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茜草———引血归经显奇功

 包羲老子 2017-09-15

 
 


【性味】味微苦酸,性微温,归于心、肝、脾经。

【功效】活血化瘀,引经止血。

【药论】按照《本草纲目》的记载,茜草十二月长苗,蔓延数尺,方茎中空,外有细刺,数寸一节,每节有五叶,叶如乌药叶而糙涩,叶片正面青色而背面绿色,七八月开花,结果实如小椒大,里面有细子。茜草所主多属血热失血之证,故诸书多言其性寒,但我并不是这么认为的,或者说是茜草的药性并没有这么简单。茜草于十二月天寒之时长苗,那是因为它的本质属温,此时正合阴阳平衡之际,故化生而长苗。试问,若其纯属寒凉之辈,又怎么会出现迎寒长苗的可能呢?我们知道,植物的茎部主其阴液,茎方为其阴不足而阳有余之象。茜草茎方兼且色赤,其卦乃离火之象,所以我们如果绝对地说它性寒,很多地方是说不过去的。

李时珍说:“茜草赤色而性温,味微酸而带咸,色赤入营血,性温而行瘀滞,味酸入肝而咸走血分,是手足厥阴血分的药,专于行血活血。俗方用治女子经水不通,以一两茜草根煎酒服,一日即通,作用很好。”

若细究茜草之生物成分,其主含蒽醌类物质,因为此类除含酚羟基和羧基外,其所含的羟基上尚有氧原子的存在,故常酸碱之性同时存在,谁胜则显谁之药理性质:若碱性胜则显苦味而现阴性故属寒凉,若酸性胜则显酸味而现阳性故属温热。所以,李时珍认为茜草微酸带咸而性温,他这种说法并没有脱离事实。但我每每品尝茜草,都觉得先是微微的苦甘同存,然后才略显酸涩性味,所以说,茜草此物的药性又与物种及地理环境有关,故茜草之第一显性是不能一概定论的,即便是性属寒凉一类,我们也不能像一些本草书籍记载的那样说它性寒,因为它的气味并不强烈,最多也只能认为是微寒之辈。但其入于血分之后,其羟基上的氧原子便与之脱离而与血液共行,其行血活血之力有一部分即源于此。氧若脱离,则茜草之性定是酸胜而显温性,并且这才是它的本性,所以我们就说茜草之性属微温。又《神农本草经》谓其主治寒湿痹,诸家多言其为传写之误,这是由于不了解茜草的药性才出现的笑话。茜草入血之后,无论之前性属温或寒,不久即性统为温,用之以治寒湿痹者,最是相宜,又何误之有呢?

现在,最大的疑问是:假如茜草色红而性温,它是通过怎样的药理方式而止血的呢?

陈士铎说:“茜草本行血之药,行血而反能止血者,引血归经耳。当血之逆行也,少拂其性,而其势更逆。茜草之色与血色相同,入之血中,与血相合而同行,遂能引之归经,而相忘其非类,此治法之功也。”

所以,茜草是通过引血归经的方式而收止血功效的。很明显,若茜草性属寒凉,则热血见此相反之物必会拒而格之,惟茜草之性亦属温热,与热血之性甚是类同,这才得以使之相随,再者,其味微苦、酸,味苦则善入血分,味酸则善收纳离经之血,以使其归于常道经脉。但这样还未能完全做到止血,它只不过算是将离经之血暂时控制住而已,所以,陈士铎接着又说:“但既引入于各经,即当以补阴之药继之,则血安而不再沸。否则,血证未尝有不再发者也。”

《唐瑶经验方》谓妇人五十后,经水不止,作败血论,惟以茜草合地黄等药才能治之,这可以说是茜草引血归经以止血的一个特殊验明的事例。所以说,茜草善入于血分而治血,酒制则善行,醋制则善止,行止血而不外溢,止行血而引归经,其性虽温,亦不失为血证之要药。正因为这样,茜草生用亦有显著止血的作用,不必炒炭,只止血当用小剂量(6克左右),行血则须大剂量(20克以上)。

45.1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