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欧阳詹《初发太原途中寄太原所思》

 金钱河南山牧童 2017-09-15

 

欧阳詹《初发太原途中寄太原所思》

 

驱马觉渐远,回头长路尘。

高城已不见,况复城中人。

去意自未甘,居情谅犹辛。

五原东北晋,千里西南秦。

一屦不出门,一车无停轮。

流萍与系匏,早晚期相亲。

 

与韩愈一起进士及第、同登“龙虎榜”的还有欧阳詹。上次我说,“龙虎榜”中能够称得上辉映千秋的只有韩愈。虽然没有说错,但也没有充分考虑到大“湖建”同学们的感受。这位欧阳詹号称“闽学鼻祖”“八闽文化先驱者”,因为他是泉州历史上第一位进士,而且在他登科及第的影响下,福建读书之风自此大盛。

由于潮汕及闽南一带儒学振兴、文才辈出,从宋代起,这里就有“海滨邹鲁”的美誉。追根溯源,“海滨邹鲁”一半要归功于曾经贬官潮州却“赢得江山尽姓韩”的“百代文宗”韩愈,另一半则要归功于“八闽文宗”欧阳詹了。

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此之谓乎?从这个角度看,“龙虎榜”就讲究了。在榜单上,欧阳詹和韩愈也是挨着的:榜眼欧阳詹,探花是韩愈。

可惜,欧阳詹四十多岁就去世了。可叹,他有着如韩愈一样承继道统、成为一代大儒的潜质,却死在了一个“情”字上。

欧阳詹游太原时,爱上了一个歌妓,但是他又无比敬畏自己心中的道德律,同时也无比畏惧他人的目光。但是的但是,他又割舍不下这段感情。所以当他与歌妓分手,离开太原后,又写了上面这首诗寄给她。从诗里可以看出,两人确实是真爱,完全是找到另一半的感觉。但是他也明白,这一半是随波逐流的浮萍,那一半却是系在绳子上的瓢葫芦。很无奈,但又不死心。末了,欧阳詹还许诺将来一定要把绳子解开,跟浮萍一起漂……

但是没有。欧阳詹一去不返。歌妓相思成疾,临死前将发髻剪下装到宝盒里,并附诗一首:“自从别后减容光,半是思郎半恨郎。欲识旧来云髻样,为奴开取缕金箱。”宝盒托人转给了欧阳詹。欧阳詹读了诗,打开盒子看到心上人的青丝后,大恸而逝。

半是流萍半是匏,半是思郎半恨郎,半缘修道半缘君。唉。他俩加起来也没有元稹一半的随便,却随随便便地丢掉了两条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