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奶疙瘩的“身世之谜”

 雷渠梁 2017-09-15

奶疙瘩是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喜欢吃的一种食物,被称作库鲁特(干儿的意思),它是牛奶的结晶体。

  在新疆滴牧区,随处可见牧民们骑着骏马吃着奶疙瘩,赶着羊群悠闲地在草原上放牧。

  可是,亲们知道牛奶是如何升级奶疙瘩的吗?今儿我们就跟着住村干部走进牧民家中,揭开奶疙瘩的“身世之谜”,尝尝大自然的绿色馈赠“奶疙瘩”——来自青河县三道海子的味道。

女主人乌木提将发酵好的10公斤酸奶倒入特制的帆布口袋里。

  大家肯定纳闷,会不会漏呢?

  在帆布口袋里有女主人用塑料包裹的内膜,在整个搅拌牛奶的过程中是不会渗漏滴!

  上图一张,搅拌牛奶专用的模具就是它啦!请注意模具的四方都有小孔,这是专门用来快速分离酥油和牛奶的特制孔。

  接下来需要在这个特制的大口袋里上下搅打数百次以上,时耗约半个小时左右。

  看,吾木提家的二女儿沙拉帮妈妈搅打奶子乐呵的~~

  这活可不好干,尝试不到三分钟,手臂就酸痛的不得了。

  将搅打好的牛奶倒入蒸锅内,酥油遂从奶汁中浮于表面。

捞出后挤去水分,放入凉水中降温,使其凝结得更结实。

  提炼过酥油后的牛奶放入大火上慢慢熬煮,使水分蒸发,约3小时后,锅里就会产生固体奶渣,这个过程很像点卤水煮豆花哦~。

将固体奶渣挤压攒成团后,放置一晚阴晾成型。

  女主人用线绳将整团的奶疙瘩分割成小块状,特别注意的是不能用刀切,容易切碎。

把湿奶疙瘩放到芨芨草编制的席子上晒干即可。

  最后,上张舌尖上特有的合照吧~~欢迎来我的家乡做客,这里的哈萨克族美食歹歹滴~~(青河县政府办公室住江布塔斯村工作组 郁萌古丽江)

昆仑网微博二维码昆仑网微信二维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