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茯苓———女人的养生良物

 包羲老子 2017-09-15



茯苓———女人的养生良物

【性味】味淡,性平,归于心、脾、肺、膀胱经。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补中,宁心安神。

【药论】从清宫已公开的慈禧太后十三个补益方来看,其中茯苓药膳使用频率最高,达78%以上。当初慈禧太后为了养生延年,采纳了太医的进言,命御膳房用精白面和茯苓粉制成“茯苓饼”共膳,并常以此赏赐大臣。茯苓之所以能得到医家的格外垂青,是具有科学道理的。经典理论认为茯苓补中带泻,且以补为主,但若纯补则有嫌滋腻,补中带泻才是王道。而现代药理研究则认为此物所含的茯苓多糖不仅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而且具有较强的抗癌作用。所以,无论从何种理论得出的结论都是一样的,茯苓是药膳佳品,由于女人多湿,而茯苓也是利水渗湿的高手,所以被称为女人的养生良物当之无愧。但要注意不能过量应用,否则它会把人体正常的津液也利掉。

唐容川说:“茯苓乃松之精汁,流注于根而生,是得天之阳,以下返其宅者也,下有茯苓,其松颠上有茯苓苗,名威喜芝。苓在土中气自能上应于苗,得松之精则有木性,能疏土也。凝土之质味淡色白,功主渗利,能行水也,其气不相连接,自上应于苗,故能化气上行而益气。”

刘潜江说:“茯苓是本于古松灵气而结成实形的,卢子繇说它是松树的那些不发于枝叶的精华物质,通过某种途径从新返回树根之下而潜伏在那里聚集而成,就像那得道真人的胎息真气一样,如果只是将其认为是纯粹利湿的药物,那是未尽然其功效的。我们知道,松树是凌冬不凋的,难道这不正是说明它是内禀有真气么?这些真气入于土中之后,经过长久的时间演化逐渐结成了这可贵的茯苓,是其质成于地中的阴气而又禀于真阳之气的缘故啊!陶隐居说茯苓从来没有朽蛀,埋在地中三十年,犹色理无异,这不正说明它那坚贞的特性了吗?”

徐灵胎说:“茯苓生于山谷之中,得松柏的余气而聚结成形,其味极淡,故为调补脾阴之药。凡人邪气郁结,津液不行,则为痰为饮。痰浓稠是由于经过火的烤炼所导致的,饮清稀是水停积所导致的。故治痰则咸以降之,治饮淡以利之。若投以重剂,反而会被拒之门外,惟茯苓极轻淡,属土,土胜水能疏导它,并令从膀胱以出,病渐去而不觉也。观仲景猪苓汤、五苓散等方,其中的意义就可以自见了。”

张锡纯说:“茯苓之性纯良,泻中有补,虽为渗利之品,实能培土生金,有益于脾胃及肺。且以其得松根有余之气,伏藏地中不外透生苗,故又善敛心气之浮越以安魂定魄,兼能泻心下之水饮以除惊悸,又为心经要药。且其伏藏之性,又能敛外越之水气转而下注,不使作汗透出,兼为止汗(汗为心之液)之要药也。其抱根而生者为茯神,养心之力,较胜于茯苓。”

茯苓有赤、白之分,赤茯苓优于入心与小肠,白茯苓优于入肾与膀胱,这些都是五行在颜色上对应的道理。白茯苓微有补性,赤茯苓则止泻湿热,一气一血,自不容混。在利水方面,赤茯苓比较偏于利血分的水,与泽泻有点相似,而白茯苓则比较偏于利中焦的、半表半里的水。所以,通常在健脾的方中,除了用白术燥湿,还会加白茯苓来利水,因为白术在利水方面的能力其实是很弱的,但湿邪是不会凭空不见的,所以就要加白茯苓来帮忙利掉,兼且白茯苓微有补性,能更快地让脾脏恢复功能。

18.9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