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姓氏联典·余

 风舞三湘 2017-09-14

姓 氏 联 典

系承由余;
望出新安。

  • 春秋晋人由余,秦奉为上卿。子孙分别以“由”、“余”为姓

器征台辅;
胆落豪踪。

  • 上联:宋朝政和进士余尧弼,官佥枢密院参知政事。不尚威严,人皆化其德。 下联:宋代进士余端礼,字处恭,龙洲人。孝宗时累官吏部侍郎,光宗召拜吏部尚书,擢同知枢密院事。宁宗立,进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卒谥忠肃

学尊孟子;
清并林逋。

  • 上联:宋代学者余允文,字隐之,建安人。读书精研正学,尝作《尊孟辨》三十余条。 下联:宋代工部尚书余靖,字安道,曲江人。天圣初登第,曾三使契丹,习外国语。为帅十年,不载海南一物。广州有八贤堂,靖居其一。有《武溪集》

学尊孟子;
清并和靖。

  • 同上

名高四谏;
道就单车。

  • 上联:余靖仁宗景祐年间因上书反对贬谪范仲淹,与尹洙、欧阳修同被贬,从此知名,与欧阳修、王素、蔡襄并称“四谏”。 下联:南宋安溪人余克济,字叔济,庆元年间进士,由侯官尉升任梅州知州。当时境内有盗,有人劝他慢行缓去,他说:“乘他们还没有集而优势,正可以及时灭掉。”于是单车上路,盗也退去

八贤望重;
四谏名家。

  • 全联指余靖

灵鼍负阁;
钓鱼列屯。

  • 上联:相传余端礼幼时曾遇大水,与乡邻同处一阁,阁将沉时,有物如鼍来负此阁,众人得救。 下联:南宋大臣余玠,字义夫,蕲州人,寒士出身,曾参加淮东制置使赵葵幕府抗击蒙古军,继而升副使。淳祐初年被理宗召见,建议不可轻视武将,愿以收复全蜀为己任,被授予四川安抚处置使,立足重庆,整顿吏治,招纳贤士,筑合州、钓鱼等城,增强防备,曾击退蒙古军

尊孟家声远;
秦卿世泽长。

  • 余姓“尊孟堂”祠联

兄弟睦,家之肥;
子孙贤,族乃大。

  • 清代三防主簿余应松自题联

劝子勿为官所腐;
知君欲以诗相磨。

  • 清代两江总督梁章钜赠余应松联

尧臣荣列十才子;
开龙合称三名家。

  • 上联:明代新郑丞余尧臣,字唐卿,永嘉人。元末寓居吴中,与高启、王竹等称十才子。 下联:清代京剧名演员余三胜,名开龙,字起云,罗田人。道光时到北京演唱、隶春台班,对老生唱腔颇多创造。与程长庚、张二奎齐名

蓉裳图文号双绝;
武贞进士居第一。

  • 上联:清代著名诗画家余集,字秋室,号蓉裳,钱塘人。乾隆进士。与邵晋涵等荐修《四库全书》,授翰林院编修。工诗书画,画《杨妃出浴图》,上有翁方纲题字,时称双绝。 下联:明代兵部尚书余煌,字武贞,会稽人。天启中为进士第一

谏草流香,当记曲江遗泽;
长茅发迹,敢忘宋代传声。

  • 江西武宁石渡乡余氏宗祠联。上联:余靖,曲江人,以直谏著名。 下联:“长茅”,地名,处于修水、武宁两县间

琴操七弦,流水高山,自有知音良友;
疏宗十渐,忠言谠论,克倾纳谏明君。

  • 上联:周代余伯牙善鼓琴,与钟子期善。子期死,伯牙不复鼓琴,痛世无知音。 下联:明代御史余珊,桐城人。居官有威惠,士民德之

起源:

  起源主要有四:①出自春秋时秦由余之后,以祖名为氏。据《风俗通》所载,春秋时秦国有臣医名由余,祖先为晋人,避乱于西戎。本来在西戎为官,后奉命出使秦国,留在秦国为臣。他为穆公谋划征伐西戎,使秦国成为西方霸主。其后代子孙以其名字为姓,有的姓由,有的姓余,同出一宗。②出自赤狄族,隗姓之后。《国语》载,“潞、洛、泉、余、满五姓,皆赤狄隗姓。”③出自姒姓,为夏禹小儿子姒罕,封姓为余氏。据《姓考》所载,相传夏禹之后有余氏。大禹生有三子,大儿子启,姓姒,小儿子叫罕,封姓为余,其后代相传为余氏。禹妻是绍兴涂山之女,禹封小儿子姓余,有纪念妻子之意。③出自改姓或少数民族。如云南镇雄余姓,为铁木复姓所改,乃元太祖成吉思汗后代,出自铁穆氏宰相之家;傈僳族以鱼为图腾的挖饶时氏族,汉姓为余;羌族余约志房名,后改为余;四川、甘肃一带白马藏族之严茹氏、热则氏、陪茹氏等汉姓为余;锡伯族余木尔其氏汉姓为余;苗、彝、布依、满、土家、白、保安、羌等民族均有余姓。
  始祖:由余。

迁徙:

余姓始祖——由余  春秋时的秦国,建都于雍(今陕西风翔东南),占有今陕西中部和甘肃东南端,由余的后裔在春秋时应繁衍于这一带。秦汉以后,余姓族人东迁,一支迁入陕州(今河南三门峡陕县);一支迁居江南,主要繁衍于今安徽。在我国的北方和南方,余姓的后人基本上是同时不断地繁衍滋长,但北方较南方发展态势要弱得多。魏晋南北朝时,余姓已成为新安郡一带望族。此际,北方战火连绵,社会动荡不安,中原士族开始第一次大举南迁,余姓大族所处之地正当其冲,故其南迁也就不可避免。其中有一部余姓族人继续南迁,进入湖北、湖南等地。南朝宋有余齐民,晋陵(今江苏常州)人,以孝行著称,为唐代以前唯一见诸史册之余姓人物。唐代以后,余姓才得以迅速繁衍壮大起来,并逐渐在东南部一带形成两处望族。唐初,陈元光父子入闽开漳,有余姓将佐随往并落籍福建。唐末,有建阳(今属福建)人余镐在黄巢攻陷建州时,避居莆田,后耕隐壶山以终;还有余渊海因避黄巢兵,自福建同安北迁邵武,于唐僖宗光启年间再转入韶州曲江县(今属广东)武溪,是为余姓入粤始祖。此后不久余渊海次子余咸徙居湖南长沙,三子余衮迁居浙江杭州,长子余从留居当地。其三子后裔又有迁江西之奉新、临川、广东省之五华、梅州、大埔、平远、海丰等地者。到了宋代,余姓基本上遍布全国,而且人才济济。明洪武年间,余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陕西、甘肃、河南、山东、江苏、浙江、河北、安徽等地。明清之际,余姓不仅遍及江南各地,而且北方之余姓也得以繁衍发展。清代,有余姓自福建省迁至台湾,此后又有移居海外者。如今,余姓分布广泛,尤以四川、广东、江西、云南、河南、湖北、安徽等省为多。目前余姓人口列全中国第五十一位。

郡望:

  新安郡 晋太康元年(208)改新都郡置,治所在始新(今淳安西)。相当今浙江淳安以西,安徽新安江流域、祁门等地。
  下邳郡 东汉永平十五年(72)改临淮郡置国,治所在下邳(今江苏雎宁西北),辖地北至江苏新沂、邳县,南至安徽嘉山,东至江苏涟水、淮安和靖江。南宋时改为郡。
  吴兴郡 三国吴宝鼎元年(266)置,治所在乌程(今浙江吴兴南),相当于今浙江临安、余杭、德清一线西北,兼有江苏宜兴等地。

堂号:

  清严堂 宋代余元一,是朱熹最喜欢的门人,最讲仁义理智信五伦,号“清严”。
  忠惠堂 宋时余天锡是宰相史弥远的家庭教师。沂王无后,命天锡在王族里找一个比较有贤德的幼儿作儿子。天锡给他找来了贵庄,就是后来的宋理宗。理宗即位,封天锡为奉化郡公,死后谥“忠惠”。
  八贤堂 北宋仁宗时余靖,曲江(今属广东)人,官至工部尚书。他以敢直言著称。仁宗天圣年间,与欧阳修、王素、蔡襄并称“四谏”。范仲淹被贬时,朝野百官不敢吭声,惟有他出来为范仲淹主持公道,结果一同被贬。后任右正言,多次上书建议严赏罚,节开支,反对多给西夏岁币。他又曾三次出使辽国,因用契丹语做诗被劾。不久又被起用,加集贤院学士,官至工部尚书,著有《五溪集》。后来,广州设有一座“八贤堂”,余靖即为“八贤”之一。
  其它堂号:①郡望堂号:新安、下邳、吴兴、高阳、武溪。②自立堂号:尊孟、敬义、敦睦、亲睦、敦本、四谏、风采、绍贤、永言、丰乐、端本、维新、锦乐、致和、明德、雍肃、笃亲、宝善等。

字辈:

  某支余氏字辈:大继日承志,存心自广长,光绍怀祖德,世显庆家昌,毓士咸名贵,培才作善良,鸿猷恒炳耀,永远瑞书香。
  安徽六合余氏字行:隆庆康贤,培宽振泰,信寿品宁。
  碧潭余氏派语:琛下木瓜志仲派:修齐启平治,立志效忠良,积善天加庆,登庸永显扬。琛下木瓜以仲派:仁义礼智信,公卿士大夫,文章崇孔孟,光启述先谟。琛下碧潭派:宗祖文明远,诗书正象贤,圣朝资辅翊,荣贵永钦传。琛下虹桥派:得胜回朝日,功成可远扬,新安存志大,善庆自天长。伦下后山白土上源派:嘉士兆起,维国祯良,丕显必成,发育攸光,弘道在主,可以全昌,地亨广大,永誉斯芳。权下让公木公派:世大兴发祥,永远启文明,才华光上国,福禄自天申。
  新安堂余氏派语:宗祖文明远,泽归光绪长,珍傅家必达,利用国之光,自冀基承训,当星耀发祥,尊荣洵久大,蔚起允隆昌。
  木瓜余氏宗谱派语:庚参改甲子原派:有德自扬,奕世光昌,盈于南国,祥兆临邦,崇儒守道,孝友文章,绍承先代,允宜灵长。光绪丙子参改嘉庆甲子原派:治本家修定,贤从德教成,传经昭盛典,学道振先声,忠孝诒模永,诗书启绪宏,济时崇大业,显达庆升平。
  湖南平江余氏派语:奕世魁元定,荣华耀国光,多文崇美富,积善兆嘉祥,道学宗传广,谦恭益受长,克生忠孝士,景运庆明良。

名人:

  余靖(1000-1064),北宋大臣。字安道,本名希古。宋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天圣进士,历集贤校理、知制诰、知桂州兼经制广南西路贼盗等,官至工部尚书、知广州。卒,赠刑部尚书,谥襄。敬言直谏,参与平定侬智高之乱,有政绩。反对祥瑞说,认为:“国之兴也在乎德,不在乎瑞;国之亡也在乎乱,不在乎妖。”善诗文。著有《武溪集》。
  余玠(?-1253),南宋将领。字义夫,号樵隐。蕲州广济(属湖北)人。初投淮东制置使赵葵幕下,与蒙古军作战,以功补进义副尉。淳祐元年(1241),玠率部援安丰,擢淮东制置副使。见理宗,自许恢复全蜀,旋授兵部侍郎、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重庆府兼四川总领兼夔路转运使。革除弊政,遴选官吏,置馆招贤,有功重赏,筑青居等十余城,屯兵储粮,增强守备,抗击蒙古军。宝祐元年(1253),闻有召命,暴卒。
  余阙(1302-1357),元末将领。字廷心,一字天心,唐兀人。元统进士,授泗州同知,“为政严明,宿吏皆惮之”。旋转中书刑部主事,“以不阿权贵弃官归”(《元史》)。复召为翰林修撰,与修辽、金、宋三史。至正十七年(1357),拜淮南行省左丞。红巾军攻安庆,城破自杀。“为文有气魄,能达其所欲言。”著有《青阳集》。
  余象斗,明通俗小说编著者和刊行者。福建建安(今建瓯)人,字仰止,号三台山人。闽南书商,家藏珍本,从中精选,编印《南游记》、《北游记》、《列国志传》、《全汉志传》、《三国志传评林》、《东西晋演义》、《大宋中兴岳王传》等。
  余怀(1616-?),明末清初文学家。福建莆田人,字澹心,一字无怀,号曼翁,又号曼持老人。侨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晚年隐居苏州。工诗文,擅写戏曲评论,为王士禛、吴伟业等所推重。与杜濬、白梦鼐齐名,时称“余杜白”。性嗜砚,藏砚甚多。著有《味外轩文稿》、《研山堂集》、《板桥杂记》、《东山谈苑》、《宫闺小名后录》、《秋雪词》等。
  余三胜(1805-1866),清京剧演员。名开龙,字起云。罗田人。幼学汉剧。道光年间由湖北到北京,在春台班演老生。因演技高超,清廷授以四品供奉衔。擅长昆曲,是当时“昆乱不挡”的名角。是把汉调,昆曲、徽调融合于京剧的奠基人之一。对老生的唱腔和表演,颇有创树。
  其他余姓名人有北宋权臣余深;南宋大臣余端礼;清戏曲作家余治,画家余集、余重谟、余昂霄等。近当代余姓名人有政治家余秋里,物理学家余瑞璜,天文学家余青松,古典文学专家余冠英,目录学家余嘉锡,台湾诗人余光中,油画家余本,京剧演员余叔岩,汉剧演员余洪元等。


 整理制作:恶人谷珠楼  转贴请注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