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旧文:宽容的前提是知道真相

 昵称30226819 2017-09-15


今天咱们说一下宽容的几个误区。经常有人教导我看事情应该宽容一点,不要那么偏激。我自认为是一个蛮正点的人,三观比五官还正(当然五官也还行),所以这事情我很有必要替自己辩白几句。

 

一般而言宽容当然是一个很好的词了,人是不完美的,都有犯错的是时候,谁能保证自己一辈子不说错话不做错事呢?所以将心比心,对别人要宽容一点,允许自己犯错也要允许别人犯错。这样的宽容对吗?当然对了,反对这样的宽容我是要当法西斯吗?但是,情感可以氤氲,而思考必须清晰,当我们要求别人宽容的时候,我们必须先搞清楚,宽容的前提是什么?主语和宾语分别是什么?

 

首先,宽容的前提是知道真相。举个栗子,假设有一个女人(但愿这个女人不是我),她的老公出轨了,女人是哭哭啼啼寻死觅活呢,还是拿刀子拼命呢,还是在各种爱恨情仇权衡之后,为了孩子或者为了过去说一句,好吧,我原谅你了。当女人说原谅男人,继续跟男人一起过日子的时候,我们可以说这个女人宽容了这个男人。但是,如果这个女人根本就不知道他男人出轨这一事实,她对男人不管多好多甜蜜,我们都不能说这个女人很宽容,只能说她有点天真有点傻。所以很明显,宽容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知道真相,如果没有真相而一味地说相信啊、爱啊、正能量啊,那个不叫宽容,叫傻

 

我们把夫妻之间放大到公共领域上也是一样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生活在安宁和平的社会环境中,而不是生活在冲突与对抗之中,这是人最本然的需求,所以追求和谐本身是没有错的。但这一种追求必须在事实清楚之后,否则连讨论的素材都没有对不对?南非有一个“真相与和解委员会”,单纯这个名字就可以告诉我们,没有真相就没有和解,或者说没有真相作为前提,和谐(和解)就是一场骗局。

 

几年前看过张艺谋的《归来》,当看到陆焉识在回来之后对女儿说“过去的都过去了”,坐在我周围那些善良的人都哭花了,我不够善良,所以一边嗑瓜子一边呵呵。如果某一个年代发生的事情到今天仍旧是禁忌,碰都不让碰,提都不让提,那就没一个人有资格说“过去的都过去了。”因为你连它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凭啥判断它有没有过去?说不定它还在来的路上呢。

 

我们再来说一下宽容的主语和宾语。宽容的主语是受害者,宽容的宾语是施害者。也就是说,只有受害者有资格宽容施害者,旁人是没有这个资格的。犹太人可以宽容或者不宽容纳粹,但是我们没有资格替犹太人选择。我们可以了解事实,可以表达对犹太人的同情,可以谴责纳粹暴行,可以铭记苦难……我们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唯独不能对犹太人说:“宽容一点吧,他也是一个人,也是被时代机器裹挟的。”我们没有资格说这句话,人要知耻,没有受过迫害而替受害者说这样的话是很无耻的!能够做出是否宽容罪人这一选择的,只有受害者本人(或者他最亲密的家人)。同样的,我们没有资格替那些死于历次运动的人说,“宽容吧,忘记吧,过去的都过去了!”这样说是很无耻的。

并且这一宾语只能是人而不是事,罪行一旦发生过,它就在那里了,成为既定的事实,这些事情是不应该被忘记不应该被原谅的。记忆是存在的阶梯,没有这样的阶梯就没有上升的通道,一个民族是不应该忘记苦难的,苦难应该成为我们的界石,永远立在那里提醒:前方危险!忘记苦难就等于抛弃界石,受苦的人白白受苦,死去的人白白死去,所有的危险子子孙孙要再走一遍。这样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会永远被碾压在罪恶的轮回之中。

那么,宽容什么?宽容某一个具体的人,宽容他因为年少无知被欺骗、或者因为恐惧胆怯被利用,或者没有为什么,就是忽然不想再恨他了,这都是成立的。但是,不能因为对某一个具体的是施害人的宽容而忘记或者宽容罪恶本身。就像一句名言说的:宽恕罪人,铭记罪行。

 

再次,不能要求人普遍具有宽容的美德,宽容是道德的高点,而不是起点。也就是说,在上诉几条清晰明确之后,一个人宽容别人那是他高尚,不宽容也是情理应当。你可以骂一个人“你怎么不排队”?但是,你不能骂一个人“你怎么不宽容”?前者在道德的起点,做不到就是缺德,后者在道德的高处,做不到那是正常。咱们经常在一种非黑即白的逻辑中,不是天堂就下地狱,不是美德就是恶行,所以才会把“不宽容”看得很坏。

 

伊朗有一个母亲,他的儿子在一场街头斗殴中被另一个小伙子打死了,法庭判行凶者绞刑。在行刑前,死者的母亲按理可以踢掉凶手脚下的凳子,亲自处死他,但是,那位母亲做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她上去抽了凶手几个耳光,然后亲自解开了他脖颈的绳索,把他从绞刑架上救了下来。按照伊朗的法律,这位凶手获得赦免,不会再被处死了。凶手的妈妈扑过来趴在地上亲吻死者妈妈的脚,两位妈妈抱头痛哭。

 

这位高尚的母亲宽容了杀害她儿子的凶手,但是,如果她不宽容呢?如果她上去一脚就踢掉凳子,然后在一旁痛苦而痛快地看凶手慢慢被绞死呢?她有错吗?一点错都没有,她本来就该如此!我们可以要求自己具有某种美德,但不能这样要求别人,把道德要求强加给别人是不道德的。我们小时候有好人好事指标,每周要做几件好事,写周记,胸前的红领巾更鲜艳了。如果不做就要扣分,年底评不上三好学生,搞得马路上老奶奶都很抢手很紧缺。咱们这儿老是喜欢把美德当成必须,这种教育不仅导致逻辑混乱,还容易滋生虚伪和残暴。

 

最后再说明一下,习惯上“宽容”经常跟“包容”混着用。譬如我们常说人跟人都是有不同的,对待跟自己不一样的人要多从对方的角度去想一想,我不一定对,他也不一定错,所以我们应该彼此宽容(包容),允许存在差异,只有差异的世界才是丰富多彩的世界。这个时候是从差异而不是对错的角度去谈宽容。如果在这种词义下,普通人宽容不宽容一点关系都没有,大不了吵两句互相讨厌互相拉黑,最多影响心情,一点也不影响社会主义建设,谁必须宽容?谁必须保障异端的权利?当然是掌握最大权力的组织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