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豇豆红釉——此类藏品可遇不可求——烧成难度大

 侯泊江 2017-08-07

豇豆红釉质都很匀净细腻,含有粉质。红釉中往往散缀有因烧制时氧化还原不同形成的天然绿色苔点。釉色有上下高低之分。上乘者,名为“大红袍”或“正红”,釉色明快鲜艳,通体色,洁净无瑕。居中者,釉如豇豆皮,含有深浅不一的斑点,甚是柔和悦目。有的器身或口沿露出“缺陷美”的绿斑苔点,今称作“美人醉”或“美人霁”。[1]

豇豆红釉——此类藏品可遇不可求——烧成难度大

色调再浅些被称为“娃娃面”或“桃花片”,虽不如深者美艳但却有幽雅娇嫩之态。下品者,或色调更浅,或晦暗浑浊,名为“乳鼠皮”或“榆树皮”。至于器身呈灰黑不匀的“驴肝、马肺”色,与器下部呈黑釉焦泡的一类,则为最次品。豇豆红无大器,常见为文房用具,如太白尊(水盂)、石榴尊、菊瓣瓶、柳叶瓶、洗、印盒等。

豇豆红颜色出处,源于豇豆的本来色彩。

豇豆红釉——此类藏品可遇不可求——烧成难度大

豇豆红的烧成难度大,制作时间短,所以传世数量极少,历来是收藏家搜猎的目标。天津博物馆收藏了一件康熙豇豆红釉太白尊,其釉色红绿相间,呈现出桃花春浓般的奇趣,正如清人洪北江诗誉:“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

传世的豇豆红以小件居多,如印盒、尊、柳叶瓶、菊瓣瓶等,其器底都有“大清康熙年制”三行六字楷书官窑款,主要是康熙宫廷所用的文房用具。雍正时虽有少量烧制,但釉色灰暗。雍正后已很难见到了。

豇豆红釉——此类藏品可遇不可求——烧成难度大

由于康熙豇豆红的真品比较稀少,当年都是御用之物。而且很多真品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流失海外,国内除了在博物馆外也基本也只有在大拍卖场才能看到。而且豇豆红釉色变化多端,虽然很多人都知道豇豆红有多种等级:大红袍,美人醉,桃花片,乳鼠皮,驴肝肺等。但由于豇豆红釉色变化多端,因此很多著作在描述豇豆红时也常以偏概全,比如你如果用大红袍的特征去看美人醉就会失之偏颇,因此很多人对豇豆红都只有模糊的概念。

其实只要你接触过真品,康熙豇豆红的鉴定难度并不大,这因为:

当年制作时都有固定的器型,对尺寸器型都有严格的要求。好比太白尊,真品挺拔优美的器型就极少见成功的仿品。而且尺寸均差别极小,好比太白尊的直径我查了记录几乎都在12.5-12.8公分之间。而且康熙豇豆红的器型只有固定的八,九种(俗称八大码),凡在这些器型之外的都可以排除是康熙豇豆红。

豇豆红釉——此类藏品可遇不可求——烧成难度大

釉色特殊:豇豆红虽然釉色变化多端(有关豇豆红的等级:大红袍,美人醉等等网上文章很多,这里就不重复了),基本上没有两个豇豆红瓷器釉色会完全一样。但它们都有瓷胎结合紧密,给你一种特别亮透坚挺的感觉。而且豇豆红里釉的变化无论是红斑,绿斑还是黑点均是自然产生的给你一种十分自然的感觉,和人工特意做出来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只要看过真品的均能对仿品一眼洞穿。标准的豇豆红釉本身应该显现给人一种以粉红色为底色但有不同色调且有斑驳感的复杂釉色。

豇豆红釉——此类藏品可遇不可求——烧成难度大

豇豆红釉是釉下高温铜红釉的一种,因此常易和祭红,郎窑红甚至钧红釉混淆。但豇豆红在施釉工艺上是用吹釉的方法施在两层透明釉之间,因此和祭红,郎窑红及钧红釉均有很多本质上的不同:

1.豇豆红,标准的豇豆红釉本身应该显现给人一种以粉红色为底色但有不同色调且有斑驳感的复杂釉色,垂釉不明显,不开片。

2.祭红一般比其它铜红釉要均匀,不垂釉不开片

3.郎窑红,垂釉明显,全器开片,无窑变。

4.钧红,垂釉明显,也有明显开片现象。有窑变特征。

底胎:康熙的糯米胎也是仿品无法企及的。有关康熙糯米胎的详细讨论可以在不少雅昌帖子里找到就不在本文重复了。

款: 康熙官窑款很有特色,字体书法有力,青花发色沉稳。这也不在本文范围之内就不讨论了。

自然的老气:康熙至今已300余年,真品釉面均会给你宝光晶莹的感觉。

想要了解更多请关注头条号!!!

豇豆红釉——此类藏品可遇不可求——烧成难度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