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央美教授:行书分为楷前和楷后,为什么?学行书必须要知道这些!

 老余知识园 2017-09-15

中国书法书体是一个久远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一般说书法分为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每一大类又可细分。以甲骨文始,历经金文、大小篆,隶书(秦隶),草书(章草、今草、狂草),楷书(魏碑、唐楷),行书。每一种书体的发展和演变并没有严格的边界。如行书,在晋朝已经成为成熟的书体了,达到了顶峰。

行书的发展,宋代行书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邱振中先生在他著作《书法》中,从行书的笔法特征,审美形式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提出了行书的应该以宋朝为节点。

即,这在书法史上画出了一道界限。

行书,是在各种书体中应用最广泛的书法,既具有艺术性有具有书写性。因此作为书法爱好者,学习行书这是必须要明白的,这样我们就知道宋以前的行书法帖练习行书时注意哪些笔法特点,尤其是晋人的行书。宋代及宋代以后的行书法帖的笔法特色,知道如何用笔了,这很重要!

央美教授:行书分为楷前和楷后,为什么?学行书必须要知道这些!

邱振中 《书法》

邱振中先生《书法》,全书共计七个章节,包括:

第一章 书法的起源

第二章 书法作品的构成

第三章 含义与表现机制

第四章 书体流变

第五章 书法家

第六章 书法创作:自觉意识的演变

第七章 书法理论

《书法》这部著作是邱振中先生三十年多年的学术研究,邱先生并没有以经院学术的烦琐方式椤累浩繁的书法史资料,也没有以编年体的方式向读者逐一介绍中国书法各种书体发展衍变的庞大而系统的详实脉络,而邱先生选择了让读者阅读典型图像的方式,通过不多的几个山峰、几条河流(书法家和书法图像),感悟到书法领域山河大地的存在并因之感动了自我的心灵。

央美教授:行书分为楷前和楷后,为什么?学行书必须要知道这些!

央美教授:行书分为楷前和楷后,为什么?学行书必须要知道这些!

邱振中教授在书中说:

从宋代开始,笔法才在技法基础、视野和观念上,彻底转变为提按为基底。

王羲之《丧乱帖》,方笔是其主要特征。王羲之将方笔与圆笔糅合在一起,随时转换,方笔仅仅作为点画起端和弯折出的标志,笔锋一进入点画内部,则波诡云谲,变化无端。

央美教授:行书分为楷前和楷后,为什么?学行书必须要知道这些!

王羲之《丧乱帖》

杨凝式的方笔直截了当,有扁平的感觉,然而并不觉得单薄,推移时一往直前,毫无顾忌,气势宏伟,笔画圆转处虽然不多,但刚健挺拔,弹性十足,作品排布错落有致,与笔触形成统一的整体,面目独特,富有新意。

《神仙起居法》,行草夹杂,流动感极强,与传世众多草书相比毫不逊色。因此人们把《神仙起居法》看做草书。其实行书字结构占15%以上,杨凝式的其他行书作品虽然在结构上与楷书关系密切,但笔画起止,弯折处几乎都没有停顿,没额外的动作。这成为杨凝式传递唐人笔法的关键点。不放弃流动的凝重,成为后来行草书几乎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

央美教授:行书分为楷前和楷后,为什么?学行书必须要知道这些!

唐代以后,楷书几乎成为书法训练的唯一 基础。苏轼说:“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这种观念深入人心。

宋代以前,行书以隶书和转笔为基础,书写笔画的整个过程中连续地实行控制。

一般把以隶书笔法为基础的行书成为楷前行书,把以提按、留住笔法为基础的行书称为楷后行书。两种行书的书写方式有质的区别。

宋代行书以一种新的书写方式起端。这种书写方式观念,一直影响到今天。

《书法》这本书并不仅仅是书法爱好者的读物,它也是所有中国人进入中国文化、中国艺术最好的一个入口,这是邱振中先生如是说,这也就邱振中先生写《书法》这本书的意义所在!

央美教授:行书分为楷前和楷后,为什么?学行书必须要知道这些!

邱振中说,《书法》是所有中国人进入中国文化、中国艺术最好的一个入口。

邱先生是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书法与绘画比较研究中心主任、绍兴文理学院兰亭书法艺术学院院长、潘天寿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美术馆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

邱振中是一个书法家,有着深厚的传统功底,却又在现代书法的创新实践上有着深入的探索;他也是一位理论家,致力于书法理论的的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