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炉边漫话之《西康琐记》连载之五十四

 新用户0773xNye 2021-08-24

走进“旄牛国”(十)                    

在玉龙西牛厂上 (二)

在牧埸上,要数妇女承担的生产劳动最繁重。出牧前和收牧后的挤奶,到提取酥油,制作奶渣,贴晒牛粪,以至吊毛线、织帐篷,也就是说,多数畜产品的“深加工”都要她们一手一脚去做。尤其那奶子的加工,要算是她们每天“必修”的“功课”。到了牧埸上,最吸引我的也数那加工奶子的干活。往日,妇女们从奶子中提取酥油,大牧埸,产奶量大,一般都是将熬好的奶子装进用整张牛皮作成的大口袋中(不能装满),把口袋吹胀拴紧后,再慢慢摇动,直至将酥油从奶子中分离出来。那奶子在皮口袋中咚董咚董激荡声,让人有沉浸在古代淑女的琴瑟中之感。奶子少的人家,多用半人高的大浆桶,不断的上下抽拉,把酥油分离出来。不管是口袋摇也好,浆桶打也好,都是费工费时的干活,你要去试一试,一天下来准叫你累得腰酸背痛。今天看玉龙西牧民的加工奶子,那又是一种另类感觉。我们走进一加工奶子的帐篷,只见一个银光闪亮的家伙架在大木凳上,一位年轻的藏族妇女端坐在后,用手轻轻一摇,那黄黄酥油和雪白的奶水,就分别从两个槽道流进各自的铝盆木桶中,取出的酥油、制出的奶渣(奶酪)无比的纯净。古“旄牛国”的牧民们,又前进了一大步。

牧埸上已用牛奶分离器取代了提取酥油和制作奶酪的那些原始办法。

       在玉龙西牧埸上,最激动人心的还要数那精彩的一搏!

你看,牧民们正把一头头桀骜不驯的巨兽赶进矮墙围成的埸子。随即一个个骁勇骠悍的壮汉,手提粗绳,紧咬发辫,冲进牛群,一埸拚搏就开始了。这可不是像洋人那样的斗牛表演,而是为决意要制服这些凶猛的“巨兽”,帮助它们“换装”,把身上的绒和毛抓剪下来。原来,眼下正是牦牛脱毛换装季节,适时把它们身上这些宝贵的东西抓收起来,是牧民们一年一度的神圣劳动。一眨眼,一条粗毛绳唬地一声从一双大手飞出,几个勇士一涌而上,便将一头又蹦又跳的家伙扑翻在地,把它的四蹄绑了个严严实实,再也动弹不得。几个手脚麻利的妇女,或手握乌黑发亮的铁梳子,或拿起尺来长的大剪子,就嚓嚓嚓抓剪起来,迅速将收获的喜悦往口袋里一装,放了这头又扑向那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