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淡竹叶———烦暑最宜淡竹叶

 包羲老子 2017-09-15

 
 
 

【性味】味辛,性寒,归于心、肺、胃、小肠经。

【功效】清热利尿,除烦止渴。

【药论】据《竹谱》载,竹类甚多,入药惟取蓳竹、淡竹、苦竹三种。蓳竹坚而促节,体圆质劲,皮白如霜;苦竹有白有紫;甘竹似篁,即淡竹也。江河之南甚多,北则鲜有。冬春苞笋土中,闻雷则发,旬日间即落箨而成竹,茎有节,节有枝,枝复有节,节节有叶。枝必两,叶必三。愈近根则节愈粗而管益厚。根甚硬而喜向西南行,是气禀东北,而体向西南,自求阴阳平衡也。其耐湿耐寒,然不宜水淹,淹即死也。又其六十年一花,其花结实,其竹则枯。

张隐庵说:“凡草木耐岁寒,冬不落叶者,阴中有阳也。”

竹叶凌冬不凋,四季常青,是其阴中有阳可知。《神农本草经》谓此物性寒而不言大寒,诚是至理,因竹叶阴中有阳而非纯阴之品。后世人不知,亦不穷究物理,单凭竹叶之性善清热除烦而妄定其性为大寒,确有不妥之处。竹类在卦属巽属震,故其闻雷即发。

唐容川说:“竹虽不生水泽之中,然实禀水泽之气,故竹多节。节有引水上升,引泽下降二用,故节卦下互震,上升之义也;上互艮,下降之义也。”

竹者既善引水上升,故善除烦止渴,又善引泽下降,故大有清热利尿之效能。竹有此能,其叶因禀其性,亦自有此性质功能。又竹叶内有细直之针茎甚多,尝考凡拥此物者,皆善利尿,以其形直通,性属顺达,最是合乎排水之道啊!

用火烤竹,就会有油沥流出,这就是竹沥。竹沥可以说是竹的精华所在,所以它的清热润燥的功能远在竹叶之上,兼且豁痰第一。由于竹是一茎直上的植物,所以竹沥能通达周身上下各处,即便痰在巅顶也能够开通它的壅塞,所以就能治疗中风失语之类的疾病。至于虚痰壅于胸膈,阻塞心脑通道而致人癫狂者,用上竹沥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称竹沥为“痰家圣药”,一点也不过分。惟竹沥多用才能收功,以每剂100毫升左右为最佳。并且,苦竹沥比淡竹沥效果更好。当然,如果不是重大的痰证,而只是小儿肺炎发热一类的情况,用竹的根煎服就可以了。我小的时候每患此疾,家人都是用这种方法治疗,效果很好,省去了经常到医院打吊针的诸多麻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