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症状: 高血脂症,是指血液中血脂浓度超过了正常范围的最高限度的一种病症。在临床上,血脂主要是指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目前,我国的诊断标准为:空腹血清胆固醇>5.72毫摩尔/升,称为“高胆固醇血症”;甘油三酯>1.70毫摩尔/升,称为“高甘油三酯血症”;两者均高于正常值,为“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血症”。或高密度脂蛋白 血脂是在血液中的中性脂肪(包括甘油三酯、胆固醇)和类脂(主要有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及少量非脂化脂肪酸)的总称,广泛存在于人体中。它们是生命细胞存活的必需物质。其中甘油三酯主要给机体供应能量,类似于“国家的储备粮”。胆固醇则主要用于合成细胞膜、类固醇激素和胆汁酸,其相当于“基本的建筑材料”。由于甘油三酯及胆固醇不溶于水,若要经过血液运输到机体需要的地方去,必须和血液中的一些特殊蛋白质(即载脂蛋白)或其他类脂(如磷脂等)结合,组成水溶性的复合物后才能被运输,并进入组织细胞,这些蛋白质复合物称为脂蛋白,其好比“油轮”,每天不断的把石油从产油国运到需要石油的国家。 高血脂症的主要危害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导致众多的相关疾病,其中最常见的一种致命性疾病就是冠心病。高血脂症对身体的损害是隐匿、逐渐、进行性和全身性的。大量国内外临床研究显示,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脂症导致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为9%,而高血压为1.4%,糖尿病为1.5%。 主要症状 正常情况下,成人血甘油三酯含量为0.22~1.2毫摩尔/升,胆固醇含量为3.12~5.20毫摩尔/升。在血脂增高的初期一般无明显症状,患者可以正常进食和生活,但长期的高血脂症可以造成一些系统和脏器的病变,产生相应的表现;①肥胖:约有z/3的高血脂症患者体重超标。②动脉粥样硬化:由于脂质代谢异常影响到血管内皮细胞的营养摄取,造成血管内膜损害,脂肪组织很容易沉积在血管内膜下层。天长日久,血管内膜发生溃烂、硬化、形成血栓,这是心脑血管病的病理基础。③脂肪肝:当血脂过高时,超出了肝脏代偿能力,就会使大量脂肪沉积在肝内,形成脂肪肝,进一步发展还会损害肝细胞,造成肝硬变。④血粘度增高:由于高血脂会造成血中乳糜颗粒增多,导致血粘度增加,血流速减慢,很容易堵塞小血管,是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 发病原因 1.饮食不科学:根据临床的统计,大多数高血脂症患者长期饮食不科学。具体表现为喜甜食,暴饮暴食,进食无规律,偏食,进食过多含脂肪和胆固醇的肉、蛋类食品等,使热量摄取多于消耗。 2.生活无规律;许多患者的生活无规律,喜欢晚睡晚起,进食无节制,容易造成消化吸收能力亢进。此外,体力活动减少也可以造成营养过剩导致高血脂症发生。 3.患有某些代谢疾病:如肥胖症、糖尿病、遗传疾病等。由于身体缺乏某些代谢酶或因为某些激素水平过高,引发血脂增高。 参考书籍:郭松涛编,人生保健 上册,中医古籍出版社,2012.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