4#【索隐】《地理志》二县皆属山阳郡。 【正义】胡陵,县名,在方与之南。方音房,与音预,兖州县也。 #5#【集解】《汉书音义》曰:“监,御史监郡者;公,名。秦一郡置守、尉、监三人。” 【索隐】按注,公者监之名,然《本纪》泗川监名平,则平是名,公为相尊之称也。 #6#【正义】曹参击方与。 #7#【索隐】时雍齿守丰,为魏反沛公。 #8#【正义】音夷。 #9#【集解】徐广曰:“伍被曰吴濞败于狐父’。” 【索隐】《地理志》砀属梁国。狐父,地名,在梁砀之间。徐氏引伍被云“吴濞败于狐父”,是吴与梁相拒而败处。 【正义】《括地志》云:“狐父亭在宋州砀山县东南三十里。” #10#【集解】文颖曰:“善置,置名也。”晋灼曰:“祁音坻。孙检曰‘汉谓驿曰置。善,名也’。” 【索隐】按:司马彪《郡国志》穀熟有祁亭。刘氏音迟,又如字。善置,置名,汉谓驿为置。 【正义】《括地志》云:“故祁城在宋州下邑县东北四十九里,汉祁城县也。”言取砀、狐父及祁县之善置。 #11#【索隐】《地理志》下邑、虞皆属梁国。 【正义】宋州下邑县在州东百一十里。汉下邑城,今砀山县是。虞城县在州北五十里,古虞国,商均所封。 #12#【集解】徐广曰:“宣帝时有爰戚侯。” 【索隐】苏林云“县名,属山阳”。按《功臣表》,爰戚侯赵成。 【正义】音寂。刘音七历反。今在兖州南,近亢父县。 #13#【索隐】《地理志》县名,属东平。 【正义】《括地志》:“亢父故城在兖州任城县南五十一里。” #14#【索隐】按:阿即东阿也。时章邯围田荣于东阿也。 【正义】今济州东阿也。 #15#【正义】淄州高苑县西北二里有狄故城,安帝改曰临济。 #16#【集解】张晏曰:“孤卿也。或曰楚官名。” #17#【索隐】《地理志》建成县属沛郡。 #18#【索隐】谓迁参为戚令。 【正义】即爰戚县也,是时属沛郡。 #19#【索隐】《地理志》成武县属山阳。 #20#【索隐】《地理志》县名,在济阴。成,地名。周武王封弟季载于成,其后代迁于成之阳,故曰成阳。 【正义】成阳故城,濮州雷泽县是。《史记》云武王封弟季载于成。其后迁于成之阳,故曰成阳也。 #21#【索隐】音奔。 #22#【集解】徐广曰:“在中牟。” 【索隐】曲,丘禹反。遇,牛凶反。 【正义】曲,丘羽反。遇,牛恭反。司马彪《郡国志》云“中牟有曲遇聚”。按:中牟,郑州县也。 #23#【集解】张晏曰:“侯伯执珪以朝,位比之。”如淳曰:“《吕氏春秋》‘得伍员者位执珪’。古爵名。” #24#【正义】《括地志》云:“阳武故城在郑州阳武县东北十八里,汉阳武县城也。” #25#【索隐】《地理志》阳武、缑氏二县属河南。轘辕,道名,在缑氏南。 【正义】缑氏,洛州县也。《括地志》云:“轘辕故关在洛州缑氏县东南四十里。《十三州志》云轘辕道凡十二曲,是险道。” #26#【正义】津,济渡处。《括地志》云:“平阴故津在洛州洛阳县东北五十里。” #27#【集解】徐广曰:“尸在偃师。”孟康曰:“尸乡北。” 【正义】破赵贲军于尸乡之北也。《括地志》云:“尸乡亭在洛州偃师县,在洛州东南也。” #28#【集解】应劭曰:“今赭阳。” 【索隐】徐广云“阳城在南阳”,应劭云“今赭阳”。赭阳是南阳之县。 #29#【正义】陷南阳守于阳城郭东也。 #30#【正义】《括地志》云:“故武关在商州商洛县东九十里。蓝田关在雍州蓝田县东南九十里,即秦峣关也。” #31#【正义】雍州蓝田县在州东南八十里,因蓝田山为名。 【原文】項羽至,以沛公為漢王。漢王封參為建成侯。從至漢中#1#,遷為將軍。從還定三秦,初攻下辯、故道#2#、雍、斄#3#(1)。擊章平軍於好畤南#4#(2),破之,圍好畤,取壤鄉#5#。擊三秦軍壤東及高櫟#6#,破之。複圍章平,章平出好畤走。因擊趙賁、內史保軍,破之。東取鹹陽,更名曰新城#7#。參將兵守景陵#8#二十日,三秦使章平等攻參,參出擊,大破之,賜食邑於寧秦#9#。參以將軍引兵圍章邯於廢丘#10#。以中尉從漢王出臨晉關#11#。至河內,下脩武#12#,渡圍津#13#,東擊龍且、項他定陶,破之。東取碭、蕭、彭城#14#。擊項籍軍,漢軍大敗走。參以中尉圍取雍丘。王武反於外黃#15#,程處反於燕#16#,往擊,盡破之。柱天侯反於衍氏#17#,又進破取衍氏。擊羽嬰於昆陽,追至葉。還攻武強#18#,因至滎陽。參自漢中為將軍中尉,從#19#擊諸侯及項羽,敗,還至滎陽,凡二歲。 高祖二年,拜為假左丞相,入屯兵關中。月余,魏王豹反,以假左丞相別與韓信東攻魏將軍孫遫#20#軍東張#21#,大破之。因攻安邑,得魏將王襄。擊魏王於曲陽#22#,追至武垣#23#,生得魏王豹。取平陽#24#,得魏王母妻子,盡定魏地,凡五十二城。賜食邑平陽。因從韓信擊代相國夏說軍於鄔東#25#,大破之,斬夏說。韓信與故常山王張耳引兵下井陘,擊成安君,而令參還圍趙別將慼將軍於鄔城中。慼將軍出走,追斬之。乃引兵詣敖倉漢王之所。韓信已破趙,為相國,東擊齊。參以右丞相屬韓信,攻破齊曆下軍,遂取臨菑。還定濟北郡,攻著、漯陰(3)、平原、鬲、盧#26#。已而從韓信擊龍且軍於上假密#27#(4),大破之,斬龍且,虜其將軍周蘭。定齊,凡得七十余縣。得故齊王田廣、相田光、其守相許章及故齊膠東將軍田既。韓信為齊王,引兵詣陳,與漢王共破項羽,而參畱平齊未服者。 項籍已死,天下定,漢王為皇帝,韓信徙為楚王,齊為郡。參歸漢相印。高帝以長子肥為齊王,而以參為齊相國。以高祖六年賜爵列侯,與諸侯剖符,世世勿絕。食邑平陽萬六百三十戶,號曰平陽侯,除前所食邑。 以齊相國擊陳豨將張春軍,破之。黥布反,參以齊相國從悼惠王將兵車騎十二萬人,與高祖會擊黥布軍,大破之。南至蘄,還定竹邑、相、蕭、畱#28#。 參功:凡下二國,縣一百二十二;得王二人,相三人,將軍六人,大莫敖#29#、郡守、司馬、候、禦史各一人。 孝惠帝元年,除諸侯相國法,更以參為齊丞相。參之相齊,齊七十城。天下初定,悼惠王富於春秋,參盡召長老諸生(5),問所以安集百姓,如齊故俗。諸儒以百數,言人人殊,參未知所定。聞膠西有蓋公,善治黃老言,使人厚幣請之。既見蓋公,蓋公為言治道貴清靜而民自定,推此類具言之。參於是避正堂,舍蓋公焉。其治,要用黃老術,故相齊九年,齊國安集,大稱賢相。 惠帝二年,蕭何卒。參聞之,告舍人趣治行,“吾將入相”。居無何,使者果召參。參去,屬其後相曰:“以齊獄市為寄,慎勿擾也。”後相曰:“治無大於此者乎?”參曰:“不然。伕獄市者,所以並容也,今君擾之,奸人安所容也?吾是以先之#30#。” 參始微時,與蕭何善;及為將相,有郤。至何且死,所推賢唯參。參代何為漢相國,舉事無所變更,一遵蕭何約束。 擇郡國吏木詘於文辭(6),重厚長者,即召除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務聲名者,輒斥去之。日夜飲醇酒。卿大伕已下吏及賓客見參不事事#31#,來者皆欲有言。至者,參輒飲以醇酒,間之,欲有所言,複飲之,醉而後去,終莫得開說#32#,以為常。 相舍後園近吏舍,吏舍日飲歌呼。從吏惡之,無如之何,乃請參遊園中,聞吏醉歌呼,從吏幸相國召按之。乃反取酒張坐飲,亦歌呼與相應和。 參見人之有細過,專掩匿覆蓋之,府中無事。 參子窋#33#為中大伕(7)。惠帝怪相國不治事,以為“豈少朕與#34#”?乃謂窋曰:“若歸,試私從容問而父曰:‘高帝新棄群臣(8),帝富於春秋,君為相,日飲,無所請事,何以憂天下乎?’然無言吾告若也#35#。”窋既洗沐歸(9),閑侍,自從其所諫參。參怒,而笞窋二百,曰:“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噹言也。”至朝時,惠帝讓參曰:“與窋胡治乎#36#?乃者我使諫君也。”參免冠謝曰:“陛下自察聖武孰與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觀臣能孰與蕭何賢?”上曰:“君似不及也。”參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與蕭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參等守職,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君休矣!” 參為漢相國,出入三年。卒,諡懿侯。子窋代侯。百姓歌之曰:“蕭何為法,覯若畫一#37#(10)。曹參代之,守而勿失。載其清淨,民以寧一。” 平陽侯窋,高後時為禦史大伕。孝文帝立,免為侯。立二十九年卒,諡為靜侯。子奇代侯,立七年卒,諡為簡侯。子時代侯,時尚平陽公主,生子襄。時病癘,歸國。立二十三年卒,諡夷侯。子襄代侯。襄尚衛長公主,生子宗。立十六年卒,諡為共侯。子宗代侯。征和二年中,宗坐太子死,國除。 太史公曰:曹相國參攻城野戰之功所以能多若此者,以與淮陰侯俱。及信已滅,而列侯成功,唯獨參擅其名。參為漢相國,清靜,極言合道。然百姓離秦之酷後,參與休息無為,故天下俱稱其美矣。 【注】(1)斄﹤tái﹥ :古同“邰”,古县名, 秦置,在今中国陕西省武功县西南。(2)好畤﹤zhì﹥:古县名,位于今陕西乾县。(3)漯﹤tà﹥。(4)假密:即现在山东的高密。(5)长老:年纪大并且有德行的人。(6)木诎﹤qū﹥:不擅长,木讷,嘴笨。本义:言语钝拙。(7)窋﹤zhú﹥:(物在穴中)欲出的样子。空。参子窋为人名。(8)新弃群臣:指先帝刚去世不久。(9)洗沐:放假休息。(10)覯﹤gòu﹥若画一:公正严明。 【三家注】 #1#【正义】梁州本汉中郡。 #2#【索隐】《地理志》二县名,皆属武都。辩音皮苋反。 【正义】《括地志》云:“成州同谷县,本汉下辩道。”又云:“凤州两当县,本汉故道县,在州西五十里。” #3#【索隐】《地理志》二县名,属右扶风。斄音胎。 【正义】斄作“邰”,音贻。《括地志》云:“故雍县南七里。故斄城一名武功,县西南二十二里,古邰国也。” #4#【正义】《括地志》云:“好畤城在雍州好畤县东南十三里。” #5#【集解】文颖曰:“地名。” #6#【索隐】栎音历。按:文颖云“壤乡、高栎皆地名也”。然尽在右扶风,今其地阙也。 【正义】音历。皆村邑名。壤乡,今雍州武功县东南一十馀里高壤坊,是高栎近壤乡也。 #7#【索隐】按:《汉书》高帝元年咸阳名新城,武帝改名曰渭城。 #8#【集解】《汉书音义》曰:“县名也。” #9#【集解】苏林曰:“今华阴。” #10#【正义】周曰犬丘,秦更名废丘,汉更名槐里,今故城在雍州始平县东南十里。 #11#【正义】即蒲津关也,在临晋县。故言临晋关,今在同州也。 #12#【正义】今怀州获嘉县,古修武也。 #13#【正义】徐广曰:“东郡白马有围津。” 【索隐】顾氏按:《水经注》白马津有韦乡、韦津城。“围”与“韦”同,古今字变尔。 【正义】《括地志》云:“黎阳津一名白马津,在滑州白马县北三十里。帝王世纪云‘白马县南有韦城,故豕韦国也’。《续汉书·郡国志》云‘白马县有韦城’。” #14#【正义】徐州二县。 #15#【集解】徐广曰:“内黄县有黄泽。” #16#【集解】徐广曰:“东郡燕县。”骃案:《汉书音义》曰:“皆汉将”。 #17#【索隐】天柱侯不知其谁封。衍氏,魏邑。《地理志》云天柱在庐江潜县。 #18#【集解】瓒曰:“武强城在阳武。” 【正义】《括地志》云:“武强故城在郑州管城县东北三十一里。” #19#【索隐】才用反。 #20#【索隐】音速。 #21#【集解】徐广曰:“张者,地名。《功臣表》有张侯毛泽之。”骃按:苏林曰属河东。 【正义】《括地志》云:“张阳故城一名东张城,在蒲州虞乡县西北四十里。” #22#【正义】《括地志》云:“上曲阳,定州恒阳县是。下曲阳在定州鼓城县西五里。” #23#【集解】徐广曰:“河东有垣县。” 【正义】《括地志》云:“武垣县,今瀛州城是。《地理志》云武垣县属涿郡也。” #24#【正义】晋州城是。 #25#【集解】徐广曰:“邬县在太原。音乌古反。” 【索隐】《地理志》邬,太原县名。音乌古反。 #26#【索隐】《地理志》著县属济南,卢县属泰山,漯阴、平原、鬲三县属平原。漯音吐答反。 【正义】《括地志》云:“平原故城在德州平原县东南十里。故鬲城在德州安德县西北十五里。”卢县,今济州理县是也。 #27#【集解】文颖曰:“或以为高密。” 【索隐】《汉书》亦作“假密”。按:下定齐七十县,则上假密非高密,亦是齐地,今阙。 #28#【索隐】《地理志》蕲、竹邑、相、萧四县属沛。韦昭云“留今属彭城”,则汉初亦属沛也。 【正义】《括地志》云:“徐州符离县城,汉竹邑城也。李奇云‘今竹邑也’。故相城在符离县西北九十里。《舆地志》云‘宋共公自睢阳徙相子城,又还睢阳’。萧,徐州县,古萧叔国城也。故留城在徐州沛县东南五十里,张良所封。” #29#【集解】《汉书音义》曰:“楚之卿号。” #30#【集解】《汉书音义》曰:“夫狱市兼受善恶,若穷极,奸人无所容窜;奸人无所容窜,久且为乱。秦人极刑而天下畔,孝武峻法而狱繁,此其效也。老子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参欲以道化其本,不欲扰其末。” #31#【集解】如淳曰:“不事丞相之事。” #32#【集解】如淳曰:“开谓有所启白。” #33#【索隐】音张律反。 #34#【索隐】按:少者不足之词,故胡亥亦云“丞相岂少我哉”。盖帝以丞相岂不是嫌少于我哉。小颜以为“我年少”,非也。 #35#【索隐】谓惠帝语窋,无得言我告汝令谏汝父,当自云是己意也。 #36#【集解】如淳曰:“犹言用窋为治。” 【索隐】按:胡,何也,言语参“何为治窋”也。 #37#【集解】徐广曰:“顜音古项反,一音较。” 【索隐】觏,《汉书》作“讲”,故文颖云“讲,一作‘较’”。按:训直,又训明,言法明直若画一也。觏音讲,亦作“顜”。小颜云“讲,和也。画一,言其法整齐也”。 【索隱述贊】 曹參初起,為沛豪吏。始從中涓,先圍善置。執珪執帛,攻城略地。衍氏既誅,昆陽失位。北禽夏說,東討田溉。剖符定封,功無與二。市獄勿擾,清淨不事。尚主平陽,代享其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