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天学点文物小知识-红釉瓷器

 昵称7563359 2018-03-21

红釉鲜红釉(铜红)瓷器的烧成始于元朝,由于烧成难度大,所以传世较少。永乐时期已能比较成功地烧出鲜红釉器,它们多数釉面匀净,鲜艳莹润,色红如鸡血,基本没有红中泛黑的现象。宣德红釉有“宝石红”之称,它与永乐红釉的最大区别在于胎釉都较厚,釉中含较多的气泡。器口红釉垂流,露出白边,称“灯草边”。宣德以后,鲜红釉器物产量很小,嘉靖二年规定:“江西烧造瓷器,内鲜红改为深矾红。”矾红即铁红,呈色不如铜红鲜艳,有时会烧成褐红或枣红色,釉面缺乏光泽。

清朝康熙时期恢复了铜红釉瓷器的生产,康熙红釉分郎窑红、祭红和豇豆红三种。郎窑红传说是郎廷极在景德镇督陶期间烧成的,仿永宣鲜红釉。其特点是红色浓艳透亮,釉面常带有细小开片,釉色很象鲜牛血的颜色,所以也称牛血红。郎窑红器型不多,主要是瓶类,它们有一个特征叫“脱口垂足郎不流”,即在烧成过程中釉面垂流,口沿处露出灯草边,越往下积釉越厚,但郎窑红器底足经过铉削,足微外撇,所以流釉不过足,器物底内多呈苹果绿色或米黄色,俗称“米汤底”。郎窑红声誉很高,清末到民国时期多有仿制,但仿品常有流釉现象,有时口沿以外部分也露出白釉,而且釉面过分光亮,器型大多不如康熙时期古拙。

康熙祭红的呈色比较深沉,不象郎窑红那样鲜亮,釉面乳浊不透明,呈色均匀,釉面有桔皮纹。雍正乾隆官窑祭红烧造的也很多,民窑也有不少生产,但能得出纯正红色者并不多见。

康熙豇豆红色调淡雅,有时还伴有绿色苔点,象豇豆的颜色,故有此称。因其红色妩媚柔和,又有“桃花片”、“美人醉”、“娃娃脸”等称呼。豇豆红也是铜红釉,烧成难度比郎窑红还大,传世康熙豇豆红多为小件器,如小瓶、文房用具等,后世仿品不少,但鲜见成功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