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肩背疼痛-内针从阴引阳出奇效!

 景水观 2017-09-14

201795  南方医院门诊

一、基本情况

女,45岁,因面部脂溢性皮炎和眼周神经性皮炎面诊。就诊时皮肤瘙痒明显,即针右手止痒穴1针,瘙痒立即缓解。患者感觉挺神奇的,就问肩周炎能否治疗。

二、内针治疗

1、患者先诉肩部疼痛不适3年余,我让学生检查,明显不适是在背部正中线上,考虑是督脉经气不利,即让学生针百会穴1针,患者自觉好转。

2、又诉右肩部疼痛不适,头向左侧时,右颈部有牵拉感,让学生检查,考虑是手足太阳经经气不利及足少阳经气不利,学生先后针了左手养老穴、外关穴,患者自己缓解。留针10分钟后,仍有不适。

3、患者诉低头时颈背部疼痛明显,指压第25胸椎处有疼痛,仍从督脉考虑,微调百会针的方向后感觉减轻,遂在百会后1寸左右找到压痛点,进针,背痛明显减轻。第3胸椎处仍有明显压痛,想到了“阳病治阴”,督为阳,可治阴,即可在任脉上取穴治疗。原想在胸部进针,但黄帝内针严禁在胸部进针,但头部必要时候可以进行。也想到可以在手列缺上进针。但我想试试任脉上的承浆穴,此处也很安全,即向上斜刺1针,患者感觉好很多,再按压第3胸椎时,已无明显压痛。

4、患者仍诉右肩胛骨附近及肩井穴附近疼痛,按之压痛明显。考虑是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经气不利,想到“上病下治”,故先在左足太阳膀胱经踝关节昆仑穴开始往下找阿是穴,在京骨穴附近找到明显压痛点,即针1针,患者立即感觉肩部松了许多。再找足少阳阿是穴,在丘墟穴附近找到明显压痛点,再针1针,患者又觉肩部松了一些。再按压患者右肩,仍有压痛。分别在足太阳昆仑穴和足少阳悬钟穴各进1针。再问患者,右肩已无不适。


5、又留针一会,问患者,诉左肩井穴附近还有酸痛,按压疼痛明显。按照“左病治右”的原则。首先想到要在右脚取穴进针,但此时左脚还有4根针还在扎着,而《黄帝内针》主张不能同时扎两只手或两只脚。此时方法可以是先拨针,再在右脚取穴治疗,但我还想再留针久一些。怎么办?这时,我想到了“从阴引阳”,我想本应在右脚外侧足少阳胆经上的悬钟进针,那从阴引阳是不是可以在左腿悬钟穴相对的三阴交取穴来治疗呢?想到这,我就按了一下患者左足三阴交,患者诉有明显的酸痛。即针1针,患者立即感觉到左肩松了下来。再按左肩井穴时,已无明显酸痛。


三、疗效

从开始治疗到拨针,将近1小时,患者各种不适慢慢消失。拨针时,已无明显不适。


四、按语

1、最近几例肩周炎的患者治疗让我体验到“上病下治”的重要性。这几个患者我先图方便操作是在上肢取穴,有效果,但总有不干净利索的感觉,不能尽去疼痛,而换到下肢求同气时,效果明显好很多。

2、“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的应用让内针针法变化更加灵活,我想也是“阴阳倒换求”的理论依据。这个病人我用了两次从阴引阳。第一次是在任脉上取承浆穴来治疗督脉的病变。第二次是下肢的阴阳倒换求,用左下肢的三阴交穴(阴)替换了右下肢的悬钟穴(阳)。两次我都体验到效若浮鼓的神奇。据参加过面授学习的朋友说,杨老师的针法很灵活,其中很关键的地方就是“阴阳倒换求”,但在《黄帝内针》这本书中,只是简单在四总则中提到了,没有更多扩展。我想这个没有那么容易用简单几句话来讲明白,杨老师简单处理是不想让初学者太过迷茫,在其高阶的培训中可能会用一些案例来跟学员们分享。期待杨老师再出一门高阶的内针书籍。

3、用心去学习与体会《黄帝内针》书中每一句话的内涵和意义,在临床中不断总结与反思,是不断精进的不二法门。



关注赖医生个人公众号,第一时间收到我的分享!

脚扭伤的紧急自我处理方法|左足扭伤,疼痛3天,我用内针1次解决!

学两天,受益一生!9月23-24日火针培训班招生

一针止痒止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