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是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症状。人们一般都认为腹泻不是病,只不过是因为着凉、饮食不洁或是其他原因,吃点止泻药就可以了。据资料,在医院急诊的病人中,腹泻病人中有近半数患者是自行服药无效后才到医院求诊的。因此提醒大家,腹泻可能由不同病因引起,切莫自作主张乱用药。 误区一腹泻就用止泻药 腹泻初期,能将体内的致病菌与它们所产生的毒素和进入胃肠道的有害物质排出体外,减少对人体的毒害作用。此时如果使用止泻剂,无疑是闭门留寇。 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止泻药?如果是功能性的腹泻,在受凉以后,抵抗力比较强的,排出去两次自己就会好也可以不用药;但是老年人和孩子,有一些脱水症状时,是可以考虑用,但必须要观察确定没有问题试着用。对于非感染类的,比如说没有脓血便,没有全身发热,可以适当用。当然最好的办法还是在医生或者是已经在病因学治疗完备的情况下,配合着辅助用止泻药。如腹泻频繁,持续时问长且出现脱水症状者,在全身应用抗生素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的前提下,可酌情使用止泻剂。 误区二腹泻滥用抗生素 许多患者一有腹泻,不管三七二十一,就使用复方新诺明或诺氟沙星等抗生素。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对的。一般说来,病毒性腹泻、功能性腹泻和食物中毒等引起的腹泻,使用抗生素治疗是无效的。某些非感染性腹泻多由饮食不当、食物过敏、生活规律的改变、气候突变等原因引起,此类腹泻用抗生素徒劳无益,而应当服用一些助消化药或采用饮食疗法等。即便是感染性腹泻(多由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及变形杆菌等引起),在选用抗生素时,也要先明确致病菌种类,再选用细菌最敏感的抗生素治疗,切不可滥用抗生素。 误区三腹泻滥用止痛药 腹泻多伴有腹痛。部分腹泻患者常用654—2、颠茄片等来止腹痛,其实这种做法不妥。使用止痛药可能会掩盖或加重病情,如果是患有青光眼的老年人,还可诱发或加重青光眼。因此,对于轻度腹痛者,建议用热水袋热敷来缓解腹痛,重度腹痛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止痛剂。 误区四治腹泻频繁换药 一些腹泻患者治病心切,用药1~2天后不见好转,就急于更换其他药品。其实,任何药物发挥作用都需要一个过程,如果不按规定的疗程用药,当然达不到效果。再则,频繁更换抗生素,易使机体产生耐药性,反而造成不良后果。因此,要按规定的疗程用药,不可随意频繁换药。 误区五腹泻止了就停药 少数腹泻患者常依症状服药,即腹泻重时多服药,腹泻轻时少服药,稍有好转就停药。这样做很容易造成治疗不彻底而使腹泻复发,或转为慢性腹泻,给治疗带来很多困难。特别是感染性腹泻在用抗生素的过程中,不能随意停药。一般是症状好以后3~4天,或在大便培养细菌转阴以后才能停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