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食疗验方

 循天园 2017-09-15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细菌进入消化道,使肠道和肠黏膜淋巴结发生炎症,导致细菌及其毒素进入血液。临床上有发冷寒战,头及腰背疼痛,鼻出血,食欲减退,四肢无力,发热等症状。于发病后第二周时病人多出现稽留性高热,中毒症状极为显著。到发病的第三、四周时,容易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如无并发症发生,体温则渐呈弛张热,约一周左右,体温渐趋正常。

在整个治疗期间都应给予隔离,用氯霉素、复方新诺明或痢特灵等治疗,但在饮食与护理方面亦十分重要,若能注意这一点,就可加快病情的恢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饮食原则]

总的原则是,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1.高热量:一般每日供给热量每公斤体重40~60千卡,也可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酌情增减。

2.碳水化物:为热量的主要来源,应占总热量的50%以上,每人每日约400~500克。因为糖类容易被人体吸收和利用,同时,充足的糖类可以减少体内脂肪和蛋白质的氧化,避免产生代谢性酸中毒。

3.高蛋白质:每公斤体重按1.5~2.0克计算,全日需蛋白质100克左右。因患者持续高热,蛋白质分解加强,引起机体消瘦,在伤寒极期,有的病人每天可减少体重0.5公斤。可选用乳类、蛋类、鲜鱼、新鲜豆制品等。

4.脂肪:在无腹泻的情况下,每日可供给60~70克。宜选用易消化的脂肪,以提高热量及帮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5.水分:每日经口摄入液体量应为2500~3000毫升(包括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中的水分),以有利于各种代谢废物和细菌毒素的排出。

6.维生素:供应要充足,以维生素B及C为主,摄入量应远远高于正常人。

7.无机盐:钾、钠等无机盐也应供给充足。

[食疗验方]

1.茶叶:治伤寒。以100%茶叶煎剂10毫升口服,每日3次,试治伤寒及副伤寒各1例。1例伤寒患者于服药3天后体温降至正常。另1例副伤寒则于服药9天后体温完全正常,其它症状亦随之好转。

2.乌梅:治伤寒(肥达氏反应阳性者):酸梅流浸膏曾治愈伤寒患者数十例,有的一星期自觉症状消失,有的两星期退热,也有3~4星期退热的,而且无一例肠出血的或致死的结果。在治疗期间,应多饮流质的营养食物,如鲜菜汤、米汤。

3.乌梅膏:治肠伤寒。乌梅洗净,加水炖至熟烂,纱布过滤取汁,用文火熬成膏(每克膏约用梅实30克),成人每次服1克,每日服4次,或用30克梅实加清水1碗煎至半碗,加糖少许1次服,每日服4次。以上法曾治愈肠伤寒3人。

作者:陈长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