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秋,是属于吃的季节。 熬过了苦夏,人们慢慢有了好胃口。 而此时,恰好也是收获的季节 京郊的玉米、稻谷、高粱等作物陆续收获; 大枣、核桃、白梨、柿子开始采摘, 各种农副产品也应时上市了。 老北京四合院里的市民们有了丰盛的吃食, 又该好好地贴秋膘了。 秋 果 子 在老舍先生的笔下,北平的秋是果子的天堂 苹果,梨,柿,枣,葡萄,都每样有若干种。 至于北平特产的小白梨与大白海棠, 恐怕就是乐园中的禁果吧, 连亚当与夏娃见了,也必滴下口水来! 秋日的北京街头,贩卖蔬果的小贩 已经辨不清哪一种香味更好闻, 哪一种颜色更好看了,微微的有些醉意! 虽说现在吃果子根本不稀奇 可反季节的大棚产物,终究不是那个味儿 最好吃的果子,大概长在自家院儿里。 还记得小时候四合院里有棵枣树 一入深秋,孩子们早早就惦记上了 放了学,一帮孩子分工合作摘枣 有人用长竹竿敲打着树枝, 滴溜圆的大红枣噼里啪啦落在地上, 有人在树下往簸箕、脸盆里拣枣儿 场面十分热闹,最后各家一起分枣儿。 摘下的枣子青里透红,一咬嘎嘣儿脆 那甜滋滋的味道贯穿了童年的快乐。 爆肚儿 老北京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要吃秋、有爆肚。 按“老北京”的说法,秋季脾胃容易不和, 而牛羊都是反刍动物,胃很发达, 所以吃爆肚是养胃的,真应了吃哪补哪的老话了。 爆肚儿又分牛肚和羊肚, 每种部位又有其各自的做法 一盘爆的脆脆的爆肚,蘸上小料送入口中 如果邻座的听您咀嚼声儿像是在嚼嫩黄瓜 那不用问了您已经是一位吃爆肚的老行家了。 几盘爆肚,间或再要一碗羊杂汤, 就着刚出炉的芝麻烧饼, 要是再就上两口二锅头喝,那叫一个美! 螃 蟹 每年的中秋前后是螃蟹最肥美的季节 老北京人的秋天,一直流传着持螯赏菊的传统。 过去京城吃的大多是以天津的胜芳螃蟹 和京东“高梁红大螃蟹”,小贩用席篓装着,沿街叫卖。 老百姓提着几串糟钱,买几只回去尝个鲜儿。 讲究人会到正阳楼去品尝螃蟹的美味。 正所谓:尖脐儿吃膏儿,圆脐儿吃黄儿! 五六钱一份的的螃蟹,尖脐圆脐各一只 个大肥美的螃蟹用紫苏蒸了,热气腾腾端上桌, 用专门的工具打开蟹壳,剪下蟹脚 钳、叉、刮、针轮番使用,取出金黄的蟹黄、 洁白的蟹膏、鲜嫩的蟹肉,一起放入蟹壳内, 再用小汤匙舀进蘸料一起送入口中。 品着鲜蟹,再喝上一口小酒,您就美去吧! 烤 肉 北京秋日有三烤,烤肉是必不可少的吃食 老北京人最爱吃的“炙子烤肉”, 乐趣不仅仅在于吃,还在于自己亲手烤制 夹起厚薄均匀的肉片,贴在“炙子”上小心翻烤。 肉烤出油花,发黄发焦,在炙子上再刷点油 心里默数几秒,用铁夹子把成卷的肉一拌, 趁着火候正好,把还在吱吱冒油的肉片夹到碗里, 配合着调好的酱汁收下肉的油腻, 这“炙子烤肉”吃到嘴里,才算是妥妥地贴上“秋膘”。 如果您不爱自己动手,下馆子也是好选择 提到老北京烤肉,头一份儿当属“南宛北季”, 季乃烤肉季,宛则是烤肉宛。 季氏的烤羊肉、宛氏的烤牛肉,各有各的立身之道, 却都是老北京人舌尖上不可少的珍馐。 烤 鸭 一入秋,老北京人讲究要“贴秋膘” 而鸭肉,就是秋日滋补的好物。 在中医理论中,鸭子长在水中,性寒味甘, 可大补虚劳、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 虽然是补,却是温补,正适合天干物燥的秋季。 北京,则讲究吃地道的“北京烤鸭” 鸭肉肥嫩,鸭皮酥脆,深受大家的喜爱。 而北京烤鸭也有流派之分, 便宜坊为首的焖炉烤鸭和全聚德为首的挂炉烤鸭, 已成为北京烤鸭著名的两大流派,各有千秋。 吃时手托着薄饼,筷子挑一点甜面酱抹在饼上, 酱身上轻轻覆盖几片鸭肉、几片鸭皮 夹上几缕葱丝、瓜条,卷起来往嘴里一送 香、酥、脆,滋味儿怎一个美味了得.... 或者将刚出炉的烤鸭皮,趁热蘸上白糖, 送入口中,是入口即化,真真的是“一口酥” 吃 豆 儿 八九月份以后,郊区种植的豆角该拉秧了。 芸豆、花生、豌豆、毛豆.... 大伙儿将买回的鲜豆子放进锅里 放入花椒、大料、食盐等调料煮成五香豆 吃起来绵润爽口,味道十分鲜美。 若用新鲜花生豆放上作料煮成五香花生米, 那可是一道鲜嫩可口的下酒小菜了。 烤 白 薯 如果说烤鸭和烤肉是富贵人家的吃食 那么烤白薯就真是平民的嚼谷了 那时卖烤白薯的,用铁皮做个大圆筒, 在里面涂抹着泥,又在周围安装上一个二层的烤架, 中间升上炭火,烤熟了,那香味能够飘出很远。 卖烤白薯的主儿吆喝着“烤白薯,热乎的……” 软绵绵热腾腾的的烤白薯,剥开皮儿, 瓤烤的焦黄像搅着蜂蜜,吃到嘴里,又热乎,又香, 这是当时孩子最爱吃的美食。 民国徐霞村的《北平的巷头小吃》, 用“肥、透、甜”三个字来形容它 真是一点不假! 糖炒栗子 北京的秋日正是吃糖炒栗子的好时候 秋日街头那一筐筐,刚出锅的“糖炒栗子” 深褐油亮,冒着热气,飘着异香。 咬开一个,露出金黄色的果仁, 吃到嘴里,口感绵软,味道香甜。 难怪古人称糖炒栗子为“灌香糖”! 再过些天就正是吃糖炒栗子的季节, 但有一点您得留神,糖炒栗子不宜多吃 肠胃不好、经常便秘的人、糖尿病病人不宜食用。 此外,上火严重的人也要尽量少吃栗子。 面 条 儿 老北京人吃面条儿是不分季节的。 秋高气爽,季节更替的时候脾胃较弱, 这时候人们就爱做点易消化的面条儿吃。 浇头花样儿也多,炸酱面、汆儿面、打卤面... 总之一定是锅挑儿! 随便一个打卤面,都是丰富的料: 木耳,蘑菇,五花肉切薄片, 配上干黄花,最后再甩上一个鸡蛋花。 嘿!就俩字“地道”! 在气候还逐渐转凉的秋季, 中午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面条, 饭后喝上一碗面汤,“原汤克原食”, 既便于消化,又不至于吃的太饱。 既舒坦了胃,也舒坦了身心。 秋天,是属于吃货的季节 在过足嘴瘾的同时,也千万莫要贪食 更要荤素搭配,合理饮食 毕竟秋天是干燥的季节 老北京有句俗语您得记好了 “鱼生火、肉生痰,窝头白菜保平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