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问答两则:中医所谓「上火」、驴皮阿胶

 cat1208 2017-09-15


上期问答集结:《问答两则:星座是不是伪科学?算命都是骗人的吗?

其它中医相关问答:《问答两则:为什么要反中医?中医有效吗?》、《问答三则:「非科学」与「不科学」、伪科学、迷信

你好毒 来自林三土 00:32



为什么中医黑不在理论上进行解释,却只在科学的概念上做文章?

 

提出这种问题的人,只能用一个词形容:闭目塞听。事实上,中医批评者们对中医里各种具体概念、假说、实践的剖析可谓汗牛充栋,只不过中医拥趸们要么看不到要么不肯睁眼去看而已。


举个例子,中医里常常提到一个概念,「上火」。嘴唇上起疱了,中医说是上火。脸上长痘痘了,中医说是上火。牙龈肿了,中医说是上火。还有其它大大小小七七八八的不适,中医都可以说成上火。但是这个「火」究竟是什么东西、具体是怎样的发病机理?中医从来讲不清楚。


现代医学则不然。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可以把以往被中医笼统扔进「上火」这个大筐的各种病症,从机理上细致地加以区分。比如牙龈肿痛和嘴唇起水疱同为「上火」,病因却全然不同。牙龈肿痛是因为口腔卫生不良导致牙菌斑、雅结石或软垢沉积,诱发牙龈炎,导致牙齿根部疼痛和周围齿肉肿胀。


相反,嘴唇「上火」起疱,则是因为被传染了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HSV,口腔疱疹多由HSV-1引发,生殖器疱疹多由HSV-2引发),或者是因为身体虚弱、免疫力下降,而导致之前已经潜伏在体内的单纯疱疹病毒再度发作——单纯疱疹病毒在感染宿主后,能够从神经元轴突末梢钻入神经细胞,一路到达三叉神经的神经节潜伏,躲开免疫细胞的攻击;等到人体免疫力下降时,再沿轴突末梢返回口腔皮肤诱发水疱。


由于免疫细胞无法直接消灭在三叉神经的疱疹病毒,因此一旦感染HSV-1便终身存在「上火」的风险,并且迄今也尚无药物可以将该「病灶」连根拔除;另一方面,潜伏的HSV-1只会在免疫力下降时才会发作,一旦免疫力恢复便很快自愈,只要注意营养与作息、调解身体即可,并不需要专门服用什么药物来「下火」。中医所谓的「下火」药,绝大多数(如果不是全部的话)只不过是毫无用处的安慰剂而已。


诸如此类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古人由于缺乏生理学、微生物学等方面的知识,只能从日常经验观察中做一些笼统的归纳与推测、用「上火」之类大而化之、玄而又玄的概念来解释病理现象,这是时代的局限,无可厚非。但今天的人们若再食古不化,死守着老祖宗的破铜烂铁当宝贝,就只能贻笑大方了。

 


为什么用驴皮做阿胶,其它动物的皮不行呢?

 

为什么必须用驴皮做阿胶,其它动物的皮不行?因为忽悠的诀窍是越神神叨叨越好、越让人看不透越好,这样才能收到更多智商税;「虚假区分」正是营造神秘感的有效手段。其实不管驴皮还是其它家畜皮熬成的阿胶,都不过是普通的胶原蛋白而已,再怎么熬制也起不到其鼓吹者所宣称的滋阴补血之类疗效;但只要祭出「正宗驴皮阿胶」的大旗(或者更进一步,「山东东阿黑驴皮配合当地某某泉的泉水熬制的正宗阿胶」),马上能唬住一大帮人。


事实上,根据中医典籍记载,阿胶最早其实是用牛皮熬制的,比如《名医别录》第一卷称阿胶「煮皮作之,出东阿」。《齐民要术》更称「煮胶……沙牛皮、水牛皮、皮为上,驴、马、驼、骡皮为次」,理由是「其胶势力虽复相似,但驴、马皮薄、毛多、胶少,倍费樵薪」。「其胶势力虽复相似」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就是,不论何种家畜皮熬成的阿胶,「疗效」均无实际差异(因为其实都没有疗效)。


到了五代宋初,由于官方买断牛皮作为战备物资(李剑农《宋元明经济史稿》:「五代时以牛革筋角为制造衣甲军器所需要,皆严禁出境。农民牛死,非经官验视,不得解剥,其革筋角皆输于官。」),民间才开始改用驴皮熬胶,相应地不断抬高驴皮的地位,先是与牛皮并列、把猪皮挤到二等(比如《本草纲目》「用娑牛、水牛、皮者为上,、马、骡、驼皮者次之,其旧皮、鞋、履等物者为下」),然后逐渐把牛皮也挤了下去,营造出「驴皮阿胶最上等」的印象(比如清代周岩《本草思辨录》「阿胶以济水、黑驴皮煎炼而成」)。


既然阿胶没有疗效,为什么还会列名于国家药典?既然驴皮阿胶与其它家畜皮阿胶并无区别,为何国家药典还要言之凿凿加以区分?前一个问题,涉及一个多世纪以来的中西医之争、涉及与伪科学斗争的未竟事业,这里不能尽表。


至于后一个问题,除了前面提到「虚假区分」对忽悠成功的重要性外,还有一个关键原因是:即便在忽悠界,一样存在利益之争、地盘之争、「话事权」之争。这在下面一则报导中便可看出端倪:「东阿阿胶参与了自1985年版药典以来连续七版药典阿胶质量标准制订,其建立的37项质控指标被收录到《中国药典》,参与了阿胶等10余个中药产品国家药品质量标准的起草和修订,先后共填补药典阿胶质量标准空白9项,成为行业法定标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伪科学领域亦不能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