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誰人曾予評說(之十六)﹒﹒﹒﹒﹒﹒閒說《醉石山農印稿》

 风舞三湘 2017-09-15
  「浙派」在這裏非是指郭沔(楚望)所創之「古琴流派」;或戴進(文進)所開創之「畫派」,我所言之「浙派」,是指丁敬為首所開創之篆刻流派。

  我常語,明代始,印章質材之改變,文人之介入印壇,自始數百年起了翻天覆地之變化,自明以後,篆刻藝術形成一個前所未有之高潮期,由明迄清,篆刻藝術大為興盛。

  自清初到清中葉期間,此時文人篆刻家欲擺脫前期印人風氣,更力圖表現於印學上之自我個性及意識,加上晚明之一些有實力篆刻均已謝世,印壇一片蕭條,丁敬等一批印壇實力派於此時期應運而生,印壇流派亦於此時萌芽。

  丁敬遠承何震,近接程邃,博採眾長,不主一家,治印宗秦漢,常參以隸意;講究刀法,善用切刀表達筆意,方中有圓,蒼勁質樸,古拙渾厚,別具面目;其後有蔣仁、黃易、奚岡、陳豫鐘,陳鴻壽、趙之琛、錢松等繼之而起,他們均系杭州人故後世人又稱為「西泠八家」。後凡篆刻藝術上宗此風格者均稱之為「浙派」,浙派在篆刻史上綿延二百多年,可謂影響深遠。

  「浙派」從丁敬宣導以來,流風廣衍,經過近兩個世紀發展,形成了由輻射全國之印學流派,影響深遠,丁敬之後,蔣、黃、奚諸家接踵而起,效法丁敬並加以發展,後來之二陳追蹤前跡,風格蔚然;繼後趙之琛繼承,功力深厚,但偏重形式,逐漸僵化,筆劃鋸牙燕尾,習氣較深,流為庸俗,至此,浙派走向停滯,但浙派對後人的影響之大,高過之前的任何一個流派。

  隨着時移世易,後世篆刻家傳習「浙派」者大多因循相襲,印風不斷被固化,以致到清末已成「浙派」末流,習「浙派」者摹襲陳鴻壽、趙之琛成風,而成千人一面,使「浙派」漸次衰落,此點恐怕前人所料不及。

  雖然時至清末「浙派」漸次衰落,但「浙派」所開創之理念有其深遠影響,亦起着承先啟後作,乃至後人有所啟發,成就最明顯者則數趙之謙。

  世人均知悲盦精於書畫,尤擅篆刻,其篆刻初學浙派,進而取法秦漢璽印及宋元朱文,善用秦權詔版、漢碑篆額、貨泉、鏡銘等文字入印,悲盦思路廣闊,意境清新,為近代篆刻開一代新風,更創以陽文入款,自成一家印風,後世人稱悲盦為「新浙派」,當然,悲盦開創一條新路,其所開創之新路并非路途平坦,此新路可謂篳路藍縷,悲盦從新路中一步一腳印中走過來,但悲盦所開創之印風卻又為後世學者提供養份,時至清末民初,趙叔孺、葉為銘、丁仁、王禔、唐源鄴、方嚴、張咀英等人於悲盦印風影響下,重撿當時逐漸衰落之「浙派」印風,這一批篆刻家兼融悲盦印風、元朱文印風,在當時備受推崇,後世學者稱此批篆刻名手為「新浙派」。

  說到「新浙派」等一干人等中,不能不提及王禔及唐鄴源二人,但因想及若說論之人等太多的話,似乎面舖得太廣,不好控制,更會令文章會沉長而苦悶,因此,第十六則「誰人曾予評說」系列祗選唐源鄴為主角,及向大家展示其篆刻作品。

  唐源鄴(李侯),湖南長沙人,原名源鄴,字李侯,號醉龍,別署醉石山農、醉翁,齋名為休景齋、醉石山房,因中年後所作書、印皆署名醉石,世人稱稱之為唐醉石。

  唐源鄴(李侯)幼承庭訓,書工四體,尤擅漢隸,氣息高古沉雄;篆刻從秦漢入手,以浙派為宗,能兼收各家之長,別樹一幟,其篆刻得益於有良好師承,幼隨外祖父李輔耀習篆刻,李輔耀博學多藝,詩書畫印無所不精,尤工漢隸、篆刻,輔耀公每揮毫奏刀,醉石必親侍其旁;後投張定門下研習秦漢印,因張定師督極嚴,以周秦兩漢入手,規方摹圓,不容失之法度,乃至唐氏篆刻有堅實基礎。

  唐源鄴(李侯)篆刻兼擅曼生、次閑之法,形神兼得,精整雋拔,而巧於蘊蓄,又參用鄧石如法作貼邊朱文,邊款則得秋堂之妙,溫雅多才,堪稱浙派印家的後勁。

  唐源鄴(李侯)篆刻創作取向頗為豐富,於浙派基礎上,廣涉古璽、鐘鼎文、鏡銘、元朱文印等,風格趨於工穩質樸,其於陳曼生處用力尤多,以刀法爽勁、印風古茂蒼茫,剛健峻拔,以沉雄取勝。

  唐源鄴(李侯)篆刻以其剛健峻拔、蒼莽沉雄之審美取向成為「新浙派」領軍人物,是以其豐厚學識及宏富修養分不開,其印作以內涵濃厚古拙,此乃篆刻藝術創作甚高境界,亦是浙派印風一直以來所追求之精神所在,唐源鄴(李侯)篆刻實踐以此為基礎,融各法於印中,既立足傳統,又大膽破法,師古出新,印外求印,將浙派印風推向多元化發展,並能忠於繼承傳統,並在傳統基礎上大膽破法,確立自我,於近代篆刻史上留下不可磨滅之精神。

  唐源鄴(李侯)存世印譜不多,於敝書齋中藏有唐先生印譜多種,而此二冊《醉石山農印稿》是二十多年前購於廣州,均是唐先生中年所作,實屬唐先生不可多得之作品,唐先生長男達聰先生曾商借此譜及另一種印譜影印行世,若有興趣之朋友們可購一冊唐達聰先生所刊行之印譜一讀,便能得悉唐源鄴(李侯)篆刻之全貎。

  另;唐源鄴(李侯)對西泠印社與王禔關係於虛擬世界中有專文紹介,於虛擬世界中更有多篇評述有關先生生平專著,若有興趣之朋友們亦可在虛擬世界中搜尋一下,一定能知悉更多唐源鄴(李侯)生平事跡。

《醉石山農印稿》

二冊。研農輯唐醉石刻印而成《醉石山農印稿》此譜。皆原印鈐拓,附拓邊款,黏貼後以冊頁裱裝。所輯內容大都屬唐醉石於一九一五年前後在長沙所刻,總錄百零四印。書首有唐醉石「石交」小篆題端,並署「硯農集余所刻印為題二字以誌鴻爪醉石唐源鄴」。 成書於民國五年(1916)。

附註:

是譜二冊原屬於研農所輯《印彙》五冊本中之二冊。另;此二冊印譜為冊葉本。

書籍外觀:冊葉12.40X20.00cm

編著者:研農 

印人小傳:

唐醉石(李侯)。1886│1969。湖南長沙人,幼隨外祖父謀生於杭州。原名源鄴,字李侯蒲傭,號醉龍醉農韭園醉石醉石山農印匠,齋名為休景齋、醉石山房。博古多識,秦漢碑碣一入其目,真偽立判。善畫,工書法,篆書得力於兩周金石及秦刻石,隸書融會諸漢碑之長,書風靜穆古雅。精篆刻,宗秦、漢,受西泠八家影響頗深,作品時有浙派風貌,規矩而不滯板,謹嚴中帶生動,在當代有相當影響。西泠印社早期社員,後創建東湖印社。有《醉石山農印稿》、《唐醉石印稿》存世。 附註:
《民國篆刻藝術》生卒年作一八八六—一九六八年。

 

誰人曾予評說(之十六)﹒﹒﹒﹒﹒﹒閒說《醉石山農印稿》

誰人曾予評說(之十六)﹒﹒﹒﹒﹒﹒閒說《醉石山農印稿》

誰人曾予評說(之十六)﹒﹒﹒﹒﹒﹒閒說《醉石山農印稿》

誰人曾予評說(之十六)﹒﹒﹒﹒﹒﹒閒說《醉石山農印稿》

誰人曾予評說(之十六)﹒﹒﹒﹒﹒﹒閒說《醉石山農印稿》

誰人曾予評說(之十六)﹒﹒﹒﹒﹒﹒閒說《醉石山農印稿》

誰人曾予評說(之十六)﹒﹒﹒﹒﹒﹒閒說《醉石山農印稿》

誰人曾予評說(之十六)﹒﹒﹒﹒﹒﹒閒說《醉石山農印稿》

誰人曾予評說(之十六)﹒﹒﹒﹒﹒﹒閒說《醉石山農印稿》

誰人曾予評說(之十六)﹒﹒﹒﹒﹒﹒閒說《醉石山農印稿》

誰人曾予評說(之十六)﹒﹒﹒﹒﹒﹒閒說《醉石山農印稿》

誰人曾予評說(之十六)﹒﹒﹒﹒﹒﹒閒說《醉石山農印稿》

誰人曾予評說(之十六)﹒﹒﹒﹒﹒﹒閒說《醉石山農印稿》

誰人曾予評說(之十六)﹒﹒﹒﹒﹒﹒閒說《醉石山農印稿》

誰人曾予評說(之十六)﹒﹒﹒﹒﹒﹒閒說《醉石山農印稿》

誰人曾予評說(之十六)﹒﹒﹒﹒﹒﹒閒說《醉石山農印稿》

誰人曾予評說(之十六)﹒﹒﹒﹒﹒﹒閒說《醉石山農印稿》

誰人曾予評說(之十六)﹒﹒﹒﹒﹒﹒閒說《醉石山農印稿》

誰人曾予評說(之十六)﹒﹒﹒﹒﹒﹒閒說《醉石山農印稿》

誰人曾予評說(之十六)﹒﹒﹒﹒﹒﹒閒說《醉石山農印稿》

誰人曾予評說(之十六)﹒﹒﹒﹒﹒﹒閒說《醉石山農印稿》

誰人曾予評說(之十六)﹒﹒﹒﹒﹒﹒閒說《醉石山農印稿》

誰人曾予評說(之十六)﹒﹒﹒﹒﹒﹒閒說《醉石山農印稿》

誰人曾予評說(之十六)﹒﹒﹒﹒﹒﹒閒說《醉石山農印稿》

誰人曾予評說(之十六)﹒﹒﹒﹒﹒﹒閒說《醉石山農印稿》

誰人曾予評說(之十六)﹒﹒﹒﹒﹒﹒閒說《醉石山農印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