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托弗·科克,牙买加最大的黑道头子。牙买加是加勒比海中一个岛国,人口不到300万,三分之一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下。八十年代初期,拉美贩毒势力开始借道牙买加向美国走私毒品。科克的父亲创建了一个黑帮组织,参与武装贩毒活动。1969年出生的科克,当时虽然只有十几岁,却已经与兄长一起,跟着父亲血战江湖。后来,科克的哥哥在枪战中丧命,父亲也被捕入狱,被一场大火烧死在牙买加监狱。 (克里斯托弗·科克) 20岁出头的科克于是“子承父业”,接手了父亲的黑帮组织。他对待江湖对手,比父亲更加残忍,经常采用大锤、斧头、电锯等残忍手段杀人。他一面把毒品贩到美国,一面把AK-47冲锋枪等武器买回来。在江湖厮杀中,他的成员手持冲锋枪,闪电式扫射对手,由此得名为“扫射帮”。经过多场血战,科克一跃成为牙买加黑道老大,毒贩中没有人敢对他说半个“不”字,地盘怎么划分,生意怎么做,都得听他的。 “事业”搞大后,科克开始收买人心。对上不起学的贫困孩童,他帮助缴学费;对失业的工人,他慷慨地给予生活补贴;在政府无法提供安全保护的贫民窟,他领导的帮派维护社区秩序,甚至介入民事纠纷,调解利益冲突。因此,科克深受牙买加穷人爱戴,被尊崇为“大恩人”或“教父”,成为“济世扶贫”的“典范”。私下里,很多牙买加的贫困老百姓都把科克称为“总统”或是“将军”。 (科克自首) 当然,科克也认识到光靠收买人心还不够,没有政治上靠山也成不了大器。在牙买加,贩毒帮派掌控着不同的贫民区,无论是执政党还是在野党,想在政坛上混都需要选票,因此明里暗里都离不开与黑帮打交道。科克带领自己的帮派投奔了工党,工党成为执政党他可谓“功不可没”。作为交换,科克也得到了牙买加政府的照顾,拿到了公共部门不少合同项目。依靠这些经济项目,科克更加壮大了自己的势力。 多年来,美国当局一直指控科克向美走私毒品和武器,要求牙买加政府将其引渡至美国受审,但一直索要未果。美国是牙买加最大的贸易伙伴和第二大经援国,迫于美国巨大压力,2010年6月,牙买加总理布戈尔丁突然改变立场,宣布将抓捕科克并引渡至美国。随后,牙买加安全部队展开了大规模搜捕行动,试图将科克抓捕归案。然而,总理布戈尔丁没有想到的是,此举在牙买加引起严重骚乱。科克的支持者全副武装地走上街头与政府军对抗,追捕行动导致至少70多人死亡,500多人被捕。 (科克支持者) 面对动荡局势,科克请求亲戚、朋友及其支持者保持冷静克制,不要妨碍正常的执法行动。为了避免更大骚乱发生,当年6月22日,科克向美国驻牙买加大使馆自首。在启程前往美国纽约之前,科克接受了本国法庭简短听证。他表示,之所以愿意去美国接受审判,是为了自己的家庭和牙买加人民,“我希望自己的行为可以抚慰那些受到伤害的人”。他要亲口在美国的法庭上为自己辩护,“相信自己一定能辩护清白,最终以自由身返回牙买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