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展煤制乙醇更具成本优势

 田守国 2017-09-15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财政部等1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扩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和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实施方案》,明确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基本实现全覆盖,市场化运行机制初步建立,先进生物液体燃料创新体系初步构建,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发展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生物燃料乙醇发展历程

  1,我国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发展始于“十五”时期初期,2001年为了解决大量“陈化粮”处理问题,改善大气及生态环境质量,调整能源结构,经国务院同意,启动了生物燃料乙醇试点。

  2,从“十一五”时期起,根据形势变化暂停了粮食燃料乙醇发展,陆续在广西、内蒙古、山东等地建成多个非粮燃料乙醇示范项目或产业化装置。

  目前,我国生物燃料乙醇年消费量近260万吨,产业规模居世界第三位。全国已有11个省区全境试点推广乙醇汽油,乙醇汽油消费量已占同期全国汽油消费总量的五分之一。

  3,我国车用乙醇汽油试点推广的有关政策主要形成于本世纪初期,既有的经验做法已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变化。为了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关于扩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和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实施方案》提出建立国家生物液体燃料推广工作协调机制,成立国家生物液体燃料推广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扩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和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工作。

  目前国内燃料乙醇主要有这几条工艺路线,第一是生物质燃料乙醇,利用陈粮进行生产,依赖国家补贴,产量较低;还有一种是以木质纤维素为原料的第二代生物燃料乙醇,另外就是煤化工领域的煤制乙醇,这是国际研究的热点。

  观点

  有人士认为,此方案出台后将有利于煤制乙醇的发展:

  海通证券认为,我国燃料乙醇缺口较大,煤制乙醇或将迎来发展机遇。在发展燃料乙醇的同时,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国家发改委在《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不再增加以粮食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产能力,合理利用非粮生物质原料生产燃料乙醇,并提出2020年实现生物燃料乙醇年利用量1000万吨的目标。

  随着乙醇汽油的推广,燃料乙醇供需缺口将呈扩大趋势,进而将有效推动煤制乙醇能源标准化,煤制乙醇或将迎来发展机遇。

  同时,海通证券还认为,在油品升级的背景下,燃料乙醇未来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随着生物质燃料乙醇政府补贴逐步取消,相关企业经营将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我国煤制乙醇技术的革新有望为燃料乙醇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当然,也有人表示不同观点:

  目前燃料乙醇还没有全国普及。未来,燃料乙醇是否会全国强制和封闭性销售至关重要;煤制乙醇是否会被纳入进来,需要期待国家政策的明朗化也是重点。毕竟乙醇汽油从其环保性来看,是国家推动的方向,而从使用角度来看,是用油单位、车主说了算,乙醇汽油动力性不好,一直是被行业所诟病的。没有国家强制性的推动,没有自主的需求带动,市场很难被启动。

  同时,燃料乙醇要添加到汽油中销售,导致在定价和销售渠道方面受到各种限制。这也是煤制乙醇产品的特殊性所在。

  全国已有11个省区(包括黑龙江、河南、吉林、辽宁、安徽、广西6省(区)全境和河北、山东、江苏、内蒙、湖北5省的31个地市)试点推广乙醇汽油,乙醇汽油消费量已占同期全国汽油消费总量的1/5。

  缺口与成本

  一,根据统计,2016年中国汽油的产量为12932万吨。按照国家规定10%添加,燃料乙醇需求为1293.2万吨,考虑生物法乙醇的生产量(年产量200多万吨),煤制燃料乙醇有约1000万吨的市场空间。

  今年年初,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共同研发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全球首套煤基乙醇工业化示范项目获得成功,此项目产10万吨/年合成气制乙醇。

  这个项目的成功使我国率先具有了设计和建设百万吨级煤基乙醇大型工业装置的能力,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煤炭清洁化利用以及缓解大气污染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今年8月份,由我国企业研发的全球首套焦炉煤气制无水乙醇项目投产,代表着煤制乙醇新技术实现了产业化发展,(自主建设的全球首套年产30万吨焦炉煤气工业化制无水乙醇一期工程年产10万吨生产线在一次投料成功,并产出纯度达到99.98%无水乙醇。)对改变我国燃料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是世界煤炭第一储量和使用大国,也是世界第一大钢铁生产大国,钢铁生产离不开焦炭。2016年我国焦炭产量为44911万吨,按照1吨焦炭生产430立方米焦炉煤气计算,2016年我国共产焦炉煤气1931.17亿立方米。目前焦炉煤气的使用率仅在70%左右,且大多数是没有深度开发的低端利用,如果将其用于无水乙醇开发,不仅可使产气厂家的售气收益增长三成左右,同时每100万吨炼焦所产焦炉煤气可生产10万吨无水乙醇。

  二,相对来说,煤制乙醇更具成本优势。

  按完全成本测算生物质乙醇成本在4700-5600元之间(G1代4709元/吨、G1.5代5275元/吨、G2代5588元/吨);而煤制乙醇成本普遍在4000-4200元之间(IFP合成气直接加氢4071元/吨、浦景化工醋酸直接加氢4084元/吨、延长兴化醋酸酯加氢4201元/吨、中溶科技醋酸酯化加氢4104元/吨),即使考虑粮食乙醇补贴和消费税减免等因素后,煤制乙醇仍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成本差至少在300元/吨左右,最大可达约800元/吨。

  全球首套煤基乙醇示范项目历程:

  2010年,大化所和延长石油开始联合开展“合成气制乙醇整套工艺技术”项目攻关。

  2012年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联合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开展了“煤基乙醇整套工艺技术的开发”项目研发工作;

  2013年取得突破性进展,完成催化剂长周期实验和再生性能实验,各项指标完全达到了工业应用的要求;

  2014年双方启动“10万吨/年乙醇工业示范”项目,该项目被列为陕西省重点科技示范项目;

  2015年6月,该项目中试结果通过了国家能源局委托中国石油和化工联合会的组织的技术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技术指标先进、应用性强,成果与国际同类技术相比,主要指标属国际领先水平;

  2016年12月煤基乙醇工业示范装置基本建成,12月下旬开始整套系统的投料试车工作,

  2017年1月11号生产出合格的无水乙醇,纯度达到99.71%。

  您觉得《关于扩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和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实施方案》出台后,对煤制乙醇市场有多大影响?欢迎下方留言讨论!

  来源:网络综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