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红 豇豆红是铜红高温釉中的一种,为清代康熙晚期出现的铜红釉品种。因其色调淡雅宜人,以不均匀的粉红色、犹如红豇豆一般、造型轻灵秀美而得名。 又因其浅红娇艳似小孩脸蛋、如三月桃花,又被人称为'娃娃脸'、'桃花片'、'美人醉'。 色调再浅些被称为'娃娃面'或'桃花片',虽不如深者美艳但却有幽雅娇嫩之态。下品者,或色调更浅,或晦暗浑浊,名为'乳鼠皮'或'榆树皮'。 至于器身呈灰黑不匀的'驴肝、马肺'色,与器下部呈黑釉焦泡的一类,则为最次品。豇豆红无大器,常见为文房用具,如太白尊(水盂)、石榴尊、菊瓣瓶、柳叶瓶、洗、印盒等。 豇豆红颜色出处,源于豇豆的本来色彩。 豇豆红是康熙晚期出现的红釉品种。相比名动于世的康熙郎窑红,豇豆红釉质稍微莹润淡雅一些,玻璃质感没有那么强。 常见的器形有八种,俗称八大码,分别为:柳叶瓶、莱菔瓶、蟠龙瓶、菊瓣瓶、太白尊、镗锣洗、印泥盒和苹果尊。 题图为很多年前徐展堂先生的一套“八大码”,当年拿到香港苏富比,轰动一时。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市面上再也没有出现一套类似的、完整的“八大码”。 豇豆红其实不止这八种器形,其它的如杯盘等也能见到。但是我们一般只提这八种,因为它们是古代对艺术追求的经典之作。灵动秀美的器形,配上柔和莹润的红釉,这样的视觉冲击力,虽然时隔数百年,依然能感受的到。 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分别看看这八大件藏品。 【柳叶瓶】 【莱菔瓶】 【蟠龙瓶】 【菊瓣瓶】 【太白尊】 【镗锣洗】 【印泥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