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结直肠癌高危人群风险自测表,肠道健不健康自己检查!

 花花_0花花 2017-09-15

9月13日,人民日报官微推送了下面这条新闻,办公室里着实激烈讨论了一番,大伙儿对于肠癌再度关注起来。

报道中描述到,原来早几年,小尹就发现自己腹部经常会有点疼痛,但是属于有时发作,有时好转,而几次腹部疼痛过后,小尹“经验丰富”不少,以为自己是例假将至的正常疼痛。此外,仗着年轻,小尹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并不重视,报告显示小尹大便有隐血,而在未发病前,小尹对于此类检查都是能避则避,从未观察过自己的排便性状。谁知道一发病,却已成悲剧!

在我国大部分的肠癌病人一旦发现,已经是中晚期。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

  • 一是在肠癌早期病人没有明显的症状,常常未能引起注意,因而失去了早期发现的机会,直到中晚期,病人才因为大便带血、持续腹痛、体重减轻等较明显的症状开始因此重视;

  • 二是对早期筛查未引起民众的足够重视,在一些存在高风险的人群中,进行早期筛查可以有效发现并及时处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结直肠肿瘤的发病率也逐年攀升,尤其在发达地区。以广州市为例,来自广州疾控中心的数据显示,目前结直肠肿瘤在广州已攀升至肿瘤发病排名的第二位,发病率已达34/10万,相比十年前上升了50%,每天约有7.5人被诊断为结直肠癌。并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45岁左右成为主要发病人群。

其实,不久前还曾有报道,南京一个11岁女孩被确诊为肠癌,家长起初也只以为是普通腹泻......当然了,儿童患结肠癌也属个例,是比较罕见的。

而对于低于45岁的年轻人,便血(或粘液便)、便秘、腹泻、腹痛、腹胀...以上症状如果突然出现,且又有一些高危因素如肿瘤家族史、炎症性肠病、高蛋白饮食习惯等,那么还是应该到医院专科及早检查。

出现这些信号的时候就要注意了

1、回头看看你的便便

一提到粪便,大家会觉得脏,事实上,粪便带有很多身体的信息,是人体给我们的重要的健康信使。要知道,以前皇帝拉完大便,御医都要看一看、闻一闻,那时候没有其他检测手段,只能通过望、闻、问判断有无问题。建议每个人拉完,都应该看看自己拉的是什么样子的大便,拉了多少,有没有便血等等。

2、不要抗拒直肠指检

很多人却因为觉得害羞而拒绝这个检查,但根据我国患者直肠癌尤其是低位直肠癌高发的发病规律,大约有80%的直肠癌及直肠息肉,可以通过该检查而早期被发现的。所以不要因为害羞而耽误了自己的身体。

硒可以对肠道病症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

肠道患者慢性肠炎、肠道溃疡等疾病归根到底是肠道内的细菌、自由基等毒素在作祟。微量元素硒不但能够清除肠道内的过氧化物、自由基,还能直接抑制肠道致病菌群,调节肠道内环境的平衡,修复和保护黏膜,是治疗肠炎和肠道道溃疡的佳品。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也最为合适不过。

世界上可利用的硒资源越来越少,而且分布极不均衡,硒资源十分珍贵。而在陕西安康紫阳,当地的土壤硒含量极高,紫阳的硒品也比较丰富。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富硒品种多,但价格贵,普通老百姓都消费不起。在紫阳当地非常有名的蒿稀绿茶就是硒产品的最好代表,微量元素硒被蒿稀绿茶吸收转变为有机硒蛋白,比较容易吸收,同时,蒿稀绿自身富含丰富的维生素,会促进硒元素的吸收,它们协同作用,不仅能提高患者机体的免疫能力,还能有效的防癌抗癌。需要注意的是,蒿稀绿的有机硒成分在水温85℃的情况下析出率是最高的,也最易于人体细胞营养吸收,所以冲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温度的把握。

最后给大家放一个风险自测表,动动手算一下,看看你是不是高危人群吧~

结直肠癌高危人群风险自测表

问题

评分

您现在的年龄

40-59岁

+5

≥60岁

+10

常食肉类或加工肉类

+5

常吃蔬菜、水果或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5

体重指数(BMI)

24-27.9

+5

≥28

+10

过量饮酒

+10

有糖尿病

+5

有慢性腹泻史

+10

有慢性便秘史

+10

有粘液和或血便史

+10

有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史

+10

经历过较大的精神创伤

+10

有癌症史

+20

有肠息肉史

+20

一级亲属(父、母、兄弟姐妹、子女)

有肠癌史

+20

有息肉史

+10

任意一次大便潜血检查阳性

+20

总分

结论

分值

分级

行动建议

<20

风险较低

粪便检查

20~29

风险较高

粪便检查,阳性者进行肠镜检查;

阴性者次年再做粪便检查。

≥30

风险极高

粪便检查,阳性者进行肠镜检查;

阴性者次年再做粪便检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