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缠子论股》第十七课:走势终完美2.2

 浓汤Ry 2017-09-16

    这课很难懂,典型的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

    为什么呢,因为走势类型是由中枢决定的,但中枢又是由次级别的走势类型构成的。你说,怎么去理解?到底是中枢构成了走势,还是走势构成了中枢。

    所以,必须有个AO,所谓A0就是强制规定。强制规定什么呢,就是强制规定最小级别的中枢是由3个线段的重叠构成的。然后有了A1,所谓A1,就是最小级别的走势类型。

    YY说的东西都是倒行逆施。严格按缠论操作是递进的,但YY的操作是递归的。有朋友问,什么叫递进,什么叫递归。从大周期往小周期看就是递归,从小周期图上看级别的生长就是递进。

    严格按缠论怎么去分析走势——

     确定最小周期K线图——画笔——画线段——画中枢——找出最小级别走势类型——在高周期的图上标注——观察最小周期图上级别的自然生长——继续标注到高周期图上。以此类推。

    首阳就是这么做的,这样做太累了,但很精细,这叫递进。

    但是,最有效的操作要递归,靠区间套去判断。就是所谓的3级别联立。

  

     这里引进缠中说禅趋势转折定律:

     任何级别的上涨转折都是由某级别的第一类卖点构成的;任何的下跌转折都是由某级别的第一类买点构成的。

    注意,这某级别不一定是次级别,因为次级别里可以是第二类买卖点,而且还有这种情况,就是不同级别同时出现第一类买卖点,也就是出现不同级别的同步共振,所以这里只说是某级别。

 

    如果你在一个周期图上分析走势不会存在上述问题,如果你是先按大周期K线图操作,必然会面临这个问题。什么问题,如何精确把握买卖点。怎么把握,靠次级别和次次级别。因为是不同周期K线图联立去看,必然会有个级别的大致对应问题。

     到底是靠次级别还是靠次次级别去把握呢?比如,日线上的一笔,可能是60分上一线段,也可能是30分上1线段,也可能是15分上一线段,也可能是60分上一笔,甚至有可能15分上一笔。级别是自然生长的,不是由大到小,而是由小到大的。你要搞清楚级别的大致对应关系,就是YY的3次说级别。

    缠论为什么无懈可击,就是完全分类,不说绝对的话。不说绝对的话就是最绝对的话。缠子不说绝对的话,只是完全分类,就如上面的趋势转折定理一样,不说次级别,只是说某级别。什么是某级别?次级别,次次级别,最低的跳空缺口级别都可以。这就是理论的严谨。但是对操作没有什么帮助。

    

    操作怎么去看呢,反着来,递归。

    怎么递归,先搞清笔和线段的大致对应关系,然后递归分析。

    以日线笔为例,怎么确定日线一笔结束,60,30或15分一个线段走完就可以确定一个日线笔结束了,到底是60分,还是30分15分呢?鬼才知道,哪个图规律就按哪个来。因为是递归所以必然有误差。

    但是,炒股要看大概率,日线一笔,最常对应的就是30分一个线段,可以把30分线段看成是日线笔等同的。30分图当然笔日线图精细了,所以,判断日线1笔结束与否,看看30分线段结束与否。

    怎么去判断30分线段的最后一笔是否结束了呢?30分一笔大致对应5分钟一线段,5分钟线段结束30分笔就结束了。

    怎么去判断5分钟线段的最后一笔结束了呢,看1分钟线段。

 

    这就是个递归。操作就是这么个操作法,和理论反着来。这就是个区间套的概念。

 

    这课很难讲,YY也不知道怎么讲。这样吧。大家先提问。然后我按共性的提问再写吧,因为YY把握不了写文章按什么起点去写。真的,对不起,大家先提问吧。

    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这课里的基本概念搞清楚,然后我们接着走,再然后返回来复习。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走势终完美是缠论的核心所在。怎么去理解这课,要靠禅师后面的课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