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喝酒没有猜拳,那用啥助兴?

 方竹云天图书馆 2017-09-14

《红楼梦》中不仅展示了非常多的饮食文化,还描写了不少饮酒场面,一群姑娘们聚在一起,行酒令确实是非常不错的娱乐方式。《红楼梦》中描写酒令也同样不少,譬如:传花、猜谜、拍七、占花名、筹令等等。虽然夹馍君不喝酒,但是夹馍君还是想来跟小伙伴们探讨一下这历史上的行酒令。

自古,酒就是宴会上的必备之物。酒席之上,为了烘托气氛,酒令发挥了重大作用。酒令并不仅仅是划拳等喊声震天的助酒方式,还是酒与文化的相互融合。

“令”之一字,《说文解字》解曰:“发号也”,段玉裁注之曰:“引申为律令”。因此,酒令的意思就是饮酒是应该遵守的规范。“酒令”又名“觞政”,最早见于刘向的《说苑》一书:“魏文侯与大夫饮酒,使公乘不仁为觞政曰:‘饮不釂(音教)者浮以大白。’文侯饮而不尽釂,公乘不仁举曰浮君……”此外,“酒令”一词,还被成为“酒戏”。

“酒令”出现伊始,并不是如同后来一般具有助兴取乐的性质。恰恰相反,“酒令”的出现是为了限制人们饮酒。相传大禹认为酒会使人心智迷乱不清醒,并认为“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进而下令禁酒。商纣王亡国,似乎真的证实了大禹的预言。周建国之后,引以为戒,以礼限酒,还设立“觞政”进行监督。根据《诗经》的记载:“既立之监,或佐之史”。这里的酒监、酒史,原本只是酒席上的辅助者,后来逐渐演变为监督者,对宴会人饮酒进行必要的约束。虽然,酒令出现伊始,是为了起到限制饮酒的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酒令的发展逐渐具有助酒的性质,但“令”就是“令”,是大家都要遵守的规定,也只有规定了游戏规则,有输有赢,才能玩的尽兴。在《红楼梦》第四十回中,鸳鸯吃了一盅酒后,笑着说:“酒令大如军令,不论尊卑,唯我是主,违了我的话,是要受罚的”。这就是说明,人们都遵守酒令。

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农业并不发达,粮食产量也不高,所以,大都限制酿酒。酒,一般用于祭祀,王公贵族也能喝到,但普通的平民百姓就很难喝到酒。先秦时期,圣人以乡射礼教化百姓。从乡射礼衍生出了“投壶”等游戏,并被引用到宴会上。

《左传·昭公十二年》:“晋侯以齐侯宴,中行穆子相投壶。”明代学者汪褆曰:“投壶,射礼之细也。燕而射,乐宾也。庭除之间,或不能弧矢之张也,故易之一投壶,是故投壶,射类也。”这表明了,燕饮过程中的投壶是以娱乐为目的的。投壶,可以说是比较早的酒令形式了。

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百姓有饮酒机会,也能够投壶娱乐。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记载了战国时期民间饮酒投壶的情境:“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相引为曹,握手无罚,目眙(音赤)不禁,前有堕珥,后有遗簪,髡(音昆)窃乐此,饮可八斗而醉二参”。男女混坐,饮酒投壶,愉悦自得。

河北平山县三汲战国中山王墓出土犀足筒形铜投壶

汉代

西汉时期,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以恢复生产。但此时仍然处于生产恢复期,粮食产量依然有限,故而实行限酒的政策,禁止无故群饮酒,只有在重大节日和皇家喜庆时方可饮酒。直至,经济重新繁荣,酒令才有重新恢复轻松的氛围。甚至,郭舍人还革新了投壶的游戏规则。东汉时的贾逵曾著《酒令》一书,但早已失传。

汉代绿釉陶投壶 河南博物院藏

魏晋时期

魏晋时期,士人努力摆脱礼教的束缚,追求自由甚至有些狂放不羁的。饮酒作乐,成为士人释放自己的一种重要方式,酒令的娱乐色彩也更加的浓重。其中最著名的当数“曲水流觞”,每年的三月初三,人们相聚在溪水旁,斟满酒杯,并把酒杯放到溪水上,任其漂流。酒杯漂流在谁的面前,谁就要举杯饮尽,还要即兴赋诗。否则就要罚酒三杯。实际上,这也是一种酒令。

《曲水流觞图》

唐代

及至唐代,生产力极大发展,酿酒技术也大大提高,对酒的消费也更多。酒令渐趋成熟。后世的很多酒令,都能在此找到发展的源头。唐代是酒令的发展成熟时期,出现了一大批酒令作品,譬如:皇甫松的《醉乡日月》,但其他的著作均已亡佚。

唐代墓室壁画《野宴图》

唐代时期,以行酒令劝酒是非常普遍的。宴会上的酒是必不可少的,无酒不成席、无令不成欢,酒令的普及还催生了一种新的职业——酒伎,唐朝时,又被称作“绮席”的她们从小就被培养诗词歌赋和跳舞等,擅长宴会上的酒令应酬。唐朝之前,已经时兴歌舞助酒,《宋书·乐志一》有记载曰:“魏晋以来,尤重以舞相属。所属者代起舞,犹若饮酒以杯相属也。”唐朝时期,这种风气更加盛行,甚至,形成了新的酒令游戏——“抛打令”。行抛打令时,需要用一个彩球在宾客之间抛来抛去,宾客们则需要伴随着乐曲的节奏作出相应的舞蹈动作,身体还不能被彩球投中,否则就要罚酒一杯,也不能被飘带碰到,否则要罚酒半杯。白居易《醉后赠人》诗云:“香球趁拍回环匼,花盖抛巡取次飞。自入春来未同醉,那能夜去独先归。”这种场景就是行抛打令助兴的情形。皇甫松在《抛球乐》中也描绘了游戏的热闹画面:“红拨一声飘,轻球坠越绡,坠越销。带翻金孔雀,香满绣蜂腰。少少抛分数,花枝正萦绕。”宴席上,觥筹交错,轻歌曼舞,喧哗笑闹,极尽欢愉。但是,如果是送别亲友的宴会上,行抛打令时不用彩球而要用柳条代替,并以离别之曲作为伴奏。白居易《莫走柳条辞送别》一诗中写道:“南陌伤心别,东风满把春。莫欺杨柳弱,劝酒胜于人。”行令时,柳条在宾客中传递,当伴奏停下时,柳条落在谁手中,谁就要饮酒。这就是我们现在的击鼓传花游戏。这样的游戏没有过多的限制,老少咸宜,备受大家喜爱。

唐代 论语玉烛龟形酒筹筒

宋代

宋代,酿酒业十分发达,酿酒作坊之多,超越前代。当时,社会上的饮酒之风亦盛行非常,每有宴饮,必定行令佐酒。宋代的酒令比较通俗温雅,文人大多以赋诗对句,猜谜组字为酒令;而民间则多以掷骰、猜枚为酒令的。欧阳修,还创造了一种新的简易酒令——九射格。宋元的酒令著作不多,比较有影响的一部是曹绍《安雅堂觥律》。

明清时期

到了明清时期,市民文化进一步繁荣,市民文化愈加具有追求世俗享乐的特点,此时的宴饮之风更加盛行,酒令也越来越大众化,种类也越来越丰富多彩,甚至出现了贩卖酒令用具的商贩。酒牌兴起,酒牌简单灵活,娱乐性强,也便于多人参与。酒牌多用纸制,比现在的纸牌长,内容以历史人物为主。明代黎遂球的《桐谐副墨》就明确的概括了酒牌游戏的特点:

“凡牌之用,有数适焉。

大可一寸,高倍出之,厚皆盈指,便易挟以游,一也;

灵活可思,二也;

无弹琴坐隐之烦,三也;

可容至四人,以作酒政,多至十人而赢,四也;

可以聚谈不厌,五也;

附以韵语,分而赋诗,六也。”

尤其清朝时期,酒令专注大量出现。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俞敦培的《酒令丛钞》,此书可以说是酒令研究的集大成者。俞敦培在此书中,对酒令划分为古令、雅令、通令、筹令四类:明代之前的酒令统称为“古令”,譬如投壶、礼饮、射覆令、骰子令、拆字令等,共有五十四种。“引据经典分韵联吟”的为“雅令”,如四书数目令、四书贯人名令、词牌令、花鸟同名令等,共五十种。“俗不伤雅,不费思索”的称为“通令”,如状元游街令、拳令、说笑话等,共八十八种。筹令的类别最多,共有一百四十三种。

酒牌

《红楼梦》中的拆字令场景

酒令的作用在于佐酒助兴,不仅仅是游戏与酒的结合,还是酒与文化的结合。起到调节宾主间饮酒数量、节奏和酒席间氛围的作用,使宾客尽情的享受宴席中的乐趣,增加宴会的欢乐气氛。酒令流传至今,对现在的酒桌文化有极大的影响,甚至成为我国酒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夹馍君要去研究研究了,或许下次就能技压群芳呢?

” 

微博@礼乐嘉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