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垂杨柳往事

 jimmyliusss 2017-09-15


垂杨柳是一个社区,1平方公里左右,在北京国贸往南3公里的地方。在这片寸土寸金的CBD,垂杨柳像个异类,安卧在那里,讲述着北京过去的故事。


初识垂杨柳,还是在自如的app上。去年毕业后,之所以选择在垂杨柳租房,主要还是因为没钱。我和孙老板两人要在这个区域租一个便宜的两居室房子,除这里之外,别无选择。


我住在垂杨柳东里的1号楼,这是一栋76年的红砖板楼,看墙皮已经粉刷过不止一次。但在整个垂杨柳,这是最新的一批,也是最高的一栋。垂杨柳的房子,最早建于50年代,最晚不超过80年代,最矮的是平房,最高只有六层。


正如她的名字一样,垂杨柳社区种着许多的杨树和柳树,也有很多洋槐。我住的东里1号楼旁边,就有一棵比楼还要高的洋槐。因为年代久远,很多树都和楼差不多高,到了夏天树冠变密,就又高出一头。绿色的树冠和红砖墙皮掩映在一起,很好看。



好看归好看,住起来就没那么浪漫了。我住的楼道里窗户全破了,二楼和三楼的声控灯也不会亮,墙壁上开锁和通下水道的小广告一层盖过一层。这样的楼我经常见,也偶尔住,但第一次走进去的时候,还是吓了一跳,因为这栋东三环边上的房子和周边的状态太不一样。


不过渐渐地我发现,垂杨柳社区只是破,并不脏,也不乱。第一天入住的时候,就有一位大妈怒目圆瞪地站在我的面前,责令我把门前装修的灰尘打扫干净。后来我发现,垂杨柳没有物管,“居民自治”是这里的规矩。


大约是一个月后,二楼三楼坏掉的电灯就换了新的,入冬以后,整个楼道里破掉的窗户,也被人蒙上了塑料布。临走的前一个月,那个让我扫地的大妈又敲开了我的房门,这次是为了收13块钱垃圾费。我上一次经历这样的场景,还是上幼儿园跟着爸妈在楼道里收电费的时候。


垂杨柳不仅外观很老,就连居民的做风也很老派。每一个午后,只要不下大雨,腿脚不便的老头老太太就会慢慢挪出来,坐在院儿里聊天发呆。院子里有他们的椅子和沙发,聊天的时候,每个人都有固定的位置。一个皮沙发放了太久,人们想把它挪个地方,一抬起来就碎成了渣。一天后,那里换上了一个红色的布艺沙发。



门卫室的墙上,钉着一颗钉子。夜幕降临,一个中年女人准时出现,把拴着绳儿的iPad挂在钉子上,播放着广场舞的视频。不一会儿,她的身后就会聚集起四五个女人和孩子,跟着节奏一起摇摆,直到天完全黑掉。


一年下来,我出出进进,基本和邻居们混了个脸熟,不过彼此认识,并且说上话的人,只有两个。一个在我楼上,一个在我楼下,都是腿脚不方便的老人,下一级台阶,都要用上好几秒。有时候出门遇见,都会问需不需要帮忙,有时候他们拒绝,有时候让我帮他们把拐杖先带下去,他们抓扶手更好用力一些。院子里的老人几乎都拄拐,而院里的年轻人也都会帮他们。所谓年轻人,也只是四五十岁的样子。有时候,年轻人出门买菜,就会问问坐在院儿门口的老人,需不需要带点什么。


垂杨柳的老人,大多数是厂子里的老职工。厂子,并不是某一个厂,而是很多厂。


最开始,垂杨柳只是一个村子的名字,建国的时候,这里还属于北京的东郊。在最初的城市规划里,现在的双井一带被划为工业区。垂杨柳就成了一些厂子的宿舍区。我住的垂杨柳东里,是化工机械厂的宿舍。除此以外,还有北里、中里、西里和南里,齿轮厂和内燃机厂的职工最多。


直到现在,垂杨柳还留有那个年代国有企业职工楼的影子。社区里住宿的店也不叫宾馆或者旅馆,而是叫招待所。比如有的楼道还保留着党支部,定期以组织的名义出黑板报,号召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喜迎党的十九大。



除了垂杨柳以外,这个地区周围原来还有起重机厂、光华木材厂、压辊厂、北京汽车制造厂等一众厂子。仅内燃机厂,职工数量就有不下1万,繁荣的景象可见一斑。


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中国军用汽车断供,北京汽车制造厂受命研发国产越野车。1965年,北京212投产,第一年就生产了4600辆,毛主席还坐着它检阅过红卫兵。这款车的发动机,正是隔壁的内燃机厂造出来的。


作家冯唐从小也生活在垂杨柳,家里应该也是厂里的职工。在他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十里春风不如你》第一集,张一山开口就说:“我是北京土著,家住垂杨柳。”冯唐在一档节目里说,小时候家里的家具,都是他妈直接去光华木材厂定制的。产业链上游挨着下游,供给连着需求,光想想都觉得带劲。


不过时过境迁,当时的工业厂房已经全部拆除,曾经的东郊,也变成了今天的CBD,房价也涨到了天上。


光华木材厂的厂房,原先在合生国际一带,宿舍区现在盖起了双花园南里,这也是刘女士现在住的地方。据说刘女士家2015年打算买合生国际的房子,当时只要5万左右一平,但是当时没来得及下手,一年涨了80%。


其实这些厂子的历史,就是北京的城市建设史。新中国成立早期引以为傲的重工业,现在成为了需要疏解的非首都职能,取而代之的,除了房地产以外,还有各种符合潮流的新玩意儿。


齿轮厂的旧址,就是现在的富力城,现在这里的二手房均价,早已经超过了10万一平米。国家能源局的贪官魏鹏远,落马前藏了2亿人民币现金在富力城的房子里,清点时烧坏了4台点钞机。在富力城藏钱,可谓好马配好鞍。


富力城边上,还有富力山社区,号称三环内的独栋别墅,租房时认识的中介在朋友圈发过售楼广告,一栋差不多就是2.2亿。传说麦肯锡的会所,就设在里面。


齿轮厂后来去哪里了呢?定福庄,也就是传媒大学和北二外一带。不过2015年的时候,齿轮厂又往外搬走了,迁到了河北黄骅,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去了。在定福庄的那块地上,建起了文创园区。


新时代的繁华,埋葬了旧时代的光荣,垂杨柳作为那个火热年代的见证者,反倒静得不像话。


我的屋子朝东,就在东三环的边上,尽管窗户装了两层,依然挡不住马路上彻夜的喧闹。堵车一般要到十点才会结束,不一会儿公交车末班车的报站声也响起然后远去,再往后,还有晚归的或醉或醒的年轻人说着醉话或引吭高歌。深夜,偶尔有一两声跑车的嘶鸣划过天空,惊醒我的睡梦。不一会儿,清晨的垃圾车又开始了工作。


但只要稍往垂杨柳深处走去,便完全体会不到半点CBD的气质,你会感觉垂杨柳只是垂杨柳而已。


夏天的午后,老砖房和地上的黄土都被晒出了焦味,垂杨柳中里的一个院落里,有一个绿色的棚子。棚子是居民自己搭起来的,铁丝网上缠着南瓜、丝瓜和葡萄枝。留种用的老丝瓜结了一米多长,紫葡萄刚刚结果儿,为了防虫用套袋包了起来。棚子里很凉快,正中间摆着一张麻将桌,玻璃桌面擦得锃亮,上面摆了一盒蚊香。等睡醒午觉,老头老太太就聚在这里战上几圈,葡萄枝遮住阳光,蚊香赶走虫子,好不惬意。



这种情景与外面的世界太不一样,好似落魄不堪,但又像世外桃源,以至于让人感觉不真实。


其实垂杨柳有机会变成CBD的一部分,只是一次次错过了。2003年开始,垂杨柳就传出了拆迁改造的消息。时至今日,周遭的土地都长出了高楼大厦,而垂杨柳的拆迁也因为各种原因,成为了历史遗留问题。如今,因为这个遗留问题,垂杨柳的房子已经没办法在房管中心过户了。


垂杨柳虽然美好,但并不代表那里的人们不想出来,像外面的人一样生活。在人民网的地方领导留言板上,能看到不少人在询问拆迁的事。有一则帖子的发布日期是2015年12月,时至今日,北京市长换了两次,依然无人回复。



居民们没有等来拆迁的回复之前,却迎来了前任市长主持的违建整治运动。今年5月,楼下的一家鸭脖店和一家小卖部都因违建被拆除。记得有一天晚上,我在刘女士家里和她的父亲喝了很多酒,回到楼下时买了一瓶水,不知不觉就和店里的大爷坐在槐树下聊了很久。虽然后来忘了那天聊的是什么,但后来每次买东西,都会和他再攀谈几句。但等我搬走的时候,却已经找不到他告别。


有人说,垂杨柳至今没有拆迁是因为体量太大,不好协调。也有人说是因为拆迁补助太低,据说按照开发商的打算,拆迁以后居民以回迁为主,居民要从板楼进塔楼,大家难以接受。如果不回迁,那么每平米只能补贴6000块,更难接受。


作为一个租客,我无法理解垂杨柳对于居民来说意味着什么,也无法理解拆迁带给他们的悲喜是怎样的。在短短的一年里,我只能尽可能地撷取她带给我的好,享受着后工业时代北京的最后一点记忆和浪漫。这样虽然很小资情调,也很残忍,但似乎也只能这样。


在垂杨柳,我最喜欢的食物一个是之前提过的田老师红烧肉,另一个就是四小麻辣烫,四小是垂杨柳四小的意思。


原来垂杨柳有四所小学,后来一小和三小合并为中心小学,二小撤校,四小还在。这家麻辣烫有很久的历史,不过现在已经不在四小附近,而是开到了三环边上。大众点评里很多人都提到,自己是垂杨柳的老住户,虽然已经搬离这里,但还是会回来尝尝记忆力的味道。


麻辣烫是一大家子重庆人开的,收营的女孩皮肤很白,身材也修长,长得很像惠若琪。每次吃饭都忍不住坐在面对她的座位上,吃麻辣烫的间隙抬起头多看她两眼。后来我把这个秘密告诉给了刘女士,她也并不介意,临走的时候甚至要求我再去吃一次。


这个月初,我从垂杨柳搬到了小南庄。刘女士未尽的事情不只吃麻辣烫一项,还有拍照。刘女士很喜欢拍照,对于她来说,衰老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必须把最好的时光记录下来。约会的时候,她常常问我:“你会记得这一天吗?”她是个很念旧的人。


搬家之后,我们又回了一次垂杨柳,在这个可以随处取景的社区晃悠了好几个小时。刘女士看着一排排的宿舍,想起了自己在工厂宿舍度过的童年时光,落下泪来。



我并不是一个念旧的人,也没有在社会主义厂矿生活的经历,但我依然怀念垂杨柳,记着这里的好。在走入社会的第一年,在这个用力前进的城市里,我很幸运生活在这样一个“落后”的社区,和那些被甩在身后的城市记忆,有一段擦肩而过的经历。


垂杨柳,你好,再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