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故事学中药[1]-中成药的传说

 建华1968 2017-09-15


一、梨膏糖的传说
看故事学中药-中成药的传说1 - xinglinzhige - xinglinzhige的博客看故事学中药-中成药的传说1 - xinglinzhige - xinglinzhige的博客
 
       唐初的政治家魏征据传是个十分孝顺的人。他母亲多年患咳嗽气喘病,魏征四处求医,但无甚效果,使魏征心里十分不安。这事不知怎的让唐太宗李世民知道了,即派御医前往诊病。御医仔细地望、闻、问、切后,处方书川贝、杏仁陈皮、法夏等味中药。可这位老夫人的性情却有些古怪,她只喝了一小口药汁,就连声说药汁太苦,难以下咽,恁你磨破嘴皮子地劝说,可她就是不肯再吃药,魏征也拿她没办法,只好百般劝慰。
        第二天老夫人把魏征叫到面前,告诉魏征,她想吃梨。魏征立即派人去买回梨,并把梨削去皮后切成小块,装在果盘中送给老夫人。可老夫人却因年老,牙齿多已脱落,不便咀嚼,只吃了一小片梨后又不吃了。这又使魏征犯了难。他想,那就把梨片煎水加糖后让老夫人喝煎梨汁吧。这下可行了:老夫人喝了半碗梨汁汤还舐着嘴唇说:好喝!好喝!魏征见老夫人对煎梨汁汤颇喜欢,但光喝梨汁汤怎能治好病呢?因此他在为老夫人煎煮梨汁汤时就顺手将按御医处方煎的一碗药汁倒进了梨子汤中一齐煮汁,为了避免老夫人说苦不肯喝,又特地多加了一些糖,一直熬到三更。魏征也有些疲惫了,他闭目养了下神。等他睁开眼揭开药罐盖,谁知药汁已因熬得时间过长而成了糖块,魏征因怕糖块口味不好,就先尝了一点,感到又香又甜,他随即将糖块送到老夫人处,请老夫人品尝,这糖块酥酥的,一入口即自化,又香又甜,又有清凉香味,老夫人很喜欢吃。魏征见老夫人喜欢吃也心中乐了,于是他就每天给老夫人用中药汁和梨汁加糖熬成糖块。谁知老夫人这样吃了近半个月,胃口大开,不仅食量增加了,而且
咳嗽、气喘的病也好了。
        魏征用药和梨煮汁治好了老夫人的病,这消息很快传开了,医生也用这一妙方来为病人治病疗疾,收到了好的效果。人们就称它梨膏糖。

  二、膏药的传说

看故事学中药-中成药的传说1 - xinglinzhige - xinglinzhige的博客看故事学中药-中成药的传说1 - xinglinzhige - xinglinzhige的博客

中药在临床应用中有着不同的剂型,如汤剂、丸剂、散剂、膏剂、丹剂、酒剂、露剂、胶剂等。其中膏剂包括两种:一种是将中草药用水煎熬,浓缩药通常带有滋补性质;另一种是将中草药放在植物油里煎熬,等药物焦枯后捞去药渣,再将油煎熬浓缩成半固体状作为外用,这就是制作膏药的原料。然后加入其他药粉,即可制成“布膏药”或“纸膏药”,这种膏药大都用来治疗跌打损伤、风湿疼痛以及疮痈疖肿等病症。
  《山海经》里曾记载一种羊脂类药物,用于涂擦皮肤防治皲裂,这可以说是最原始的膏药。《内经》里记载了一种“豕膏”,是单纯用猪油制成,用于涂治腋部小溃疡。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一书里,已经出现了膏药的方名了。它详细地介绍一些治疗疮痈、金疮、痹风等膏方,制法大都是将药物用苦酒浸渍后,加猪油煎沸,除去药渣放入雄黄、朱砂等药粉搅匀而成。公元七世纪唐代孙思邈所著的《千金要方》一书中记载了一些膏方,其中有一张“乌麻膏”,是将药物用麻油煎煮后去渣、浓缩,加入黄丹、蜡等药物制成,善治疮痈
疖肿,有止痛生肌作用。到了宋代以后,膏药的种类越来越多,治疗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有用于跌打损伤以止痛散瘀的,有的用于脓肿疖子以“抽脓拨毒”,有的用于创口生肌长皮,有的敷贴局部而治疗体内疾患。
   膏剂除外用之外,内服类型的也不少。汉代时,制作内服膏剂已相当考究了,根据治疗用途的不同而选用相应的药物,加水煎熬后,滤去药渣,药液中加入蜂蜜与糖,熬制稠厚的药膏,可供长期使用。
膏药治疗疾病,一方面由于膏药里所含的药物直接接触皮肤,通过皮肤的吸收作用进入到人体内而发生治疗的效果;同时膏药里大都配有辛香走窜的药物,如麝香、冰片等,这些药物本身的作用也能由体表向体内渗透,因此,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内服膏药一方面由于浓缩而便于服用和保存,另一方面又将药物的成分规范化、准确化,避免了煎熬方法不当的破坏和损失,使得疗效更为可靠。
   随着医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膏药种类更是举不胜举,其配方、制法、质量更是技高一筹,具有十分独特的疗效,深受人们欢迎。
          ~~~~~~~~~~~~~~~~~~~~~~

                       膏药的制法与应用

中医外治疗法,首推膏药,因其具有药物直达病所,迅速发挥作用的特点,符合就近给药的原则。药物经皮肤通过血管与淋巴管进入体内,起到全身的治疗作用,且减少了对胃肠道的刺激,又可减轻对肝脏的毒性,避免了药物在肝脏的“首过效应”。
    在临床上应用膏药,应辨证施治。一审阴阳,分别表里寒热、邪正虚实;二察四时五行,根据四时所伤,五脏病复;三求病机,探讨风、气、湿、寒、火的变化;四度病情,忧愁思虑,所伤之五脏;五辨病形,即五脏六腑之外症不同,分别有用膏之大法。
    热性急而凉性缓,膏药热者易生效,凉者起效较慢,故膏药应用时宜加热。
    膏药组方多来源于中药方剂,其用药数多。由于许多药物中含有脂溶性、挥发性及刺激性的药物,可透入皮肤起消炎止痛、去腐生肌、收敛作用;贴于患处刺激神经末梢,尚可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产生神经特异性,以调整机体防御能力。随其所含的药物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功效,外可消肿拔毒生肌,疗跌打损伤;内能驱风寒、和气血、消痞痰、通经络、祛风湿。

    膏药外敷有时可能引起皮肤过敏,出现丘疹、水泡、瘙痒甚至糜烂等,中医称之为“膏药风”。为防此弊,膏药中应尽量不用轻粉等汞剂,亦可配入麻黄、冰片、苦参、徐长卿等药,既能开腠透窍,使药物易于渗入,又可止痒。
    黑膏药为膏药中最常用的剂型,我院制作黑膏药是以食用植物油炸取药料,去渣后,在高热下与黄丹反应而成的铅硬膏。药料加植物油炸,目的是要提取药料中的有效成分,但植物油系非极性溶媒,生物碱盐类、某些甙类等极性成分不溶于植物油,游离的生物碱、黄酮甙类、蒽醌甙类等成分虽然溶解,但在高温下亦大多被破坏。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我院根据临床要求,将某些量大、质轻、有效成分明确而溶于水者,用水煎煮提取,去渣浓缩成膏,再和植物油及黄丹炼成的基质混合均匀,最后混入挥发性药物与细料药的细粉,搅拌均匀,制成膏。这种方法避免了高温对某些成分的破坏,使挥发性成分的流失减少,特别适应于小批量生产及临床科研的临时组方。




一、七珍丹的传说

2012年02月21日 - xinglinzhige - xinglinzhige的博客2012年02月21日 - xinglinzhige - xinglinzhige的博客

       相传在清乾隆年间,有一姓韩的宫廷太监,系河北省武强县人氏,在皇宫当差多年,甚为勤快,祖上世代为医。其置身宫廷,虽不是御医,但受世袭影响,通晓医理,精于医术,加之聪慧过人,深得皇室家族赏识。在皇宫大内经常有皇室婴儿所患高热不退、夜啼不安,甚至惊风抽搐等急性热病,宫中太医、御医时以白虎汤、犀角地黄汤等清热熄风之剂,时难取效,皇室家族甚是急迫不安。此时有人荐见通晓医理的韩太监诊治。韩太监以祖传的药丸,婴儿服后,少则一天,多则三天,热退神清,啼止便通,平安入睡,且饮食增加,恢复较快。慢慢地韩太监的医术在宫内颇有名气。此后但凡小儿发热不退,惊风抽搐,只要服韩太监的药丸,往往药到病除。韩太监因而受到皇室家族的宠信,由此也受到太医及宦官的嫉妒讥笑、讽刺挖苦,并屡遭暗算之苦。韩太监自知无法脱离红墙之内,同时无法摆脱奸宦之害,为使祖传秘方不至失传,将秘方传于郝姓同乡,以绢赠之,上书"欲儿安,七珍丹"。又书天、犀、羚、牛、麝、蟾、沉。郝氏为免遭官祸,借故辞去宫中差职,远迁于山西降州府安家落户。为纪念朋友赠方之恩,郝氏在山西降州(今降县)开一药店名叫"德义堂药店",永做纪念。郝氏的后代将此药方代代相传于今。故七珍丹遂成为山西降州一大名药,家喻户晓,常用不衰,广流民间,被誉为儿科良药,并有"若要小儿安,月月离不开七珍丹"的传说。

      ~~~~~~~~~~~~~~~~~~~~~~

   七珍丹.

【主要成份】牛黄、麝香、沉香、天麻、天竺黄、全蝎、蟾酥、僵蚕等。
       【功 能】消积导滞、通便泻火、镇惊退热、;化痰熄风。
       【适 应 症】用于小儿肺炎,感冒发热、夜啼烦燥、夹食夹惊、乳食停滞、大便不通、惊风抽搐、痰涎壅盛。成人口含可治牙龈和咽喉肿痛。
       【用法与用量】】 每日只服一次,积食严重者,最多连服三曰,用白开水或糖水送服,或暗投入食物中,或同乳共服,清晨空服效果最佳。一、二个月小儿一次服3-4粒;三、四个月服5-6粒;五、六个月服6-7粒;七、八个月服8-9粒;九、十个月服11-12粒;十一个月和满周岁一次服15粒;二岁服20粒;三、四岁服25粒;五、六岁服30粒;t、八岁服35粒;九、十岁服40粒,十岁以上者服45粒,或遵医嘱。
       【保健用量】】 正常儿童可按治疗用量,每半月服一次,可防治因积食引起的诸多疾病。
       【注 意】】麻疹及久泻气虚者忌服。个别服后有腹泻或腹中隐隐作痛现象,这正是小儿珍丹药理作用的结果,服药后3-5小时开始腹泻,2-3次后即自行消失。
       【规 格】】 每100粒重0.62克。
       【贮 藏】】 密闭、防潮。

  二、定坤丹的传说

2012年02月21日 - xinglinzhige - xinglinzhige的博客2012年02月21日 - xinglinzhige - xinglinzhige的博客

相传在清乾隆盛世,内务府总管和大人为了取悦皇上,在民间广征美女。一时间后宫莺歌燕舞,佳丽如云。美中不足的是,乾隆爷每天操劳国事,政务繁忙,难免对众多的后宫嫔妃时有冷落。这些花容月貌的妃子们远离父母,远离家园,终日闭锁深宫,又不能时时得到皇上的垂青,不禁心情苦闷,郁郁寡欢。久而久之,后宫嫔妃们患了严重的“郁血病”,甚至影响到了皇族的嗣衍。乾隆爷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了皇族的一脉承传,于公元1739年诏令京师太医院广集全国名医研究“郁血病”的治疗方剂。众名医集思广益,昼夜不眠,经过3个月的艰苦努力,终于研究出一种融调经、舒郁、理气、活血为一体的妇科综合方剂。施之临床,屡治屡效,两年之内,乾隆爷就喜得皇子12名。乾隆爷大喜之余,御笔亲提方名定坤丹,意即使坤宫得到安宁,并将此丹列入了中华瑰宝《医宗金鉴》里。
    时值宫廷监察御史孙廷夔的母亲病重,四方求医,久治不愈。百般无奈之际,孙御史设法从太医院将定坤丹处方抄出,辗转带回山西太谷家中,命其家庭药坊配制。孙母服用定坤丹数粒后,病体痊愈。从此,定坤丹就做为妇科制剂的珍品在山西安家落户了。迭经数百年,定坤丹仍以一枝独秀傲立于祖国的医药之林

       ~~~~~~~~~~~~~~~~

 定坤丹

【组成】 西洋参、鹿茸、白芍、生地黄、阿胶、熟地黄、当归、白术、黄芪、山茱萸、枸杞、黄芩、牡丹皮、延胡索、香附、艾叶炭等26味药。
      【功用】滋补气血,调经解郁,止痛。用于月经不调、行经腹痛、崩漏下血、赤白带下、贫血衰弱、血晕血脱、产后诸虚、骨蒸潮热。为益气养血、寒热并用的调经剂,多用于气血两虚,兼有郁滞的月经不调、不孕症等。现代多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青春期或更年期子宫出血见有上述症状者。
     【剂量】丸剂:9g、12g/九,o.5-1丸/次,2次/日,温开水或黄酒送服。
     【注 意】忌食生冷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伤风感冒停服。非气血不足而夹痰滞者忌用。孕妇忌用。







一、 龟龄集的传说
看故事学中药-中成药的传说3 - xinglinzhige - xinglinzhige的博客看故事学中药-中成药的传说3 - xinglinzhige - xinglinzhige的博客

龟龄集是我国最早的中药复方升炼剂的代表之一,它不仅有着“丹药”的所有特征,而且作为道家思想精萃的产物,更多地体现了与道家息息相关的渊源关系。
      道家思想当萌芽于商周时代的巫祝祭祀鬼神,到战国方士广求仙采药时开始盛行。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不仅多次派遗童男童女前往海外求仙访药,而且,广求术士从事丹砂和诸药的升炼变化工作,以求得长生不老之药,从而开始了道家服丹成仙的先河。
    医道与仙道,关系至为密切。所以凡学仙者,皆当知医。因而,《素问》《灵枢》既为医家之祖,黄帝也为道家之祖。其后,《肘后方》作者葛洪,《本草经集注》作者陶弘景,《千金方》作者孙思邈皆道门中之铮铮者。在求仙得道的同时,一批延年益寿之方藉此产生。
      道教中第一部讲炼丹的书是东汉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后人称它为“万古丹经王”。公元二世纪东汉末期,左慈、葛玄等医药学家开始了炼丹术的研究,《后汉书左慈传》记载,左慈,先事曹操,又谒刘表,复见孙策,但都恶其幻术惑众,然终无法加害,后入霍山炼九转丹,遂成仙去。葛玄,性喜老庄之道,不愿仕进,遇左慈,授以九丹金液仙经及炼炁保形之术,遂谢绝人事,专炼九转金丹,三年丹成。可见当时丹药的炼制已有了一定的成就。到魏晋、南北朝时,葛洪、陶弘景等名医继承前人理论,总结历史经验,创造性地将炼丹术纳入医学范畴,取得了辉煌的成果。葛洪为葛玄之侄孙,从葛玄弟子郑隐受炼丹术,又博览群书,精通医学。陶弘景,南朝齐、梁时的道教学者、医学家、药物学家。葛洪、陶弘景仙学渊于一派,不仅对道教思想有所发扬光大,而且将医道融合,通过五行术变化及外丹炉火,创造出许多祛病养身的药方,“老群益寿散”就是其成果之一。
      《道藏》是我国道经、道书的一部大总集,包括了明代以前道教中的绝大部分经典。从魏伯阳到陶弘景,历代道家名流的思想和著述都有记载和收录。“老君益寿散”亦在其列。此外,道藏还有两种节本,一者为宋代的《云笈七笺》,一者为明嘉庆年间蒋元庭所编的《正统道藏》。其中,《云笈七笺》为北宋张君房等人根据《天宫宝藏》编纂而成,全书一百二十二卷,完全是北宋道藏的雏形,“老君益寿散”也在所辑内容之中。其中所节录的经典原本,有些到后来已失传,所以它的存古之功不可埋没。

 龟龄集是明代方士邵元节和其他医学家合作,在《云笈七笺》中老君益寿散处方的基础上,加以增删而成。所以现在说龟龄集源于《云笈七笺》,其原因当始于此。

~~~~~~~~~~~~~~~~~~~~~~~~~

龟龄集

【处方来源】  《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
      【处方组成】  人参、鹿茸、海马、枸杞子、丁香、穿山甲、雀脑、牛膝、锁阳、熟地黄、补骨脂、菟丝子、杜仲、石燕、肉苁蓉、甘草、天冬、淫羊藿、大青盐、砂仁等
      【性 状】   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棕褐色的粉末;气特异,味咸。
      【功能主治】   强身补脑、固肾补气、增进食欲。用于肾亏阳弱、记忆减退、夜梦精溢、腰酸腿软、气虚咳嗽、五更溏泻、食欲不振。
      【适 应 症】    虚症。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0.6g、一日1次,早饭前2小时用淡盐水送服。
      【注意事项】 忌生冷,刺激性食物;孕妇禁用;伤风感冒时停服。
      【剂型规格】   胶囊剂,每粒装0.3g。

 二、五加皮酒的传说

看故事学中药-中成药的传说3 - xinglinzhige - xinglinzhige的博客看故事学中药-中成药的传说3 - xinglinzhige - xinglinzhige的博客

传说很久以前,海龙王的五公主下凡来到人间,与凡人相爱结为夫妻。因凡人家境贫寒,为生活驱使,五公主提出要酿造一种能健身治病的酒,凡人不知如何酿制,五公主便唱了一首歌:"一味当归补心血,去瘀化湿用妾黄。甘松醒脾能除恶,散滞和胃广木香。薄荷性凉清头目,木瓜舒络精神爽。独活山楂镇湿邪,风寒顽痹屈能张。五加树皮有奇香,滋补肝肾筋骨壮,调和诸药添甘草,佛手玉竹不能忘。凑足地支十二数,增增减减皆妙方。“歌中道出十二种中草药材的名称。凡人照此制作,终于酿成五加皮酒。酒面世后,庶民百姓、达官显贵,闻香品饮,甘醇味美,身心舒畅、祛疾健体,声誉四海,千百年来,名传遐迩。

~~~~~~~~~~~~~~~~~~~~~~~~~

五加皮酒

【药物组成】  五加皮150g  当归150g  肉桂150g  牛膝100g  防己100g  白术(炒)100g  陈皮100g  姜黄100g  独活75g  栀子75g  白芷50g  白糖1.5kg  50度白酒15L

【功能主治 】通经活络,祛风散寒。用于风寒湿痹、周身骨节疼痛。

【用法用量 】随量饮服。或温服。每次10~15ml,每日二三次。

【注意事项 】 孕妇忌服。

【资料来源 】 《新编中成药》








一、六神丸的传说
看故事学中药-中成药的传说4 - xinglinzhige - xinglinzhige的博客看故事学中药-中成药的传说4 - xinglinzhige - xinglinzhige的博客

是年间,上海有个雷云尚,是个孤儿,家里很穷,小时讨饭拣破烂;长到十三、四岁就到船上拉纤。后来雷云尚积攒了一小笔钱,买些日用百杂货,挑起货郎担做小生意。雷云尚为人老诚厚道,处处谦恭和气,他卖的货物薄利多销,生意越做越兴隆,渐渐成了上海数得着的富户。
      雷云尚发迹后,不忘自己经历过的苦难生涯,对那些无家无业的穷人和残废人总是慷慨接济。
      这一年江南大旱,粮食欠收,饥民成群结队涌入上海。雷云尚眼见饥民卖儿卖女,啼饥号寒,心如刀剜箭穿般难受,他叫伙计支起几口大锅,昼夜煮粥,舍饭舍衣,赈济饥民。
      这一天,时值雷云尚舍衣舍饭第四十九天,天近二更,饥民们也陆续散去,伙计收拾好锅碗瓢勺关上大门正要去睡,猛听大门被人擂得“咚咚”响,伙计问道:“是谁何事敲门?”只听门外一老公答:“我是来舍饭的。”伙计说:“今天舍饭已舍完了,明天早点来吧。”老公恼怒大吵大闹道:“我上了年纪,腿脚不便,起早走到这里,误了时辰,不给我饭吃,想让我饿死不成!大家都说雷云尚是个大善人,在来也是个假善人呀!”
      伙计见老公动气,赶忙开门,把老公请进院里,好言劝道:“我们雷掌柜是真心行善,因为他独生公子患喉症,嗓子肿疼,水米不进,已四五日了,多次求医服药,全无效验。眼看性命难保。就这样,雷掌柜怕喧闹,所以早点歇息了。”
      老公闻言把眼一瞪,吼道:“他那儿子就恁主贵?就得把我饿死!他不假善人是啥?”伙计们怎么劝也劝不住。
      雷云尚正在里屋照料儿子,听见前院吵嚷,忙起身来到前院,问过伙计后,上前给老公赔笑施礼道:“老伯伯请息怒,到客厅叙话。”老公一见雷云尚,怒气全消,呵呵笑道:“好,好,好,雷掌柜果真名不虚传哪。”
      雷云尚一边陪着老公往客厅走,一边吩咐伙计去厨房预备饭菜。两人在客厅里喝过几杯茶,伙计把做好的饭菜端上来。老公也不客气,
抄起碗筷大吃大喝。吃完饭,也不道谢,起身告辞道:“老汉向来不白吃人家,今夜打扰掌柜,无物可赠,闻令郎患喉症日久,治疗无效,今我说一药物,服后即愈!”说罢,用食指沾茶水在方桌上写下“珍珠”二字,也不等雷云尚相送,飘然出门,转眼不见,雷云尚惊得目瞪口呆,半晌说不出话来。正在这时,忽然伙计前来禀报,外面又来一瘸腿老公,要讨饭吃,雷云尚又吩咐伙计去厨房做饭,亲到门前迎接,瘸腿老公饭饱菜足之后,也不道谢,又用指头沾水写了“牛黄”两字,抽身出门去了。
      就这样,一个刚走,一个又来,至午夜时分,共来六人,走了六人,说了六种治喉病药物。雷云尚性本聪敏,自思今夜之事,决非巧合,必是自己善行感天,天降神仙搭救。忙把六位神仙所写药物记下,这六味药是:珍珠、牛黄、麝香、腰黄、冰片、蟾酥。第二天一早,雷云尚命伙计持药方去药店抓药,煎熬后让儿子服下。这药一剂入喉,顿觉一阵清爽,肿痛渐消,须臾已能张口说话;服药二剂,公子便能吃喝,喜得全家人烧香放炮,叩谢众仙。
       儿子病愈,雷云尚十分欢喜。在欢庆中,他又推己及人,想到自家有药治病,儿子还险些送命,那些无业穷人得了喉病,无钱医治,不知要死亡多少!天赐良药,理应广施天下。他把心事说出,全家人皆拍手称道。于是,他便拿出数千两白银购置药物,研末制丸。因药方系六仙所传,故定名“六神丸”。凡患喉症、烂喉痧、乳蛾肿疼及疔痈疖而登门求药者,一概施舍,分文不取。此药药到病除,声名大振,登门取药的,来信要药的,应接不暇。
      一日,雷云尚到武当山朝拜,路过武昌,见江边有人卖喉药,索取高价。伸手接过看时,正是自己所制丸药。仔细询问,方知是药贩子冒充病人,骗取舍药,转手倒卖。雷云尚十分生气。他回到上海后,立即专设药厂制造六神丸,在各地设点出售,只收成本费,既方便病人,也有效地防止了药贩坑人。
     那时盛六神丸的药瓶,系用牛角刻制而成,上刻“六神丸”三字,下注“上海雷云尚制”,以防冒充。雷云尚去世后,雷家子孙按方制药,药瓶上仍注明“上海雷云尚制”。这一来是为了纪念先祖功德,二来是因为雷云尚的“六神丸”,早以誉满中外了。

~~~~~~~~~~~~~~~~~~

六神丸

中成药组成:牛黄、麝香、冰片、瞻酥、珍珠、雄黄。
    中成药功用: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止痛。用于单双乳蛾、喉喑、烂喉丹痧、外科痈疽疮疖、无名肿毒等症。现代常用于急性扁桃炎、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口腔炎、齿冠周炎、腮腺炎及咽癌、喉癌等。
    中成药剂量:水丸剂:30粒/支,10支/盒。口服,5一l0粒/次,1-3次/日,小儿酌减。
    注 意:孕妇忌服。忌烟、酒及辛辣食物。疮疖、疮面溃烂者不可外敷。

二、仁丹的来历

看故事学中药-中成药的传说4 - xinglinzhige - xinglinzhige的博客看故事学中药-中成药的传说4 - xinglinzhige - xinglinzhige的博客
     有一个日本商人见六神丸畅销,也想制六神丸以牟利。于是想方设法打听六神丸的配方。由于六神丸药物配方雷家的人掌管很严,日本人一直弄不到手。后来,通过关系结识了雷家药厂的帐房先生。并用金钱买通了帐房先生,把制六神丸所采购的药品清单搞到了手,还是不放心,又专门派人暗中盯住药厂所进的药材一一核对,见与帐房先生给他开的清单相符,才高高兴兴地回日本制作,梦想发大财去了。谁知,他不知道六神丸的药物配方剂量及制作六神丸的工艺操作。制作出来的丸子颗粒大,放在口里只有清凉的感觉,而没有六神丸那样的治疗作用。他花了钱,亏了本,又不甘心。为了捞回本钱,当的正是夏季,他就作为防暑保健品来卖,就取名仁丹。




一、萤火丸的传说

看故事学中药-中成药的传说5 - xinglinzhige - xinglinzhige的博客

  刘子南是汉代的冠军将军,武威郡的太守。他跟道士尹公学道,尹公传与他务成子的“萤火丸”的秘方。这萤火丸能避疾病疫疠、百鬼虎狼、虺蛇蜂虿诸毒、五种兵器的刀伤和盗贼的侵害。药丸的制法是用雄黄、雌黄各二两;萤火、鬼箭蒺藜各一两;用铁槌的柄把它们烧得焦黑;锻铁炉中的灰和羚羊角各一分半,研成粉状,用鸡蛋黄和红雄鸡冠子上的血将它们调和后做成杏仁大小的药丸。用三角形的红布袋装五个药丸,平时常戴在左臂上;当兵的就系在腰间;居家的挂悬在门上,就可以避盗贼和百毒。刘子南依法制好了药丸,就经常将它们佩带在身上。
      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武威郡边界遇到胡人侵犯,刘子南带兵出阵,一场大战后刘子南兵败,他的部队被击溃,众士兵四处逃散,他单枪匹马被敌人所围。敌人射来的箭像雨一样密集,但在离刘子南的战马几尺远的地方,箭就纷纷落地,根本就不能近其身。胡人以为他是神人,就主动撤兵解围而去。
      刘子南后来把制作萤光丸的方法传给他在军中当兵的儿子和兄弟,他们也同样都没被伤过,大家为药丸的灵验而高兴,把它当成传世之宝。
      汉代末年,青牛道士封君达得到了这药方,后传给了安定的皇甫隆,皇甫隆又将其传给了魏武帝,以后,才逐渐地传到民间。这种药丸也叫“冠军丸”,又叫“武威丸”,孙思邈的《千金翼方》对此药方有记载。

二、六一散的传说   

看故事学中药-中成药的传说5 - xinglinzhige - xinglinzhige的博客看故事学中药-中成药的传说5 - xinglinzhige - xinglinzhige的博客

        相传六一散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别号刘河间)所创。在公元1147年(金皇统元年)的仲夏,金熙宗晋尚书右丞相韩企先为濮王,赐宴三日。谁知,未出三天,却得了一种怪病:发热、口渴、烦躁不安、小便不畅、大便泻痢。家人四处求医,熙宗也派太医前来诊治,无奈近百剂药下去,病势有增无减,便在城门悬榜求医。
        当时20岁的刘完素正在京城购置药品,见了榜文,一则他初出茅庐,不知深浅;二则自认为对此病颇有把握:三则早闻韩博通经文典章,能仿宋律制定皇统新律,所以刘完素很想见见这位贤相。因此他揭了榜,入王府为韩企先诊治。经过按脉察色后问道:“可有身热、心烦、口渴、头晕、少气、多汗之症?”韩闭眼而微微点头。
        “当有恶心泄泻,胸闷纳呆,倦怠身重。”对、对。韩企先睁眼打量了一下刘完素的模样。
        “此乃暑湿也,治暑不治湿,医之过也!”“暑湿?”太医忍不住说:“吾等岂不知暑湿之理?”刘完素说:“你们治暑祛湿,泻热不养阴,尤其小便不利、大便泄泻,定然不敢使用寒凉之剂,故洽而无效。”
        韩企先挺起身子,睁大眼睛问:“你有何方?”刘完素思索有顷举笔处方:
滑石甘草,共研细末。一旁韩夫人问:“此为何方?”刘指着方中“滑石六两,甘草一两”,脱口而出:“六一散”。他解释道:“滑石能解肌清热,滑窍行水而利湿,统治表里上下三焦。加入甘草泻火和中,便能清暑利湿。”
        “如何服法?”“每用三钱,和白蜜少许,冷开水或灯心汤调服,三日见效。”
        韩企先见他说得有理,就照方服了三贴,果然小便通而泄泻止,不禁感慨万分。韩企先找来刘完素,请他弃医从政,但刘却只要求赐医书若干。此后仍然用心攻读,终于成为一代名医。
        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也颔首称赞
六一散。因此六一散被誉为“凡人之仙药”。
        
六一散的使用,一般每服9克(三钱),以凉开水调服效果最好。决定使用六一散的关键,应为小便赤黄短涩之症,如若小便清而长(无色而量多易排出)则不宜用。
        此外,
六一散的加减亦很灵活;如见心烦不安较著者,可加上朱砂少许调服,名为“益元散”;若兼目赤咽痛,口舌生疮,可加青黛少许,名为“碧玉散”;如兼有轻微的外感(发热、头痛等)的症状,可用鲜薄荷叶煎汤或捣汁少许同服,名为“鸡苏散”。这些方剂,都是夏季治疗暑病的良方。民间还有一种用法是以六一散给小儿浴后涂撒,既可防止痱毒,又可预防湿疹。可谓价廉而疗效显著。






一、 黛蛤散的传说
看故事学中药-中成药的传说6 - xinglinzhige - xinglinzhige的博客看故事学中药-中成药的传说6 - xinglinzhige - xinglinzhige的博客

 相传宋徽宗年间,宫廷中有一名宠妃患了咳嗽,皇帝命令李御医在三日之内治好此病,否则就将他处斩。李御医惊慌失措地在家中苦思,忽听到门外有人叫卖:“咳嗽良药,一文一帖,其效如神。”李御医买了十帖,打算一试。第二天,李御医将此药交给皇妃服用,其效果很好,不出三日,皇妃的咳嗽就全好了。皇上也龙颜大悦,重赏了李御医。
        此方是由青黛和海蛤壳这两味常用的药物配制而成的,又名黛蛤散。海蛤壳性味成寒,有清热化痰、软坚散结的作用。用时将蛤壳置于新瓦之上煅烧,发红之后离火冷却研末,再配以青黛粉末混匀即可服用。青黛性味咸寒,可清热解毒,凉血定惊。现代研究表明,它对炭疽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等有效。

  二、还少丹

看故事学中药-中成药的传说6 - xinglinzhige - xinglinzhige的博客看故事学中药-中成药的传说6 - xinglinzhige - xinglinzhige的博客

明代崇祯年间,年方及冠的喻嘉言常爱到西山游玩。一日,他正和万寿宫里土特产在下棋,只见一位精神矍铄的老汉前来向土特产感谢救命之恩。输嘉言认识他,这位精神矍铄的老汉前来向老道感谢救命之恩。喻嘉言认识他,这位刘员外年逾六旬,因无子嗣,去年新娶一个妾,年方二十。谁知,不过三个月,刘员外一病原体不起,先是疲倦、耳鸣、健忘、心性小便白浊淋漓;尔后不思饮食、口吐清水,形体赢瘦。四方求医无效,奄奄一息,家人便抬他来万寿宫求神。老道见状,经他用了还少丹。服后饮食大进,精神振奋,真是今非昔比,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为了表示谢意,刘员外献上厚礼。老道正色道:“治病可以,礼物断不可收。”打发刘员外后,喻嘉言问:“何谓还少丹?”“山药、苁蓉、山萸、茯苓、五味、大枣……”老道一口气报出十多味中药全是温肾暖脾之药。老道见喻嘉言聪明好学,便一一告诉他:“老年人面色淡白,怕冷,头晕,耳鸣,听力减退,腰酸酸软,小便清长,多为肾阳虚,,如不及时治疗,便可以影响脾阳。肾为先天之本,睥为后天之本。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喻嘉言赞同地说:“食欲、性欲是人的正常欲望,倘如不加注意适度,不防微杜渐,便可造成肾、脾阳虚。”老道说:“温肾补脾,可使老人返老还童,故称还少丹。”对此,喻嘉言很感兴趣,他跟老道学了不少医学知识,后来,成为一代名医,用还少丹治好了不少病人。病例记载于《寓意草》中。 
        还少丹,是适合中老年睥肾阳虚常服的保健良方。此方出自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也称杨氏还少丹。原方为:炮山药、酒牛膝、茯苓、山茱萸、炒茴香各45克,续断、酒菟丝子、杜仲(毒汁炙)、巴戟天、酒肉苁蓉、五味子、芡实、远志(姜汁炙)、熟地黄各30克,为末,炼蜜为丸。而后世各方,则去续断、菟丝子,加枸杞子、菖蒲,并以大枣煮熟去皮,核打烂,炼为丸。用量则有各药均等分,或加重熟地,减轻萸肉、茯苓、小茴香之量的。这是名医根据当时所遇病症需要变化和用药习惯有关。我们在配制时也可酌情变化。还少丹的服用方法,为每次6~9克,每日2次,用淡盐汤或开水送服。须久服,









一、片仔癀的传说

看故事学中药-中成药的传说7 - xinglinzhige - xinglinzhige的博客看故事学中药-中成药的传说7 - xinglinzhige - xinglinzhige的博客
       中成药“片仔癀”由麝香、牛黄、蛇胆、三七等组成配方,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主治金疮伤痛、挫伤、扭伤等症。
  中成药“片仔癀”的名称源于闽南语。传说在明代嘉靖年间,奸相严嵩父子掌权,贪官污吏当道,朝政每况愈下。有一位御医,因痛恨奸相残害忠良,就逃离京城,隐姓埋名,辗转来到福建漳州东门外璞山岩寺出家为僧。当时寺中和尚多习武强身护庙,舞棒弄枪免不了皮肉受损或刀伤骨折。御医见状,即多方采集药材,按家传秘方精制成锭,并将药锭切成片状,即可吞服,亦可外用。和尚们用此药后,跌打损伤不日痊愈,无不拍手叫绝。久而久之,附近百姓闻之,一染痼疾便到寺中讨药。凡红、热、肿、痛者,只要吞服一片,立见功效。因当地人称各种炎症为“癀”,又因药呈片状(闽南语叫“片仔”),故得名“片仔癀”

片仔癀

本品为类扁椭圆形块状,块上有一椭圆环。表面棕黄色或灰褐色,有密细纹,可见霉斑。质坚硬,难折断。折断面微粗糙,呈棕褐色,色泽均匀,偶见少量菌丝体。粉末呈棕黄色或淡棕黄色,气微香。

【性味】苦、微甘。
       【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消肿止痛。用于热毒血瘀所致急慢性病毒性肝炎,痈疽疔疮,无名肿毒,跌打损伤及各种炎症。

【适 应 症】 肝炎。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0.6g,8岁以下儿童每次0.15~0.3g,每日2次;外用研末,用冷开水或食醋少许调匀涂在患处(溃疡者可在患处周围涂敷之),每日数次,常保持湿润,或遵医嘱。
       【注意】 孕妇忌服

【剂型规格】锭剂,每粒重3g。

 二、二至丸的传说

看故事学中药-中成药的传说7 - xinglinzhige - xinglinzhige的博客看故事学中药-中成药的传说7 - xinglinzhige - xinglinzhige的博客

明末安徽地区有位叫汪汝桂的名医,他从小体质较弱,人虽长得单薄,但却聪明过人,诵读诗经百首过目不忘,深得父爱。不料父患重病,医治无效而亡。临终前对汪汝桂说:“不为良相,且为良医。”汪汝桂遂弃儒习医,专攻医术。几年后,汪汝桂成了当地颇有名气的医生。由于他长年苦读,加上先天不足,不到40岁就未老先衰,须发早白,头目昏花,时常腰酸背痛,浑身无力。一天,他带门生上山采药,夜宿一寺院,遇到一位百岁老僧,此翁耳聪目明,须发乌黑,步履矫健如飞,汪汝桂便向其请教养生之道。老僧指着院内一株高大的女贞树说:“取女贞子蜜酒拌蒸食即可。”汪医师反复琢磨,为增强其疗效,他又配伍墨旱莲,将墨旱莲捣汁熬膏,搅和女贞末制成药丸,试服了半月,觉得效果很好,便连续服用。半年后,完全恢复了健康,并显得精力过人。数年后,汪医师行医路过浙江丽水,前往探望寄籍在此的同乡好友汪昂,汪昂见他全无昔日的病容,反而显得光彩照人,颇感惊诧。汪医师如实相告。汪昂因家境富有,闲居日久,放纵酒色有肝肾不足之虞,闻之赶紧如法炮制、服用,结果同样收到良效。汪昂素爱岐黄之书,正寻思在有生之年做些流传千古的事,便以厚俸延聘汪汝桂。历时四年,汪汝桂著书四部,并将女贞子、旱莲草组方收入《医方集解》中,称之为“二至丸”。本方由旱莲草、女贞子两味药物所组成。用于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所致的骨蒸潮热、盗汗、咳嗽、咯血、吐血;或烦热易饥、足膝疼痛、舌红少苔、尺脉数而有力等症。有滋阴降火之功。
     “二至”,即指夏至和冬至两个节气。旱莲草为草本植物,盛夏时茎叶繁茂,叶黑汁足,所以夏至日采集最佳;女贞子其木隆冬不凋,冬至日果实熟透,味全气厚,所以这时采集为佳。《医方集解》云:“冬青子即女贞实,冬至日采,不拘多少,阴干,蜜酒拌蒸,过一夜,粗袋擦去皮,晒干为末。....旱莲草夏至日采,不拘多少,捣汁为膏,和前药为丸,”。本方以二药采集时间命名,故名“二至丸”。服之可以补益肝肾,从而使阴充足而虚火自平。







一、 青娥丸的传说

看故事学中药-中成药的传说8 - xinglinzhige - xinglinzhige的博客看故事学中药-中成药的传说8 - xinglinzhige - xinglinzhige的博客

  青娥丸为古今补肾良方,首载于宋代的《和剂局方》中,青娥丸之来历及流传,与唐代相国郑姻有一段有趣的传说。
        郑姻(公元762~829年),字文明,唐宪宗时,任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居相位四年而罢。唐元和七年 (公元812年),郑年五旬时,奉朝廷之命,出任岭南节度使。郑因年高体弱,加之南方地势卑湿,任职不久即因湿邪感伤内外,引起多种疾病发作,身体阳气也渐衰竭。经服用钟乳石等“补剂”,百端不应,正苦无良策。这时,一位来自词陵国(今印尼爪哇或苏门答腊)的船主,名李摩诃,获知郑的病况后,前来探望,并向郑献上一方并附有已配好的药,嘱病者服之。郑初时未敢服,经摩诃再三苦劝,始服下。不料药后七八日,郑觉得有些应验,病情开始减轻,于是又坚持服下去,效果更加明显,最后竟痊愈了,身体也强壮了许多。此时,郑笃信此方之功力。
三年后,郑相国罢郡归京,将此方录下传之他人,经多人服用后,发现该方不仅对腰痛、脚气(因湿造成的下肢肿胀或萎软症)等有良效,而且经常服该药还能“壮筋骨、活血脉、乌鬓须、益颜色“。对老年人可起延年益气,悦心明目的作用,特别是服此药可使人鬓发变黑,人显年轻,具有美容美发效果。此方如此功效卓著,对此后人有诗赞日:“三年持节向南隅,人信方知药力殊,夺得春光来在手,青娥休笑白髭须。“青娥丸之名大概就缘由于此。青娥者,古代指少女美貌,也指耳前鬓发。方名取青娥,也表明该方确有“乌鬓发、益颜色“之功效。
       其实,李船主所献药方仅有
二味药,即后来青娥丸中之主药补骨脂和胡桃肉。此方制法和服法是:将补骨脂洗净研为细末,胡桃肉去内皮捣如泥,用蜜和糖和匀,贮于瓷器中。每日晨,以暧酒二合,调药一匙服之,后以饭压,或以开水调服亦可。后来的青娥丸中又加入杜仲或蒜,制丸服用。本方主治肾气虚、五脏虚损、各类腰痛及脚气症等。近年有研究证明,服用青娥丸不仅有补益肾气,延缓衰老功效,而且能提高骨密度,对防治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有良好效果,不愧是老年人的保健佳品。
        还值一提的是,唐初至唐中叶,追求“服石养身”成为一种风尚,特别是钟乳石、硫黄之类,士大夫官僚几乎家家有此物,自居易就有“钟乳三千两,金钗十二行“的诗句。唐朝数代帝王及名士追求长生而滥用金石者甚多,造成中毒而丧命的也并非个别,其教训是十分深刻的。郑相国也未能免俗,但服钟乳石无效后,他能改弦易辙,并将所获青娥丸传之于世,供他人试验服用。这样就使部分服石者能舍金石之剂而服用此方,由此也减少了服石造成的危害,正如宋苏颂《图经本草》中云:“今人多以胡桃肉合补骨脂服,此法出于唐郑相国。”可以证之。

 二、狗皮膏的传说

看故事学中药-中成药的传说8 - xinglinzhige - xinglinzhige的博客看故事学中药-中成药的传说8 - xinglinzhige - xinglinzhige的博客
      不少人都知道治疗跌打损伤、风寒湿痹、筋骨酸痛可选用狗皮膏。这是因为它具有舒筋活血,祛风散寒,胜湿止痛之功效,而且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相传,元世祖忽必烈一次在黄河渡口和宋军鏖战,战斗失利,正当他落荒逃跑之际,马失前蹄,重重摔下,骑兵们将他护送到帐内,只见他的肩胛、腰部、臂部青一块紫一块,疼痛剧烈,服药无效后竟一病不起。后经四处寻访,找到一位祖传五代的医生,名叫危亦林。危氏对忽必烈的伤势经过一番检查,把几张狗皮膏在炭火上烘烤,趁热贴在伤痛部位,不出三天忽必烈便康复了。从此,狗皮膏名声大振。
      为什么在众多的动物皮中,惟独狗皮被古代医家看中呢?这是因为狗皮不仅性温,且柔中有韧,更主要的是因为狗皮没有汗腺,具有独特的密封保暖作用。
     危亦林正是依据狗皮的这一特点,将一些活血止痛药研细末后,搅拌在黑膏药的基质中,摊裱中心,再连同狗皮贴敷在肌肤疼痛处治病。
    目前使用的狗皮膏由于需求量较古代大大增加,而狗皮匮乏,所以经过科学研究,“狗皮膏”大多已改用其它材料代替了狗皮。






南白药的传说    

看故事学中药-中成药的传说9 - xinglinzhige - xinglinzhige的博客看故事学中药-中成药的传说9 - xinglinzhige - xinglinzhige的博客

看故事学中药-中成药的传说9 - xinglinzhige - xinglinzhige的博客看故事学中药-中成药的传说9 - xinglinzhige - xinglinzhige的博客

       传说中,在刀光剑影的江湖里,它是侠士们除暴安良的随身必备品;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它是战士们起死回生的救命仙丹。这就是被称作疗伤圣药的“曲焕章万应百宝丹”,后来人们又把它叫做“云南白药”。云南白药创制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凭借神奇的疗效,畅销海内外,其处方现今仍然是中国政府经济知识产权领域的最高机密。云南白药,围绕着它的创制人———曲焕章,展开了扑朔迷离的故事。曲焕章开创了一个规模空前的白药帝国,然而他成功的谜底到底是什么?是一个***头子的鼎力相助?是战争需求的推波助澜?还是曲焕章暗中策划的秘密行动?曲焕章的死亡与白药有关吗?在曲焕章死后,白药药方又是怎么保存下来的? 
      1938年3月,中***队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在中方军队的阵营里,一支来自云南的部队让人惊讶。他们头戴法式钢盔、脚踏剪刀口布鞋,作战十分骁勇。他们身上还带有一小瓶白色的粉末。这些战士受了伤,不管伤势如何,只要还能动,就不打绷带、不坐担架,只把这白色的粉末,吃一点,外敷一点,又上阵拼杀。这就是被称作“疗伤圣药的曲焕章万应百宝丹”,后来人们又把它叫做云南白药。 
临床研究发现,云南白药具有强大的止血生肌和活血散淤功能,对于治疗跌打损伤、内外出血等伤科病症,确实有很好的疗效。研究者们证实,云南白药的有效治疗名单上还包括胃病、呼吸道炎症、红肿毒疮等多种疾病。甚至,白药还显示出一定的抗癌活性。 
云南省档案馆的地方文史资料中有这样的记载:云南白药为云南人曲焕章创制、是专门用于伤科治疗的中成药散剂,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其处方现今仍然是中国政府经济知识产权领域的最高机密。 
       
 曲焕章,字星阶,原名曲占恩,1880年,出生于云南省江川县赵官村。

据传,曲焕章是位猎手,擅于猎取凶猛动物。有一次,他打中了一只老虎,请人去抬时却不见虎的踪影。因而人们议论纷纷,说那是只“神虎”。曲焕章不信,就寻着虎的踪迹观察,得出了虎是伤后,吃了一些野生植物伤愈而跑掉的结论。于是,他综合民间传说和自己平时疗伤止血的经验,现场采回了多种草药,后又经过漫长的筛选、试验,终于1914年生产出“曲焕章白药”。他的成功很快在医学界引起了轰动,并逐步被广泛用于临床。经过百余年的提炼加工,1902年,曲焕章研制成功云南白药的前身“百宝丹”。 成为今日驰名中外的“云南白药”。

      据曲焕章的妻子缪兰英讲述,曲焕章年少时,父母双亡,跟随姐夫袁槐启蒙学医。1896年,16岁的曲焕章离家开始了游医生涯。有一天,曲焕章突患重病,倒在街头,幸而被姚连钧所救。姚连钧是一位精通外科药理的游医。两人一见如故,随后曲焕章就拜姚连钧为师。师徒俩一边采集草药,一边四处行医。几年下来,曲焕章得到了师傅的全部真传。姚连钧的医术据说得到武当派道医指点,所以,他们制作的草药大多是用来防治练武中的跌打损伤、伤骨淤血,也就是常说的金疮药。不久,姚连钧染病去世。曲焕章又返回云南江川、通海一带,继续行医。在曲焕章生前惟一留下的著述《求生录》中,有一段自序:入山则学神农之遍尝百草,入都则求市隐之奇效专药,虽跋涉险阻,不辞足茧手龟,不怨得一。经过不断地实践,百宝丹终于研制成功。这种白色的药末具有很强的消炎止血,活血化淤功能,在他的治疗中,没有开刀打针,更没有石膏夹板,只把这药末外敷内服,就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人们根据外观把它叫作白药。后来,经过钻研,曲焕章进一步研制出了“一药化三丹一子”,也就是从白药演化出普通百宝丹、重升百宝丹、三升百宝丹和保险子,进一步加强了药效。 
      1916年,国民政府正式允许百宝丹公开制售。到了1922年,除了生产百宝丹之外,曲焕章还研制出了虎力散、困龙散、撑骨散等17种药,这些药的原料都来自云南民间,并被广泛使用。 
      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中国正值多事之秋。滇南,山高林密,盗匪猖獗。上天似乎很眷顾曲焕章,不断为他手中的白色药末提供表现的舞台。在兵荒马乱,外伤病症极多的年月,百宝丹对治疗跌打损伤、内外出血等疾病的神奇功效,渐渐为曲焕章带来了显赫的名声。
1913年,云南都督唐继尧,开始派兵清剿云南匪患。有一天,曲焕章在行医途中碰巧救治了一个受伤的人。这个伤者,竟然是赫赫有名的滇南大***头子吴学显。在那次偶然搭救了吴学显之后,曲焕章的药铺一直吉星高照,但是,久而久之,有人就控告他通匪,官府得到消息后,立刻下了通缉令。曲焕章不得不踏上了逃亡之路。 
      1925年,唐继尧准备联合其他军阀,打垮孙中山的广州***政府。刚一开仗,被他以军长头衔收买的滇军前锋吴学显又受伤了,是右腿骨折。许多会诊的专家主张截肢。这一次,又是曲焕章用草药把吴学显的腿治好了。吴学显当时也算一个名人了,所以此事成了昆明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曲焕章被称为外科神医。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全国人民同仇敌忾,历史不经意间,又把曲焕章推到了前台。曲焕章给出省抗击日寇的云南军队每人一瓶“曲焕章万应百宝丹”和一张说明书。曾经给云南省主席龙云担任过侍卫长的朱希贤,当年在台儿庄战役中,对白药有了亲身的体验:伤口伤得太重,拿出白药洒上一点,包扎起来,两天伤口就愈合了。差不多每个人都把白药看成至宝,救命的至宝。通过一系列运作,曲焕章的万应百宝丹迎来了一段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马帮一驮一驮地把白药运往全国,曲焕章大发其财。此后,他又出资10万滇币在昆明市金碧路盖起了曲焕章大药房。曲焕章梦想中的白药帝国逐渐开始成形,他经营的各种药品以大药房为中心,向各地发售,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集散式销售网络。为了使百宝丹的销售更加方便迅捷,曲焕章还在国内外的一些大城市分别开设了分销店和代销点。 
随着台儿庄战役打出的威名,“曲焕章万应百宝丹”的名声,更与抗日浪潮一起传遍了中华大地,产品还远销到了海外。到1938年,百宝丹的产量也因抗战的需要创纪录地达到了40万瓶。 鲜为人知的是在白药身上还发生了另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1935年,长征中的红军进入了云南,截获了一批国民党的物资,其中也有云南白药。***当即命令将白药送往卫生部,分配给各军团。靠着这批白药,许多垂危的战士从鬼门关里又被拉了回来。 
1938年,58岁的曲焕章达到了他医药事业的最高峰。就在曲焕章的医药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一个阴谋也在曲焕章的身边悄悄进行着。 
      1938年春天,国民政府以捐款支持抗战为名,让曲焕章捐款国币30万元,尽管生意做得大,但曲焕章一时也拿不出这么多现金,随后,他被关押起来。曲焕章一时走投无路。就在这时,国民党中央委员焦易堂以中央国医馆馆长的名义,诚邀曲焕章到重庆,共同为“抗日”做出贡献。曲焕章见到一线生机。1938年8月,也就是曲焕章到达重庆两个月后,噩耗突然传来,曲焕章因病辞世。蒋介石曾发表过广播谈话表示哀悼。蒋介石评价说:“在抗战正需要人才之时,我国著名的曲焕章医士的逝世,实为国家之不幸!”曲焕章的突然去世,留给世人一个谜。当年云南省公安厅的档案如今已交到云南省档案馆统一保存,可在这些材料中却没有发现相关的记录。从曲焕章在重庆留下的遗嘱来看,他的思路相当清晰,而这份遗嘱立于1938年8月16日,离他去世仅仅几天而已。昆明民族民间医药开发研究所所长曾育麟也曾经进行过调查。解放后,1955年、1971年和1982年,国家曾经专门组织过三次针对白药的调研。曾育麟就曾担任过1971年调研组的组长。但是,他的调查结果却让所有人大吃一惊:曲焕章是由于烟瘾和生病而丧命,这听上去有点离奇,并且和以往的报道也有出入。曲焕章去世后,他的遗体被送回昆明安葬。 
      曲焕章的一生有两次婚姻,在他的后人中,与前妻李惠英生有3个儿子,老大曲万增一直从医,至今还有后代在云南白药厂工作,兄弟曲万从、曲万信回江川务农。而曲焕章和第二任妻子缪兰英育有3女1子,其中女儿曲竹林一直从事白药生产。在遗嘱里,曲焕章把大药房的继承权授予了妻子缪兰英。 
     新中国建立后,1953年,***总理到云南视察,他专门询问了白药的状况。当时的医药市场非常混乱,***当即对云南方面做出了指示,要求发掘、保护白药。云南省政府立即成立调研组,开始着手整顿白药市场。整顿后,市场上只保留了缪兰英的曲焕章万应百宝丹、曲万增的曲焕章父子百宝丹和曾泽生的白药精3种白药。1956年,昆明制药厂正式接收了缪兰英贡献的百宝丹,并把它改名为“云南白药”,投入批量生产。白药方被列为了国家最高保密级别,直到今天都还受到严格的保护。1971年6月1日,云南白药厂正式建成投产,自此,云南白药年产量达到了1000万瓶左右,进入了现代化阶段。 
      但是,贪婪的人却从来没有放弃过对白药的渴望。十多年前,他们又一次把手伸向了白药方。20世纪90年代初,严保清当时正担任云南医药管理局局长。一天晚上,一个40岁的女人突然上门拜访了他,每天晚上都到严保清家哭诉。原来,这个女人在不久前认识了一个20多岁的外国留学生。短暂接触后,两人迅速坠入了情网,并相约出国结婚。但这个女人当时却在云南白药厂的某部门工作,她极有可能接触到国家一级机密——白药配方。经过多方调查,有关部门最终拒绝了她的请求。几年后,通过其它渠道,我方的保密部门最终查明了那个留学生的真实身份——某国的经济间谍。白药又一次度过一劫。 
      白药从诞生那天起,神奇的药效和传说就让人们广为传诵。2005年,云南白药度过了103个春秋。

~~~~~~~~~~~~~~~~~~~~~~~~~~

云南白药
      本品主要成分是三七,可缩短凝血时间,有止血作用。用于治疗内外出血及血瘀肿痛,可内服,也可外用。

作用与用途:止血愈伤,祛瘀生新,解毒消肿,活血止血。用于跌打损伤及刀伤、枪伤等创伤出血;并可用治妇女经痛、经闭、月经不调及经血过多、崩漏、带下、产后瘀血、恶露不绝等证;尚可治胃腹疼痛、咽喉肿痛;外敷痈肿疗疮。现代多用于骨折,脱臼,软组织挫伤,刀枪、切割伤,挤压伤及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子宫复旧不全,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性扁桃体炎,蜂窝组织炎,急性淋巴管炎等。
     剂量:4g/瓶,内服或外敷。①不论上述何病,成人常用量为o.2一o.3g/次,最多不超过0.5g/次,每4小时1次,如无反应,可连服多次。②刀枪、跌打诸伤出血,无论轻重,可用开水调服。若瘀血肿痛末出血者,可用酒调服。③妇科各症,可用酒调服,唯月经过多者,需用开水调服。④毒疮初起,内服0.2-0.3g,并以白酒少许调匀,涂搽患处。如已化脓,只须内服。






麻沸散
看故事学中药-中成药的传说10 - xinglinzhige - xinglinzhige的博客看故事学中药-中成药的传说10 - xinglinzhige - xinglinzhige的博客
     世界最早发明麻醉药的,是我国东汉时期的名医华佗。当时的药名叫麻沸散。

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争雄,军队和老百姓受伤有病的很多。华佗是有名的医生,伤病人员都请他治疗。那时没有麻醉药,每当进行破腹、截肢手术时,病伤员忍受不了手术的痛苦,有的晕厥了,有的痉挛了,呼爹喊娘的惨状使人目不忍睹!

华佗为了减轻伤病员的痛苦,想了许多办法,做了不少试验,总是收不到预期的效果。但他不灰心,继续摸索。

有一次,华佗为一个患烂肠痧的病人破腹开刀。由于病情严重,前后忙了好几天,才把手术做好。手术做好后,华佗累得筋疲力尽。为了解除疲劳,他叫夫人打了一斤酒,炒了两个菜,自斟自饮地喝了起来。谁知华佗因劳累过度又加上空腹多饮了几杯,一下子喝得个酩酊大醉,弄得人事不知。他夫人可吓坏了!就用扎银针的办法进行抢救。人中穴、百会穴、足三里都扎了。可是华佗总是没有什么反映,好象失去了知觉似的。他夫人急坏了!随手摸摸脉搏、按按心窝,跳动得还都正常。这时才明白华佗是喝醉了。

过了两个时辰,华佗醒了过来。他夫人就把刚才他醉后给他扎针的经过讲了一遍。华佗听了甚为惊奇:为什么给我扎针我不知道呢?难道说,喝醉酒能使人麻醉失去知觉吗?

第二天,华佗就对他夫人说:“今天我再喝醉酒试验一下,你再给我扎针,看看我有没有感觉?”试验结果,先扎针还是没有知觉,后来肌肉打哆嗦,最后才知道有点痛了,就这样,反复地试验了多次,得了结论,酒也有麻醉人的作用,后来动手术时,华佗就叫人先喝酒来减轻痛苦。可是有的手术时间长,刀口大,流血多,光用酒来麻醉还是不能解决问题。

有一次,华佗到乡下行医,碰到一个患奇怪病症的人:病者瞪着眼,牙关紧闭,口吐白沫,手攥拳,睡在地上不动弹。华佗上前看看神态,按按脉搏,摸摸额头体温,一切正常。又问问病者过去有过什么疾病,病人家里的人说:“他身体非常健壮,什么疾病都没有。就是今天他误吃了几朵臭麻子花(又名洋金花),才得了这种病的。”

华佗听了病家人介绍,忙说道:“快找些臭麻子花拿来我看。”

病者家人就连忙把一棵连花带果的臭麻子花送到华佗面前。华佗接过臭麻子花闻了闻,看了看,又摘了朵花放在嘴里尝了尝。顿时觉得头晕目眩,满嘴发麻:“啊,好大的毒性呀!”

华佗摸清了得病的原因,就对症下药,用清凉解毒的办法把病者救了过来。华佗临走时,什么也没要,就要了一捆连花带果的臭麻子花背着走了。

华佗把臭麻子花背到家,高兴地对夫人说:“这回我找到了能麻醉人的药物了。”

他夫人一看,说:“嘿,我说你得了什么宝贝呢!原来是臭麻子花,有什么稀罕,这东西我娘家庄前屋后到处都是。”

华佗说:“哪好呀,你赶快到你娘家去尽快地再多收一些臭麻子花来,留我配制麻醉药用。”

就从那天起,华佗又开始对臭麻子花进行试验,他先尝叶,后尝花,然后再把果根嚼。试验结果,要数果的效力最好。华佗又到处走访了好多医生,收集了一些有麻醉性的药物,经过多次不同配方炮制,终于把麻醉药试制成功了。他又发现,把麻醉药和热酒配制,麻醉效果更好。因此,华佗就给它起个名字叫“麻沸散”。

华佗制成麻沸散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各地,“有了麻沸散,治病如神仙”。这话可一点也不假。华佗自从制成麻沸散以后,不论是开刀,还是破腹,他先让病人喝麻沸散,失去知觉后,再开刀动手术。这样,病人就减少了痛苦。手术后,在刀口上敷些金疮膏,病人的伤口就愈合得快多了。只可惜的是华佗的麻沸散自他死后就失传了。

  《后汉书·华佗传》载:“若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刳(kū,剖开)破腹背,抽割积聚(肿块)。”华佗所创麻沸散的处方后来失传。传说系由曼陀罗花(也叫洋金花、风茄花)1斤、生草乌、香白芷、当归、川芎各4钱,南天星1钱,共6味药组成;另一说由羊踯躅3钱、茉莉花根1钱、当归3两、菖蒲3分组成。据后人考证,这些都不是华佗的原始处方。

1979年中外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华佗神方》,由唐代孙思邈编集,里面就有人们所渴望而急砍一观为快的“麻沸散”配方。它的组成是:羊踯躅9克、荣莉花根3克、当归30克、菖蒲O.9克,水煎服一碗。

  麻沸散与蒙汗药——曼陀罗轶事

看故事学中药-中成药的传说10 - xinglinzhige - xinglinzhige的博客看故事学中药-中成药的传说10 - xinglinzhige - xinglinzhige的博客看故事学中药-中成药的传说10 - xinglinzhige - xinglinzhige的博客看故事学中药-中成药的传说10 - xinglinzhige - xinglinzhige的博客

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中,有与曼陀罗有关的故事。书中智取生辰纲和孙二娘开店的成功之处在于蒙汗药的威力。今天看来,蒙汗药就是一种麻醉剂,在其中起主要作用的也是曼陀罗。在宋代人周去非的《岭外代答》中就直接记述了广西盗匪如何将曼陀罗植株磨成末,置于客商的饮食中,使之醉闷,然后将其财物从容搬走的轶闻。更有甚者,在《宋人轶事汇编》中还收载了一条官方借曼陀罗大屠杀的事例,令人发指:“杜杞,字伟长,为湖南转运使。五溪蛮反,杞以金帛、官爵诱之出,为设宴,饮以曼陀罗酒,昏醉尽杀之,凡数千人。立大宋平蛮碑。”

曼陀罗是茄科曼陀罗属植物,分布极广,几乎世界上的温带和热带地区都有野生。在我国各地的山坡上、草丛中、道路旁,以至农舍的房前屋后,都不难见到它的踪迹。它那长长的喇叭形白色或淡紫色花朵和长满刺、大如鸡卵的果实,往往令人过目难忘。

曼陀罗不仅有很强的麻醉作用,而且几乎全身都有毒,适量服用还会令人产生幻觉、神经失控等状态,中毒较重时会出现抽搐、痉挛以至昏迷不醒。在美洲的土著居民中,自古就将曼陀罗用作致幻剂的麻醉药。在许多印第安部落中,都有服曼陀罗种子、根、茎和叶以求进入幻境的习俗。但他们也深各曼陀罗的厉害,因此严禁未成年男孩服用。

曼陀罗为什么有如此神奇的麻醉和致幻作用呢?原来也是生物碱在作怪。曼陀罗体内含有多种对神经、循环和呼吸系统有强烈作用的生物碱,如东莨菪碱、莨菪碱、曼陀罗碱、阿托品等等。它们进入人体后便干扰和破坏体内的正常神经传导作用和其他生理活动,产生各种中毒症状。因此,我们在用曼陀罗作麻醉药或定喘药时,一定要适时、适量、适症,并与其他药物合理配伍,千万不可滥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