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捞鱼 -(194)记詹小萍医师

 zjh捞鱼360 2017-09-16


              记詹小萍医师


    詹小萍医师是浙二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2014年夫人去浙二医院因心血管病看中医时认识她的。她为人和气,心地善良;出身书香门弟,家中母亲和姐姐、姐夫都从医;本人实践经验丰富,医术高超,是浙二医院中的中医名家。她对患者始终是那么和谒可亲,从不盛气凌人。
    捞鱼在夫人和詹医师的交往中看到,她们从两人的普通医患关系逐步发展到互相尊重的朋友关系,从一个患者对医生的尊敬和期盼,转变到相互的信任和信赖;特别是去年初,当詹医师在与夫人通话中获知捞鱼患了T细胞淋巴癌,又获知我们想去肿瘤医院就诊时,当即再三嘱咐我们:“一定要找大医院血液科!这病属于血液病,千万不能开刀,要尽快进行化疗抑制,尽快控制癌细胞的发展和扩张。”后来我们告诉她,已经由萧山医院肿瘤科的方红明主任联系上了浙一医院血液科的金洁教授后,她才放下心来。至此,捞鱼虽然还未与詹医师谋过面,但已经从这几桩事情中了解到了詹医师的人品和她的高尚风格。日后,捞鱼在住院治疗过程中和詹医师始终保持着联系,时刻得到她的关照和指点。    
    癌症是一种顽固而死亡率特高的疑难慢性病。对于它的病因目前医学界尚不清楚,所以应该说还没找到根治的办法。通常的治疗是以西医为主,采取开刀切除、放化疗、钯向疗法等手段加以控制,力争把癌魔抑制在可控范围内,然后再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以其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和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率。所谓三年生存率、五年生存率,实际上就是让癌症患者控制在三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内不复发或病情不发展。所以捞鱼认识到,对于癌症的治疗、控制及康复,除了正常的医疗介入外,患者自己正确的心态和适当的营养及身体康复锻炼是相当重要的。现在社会上传言的所谓:癌症病人之所以死亡率奇高,“有三分之一的人是被自己吓死的;有三分之一是不当治疗治死的;剩下的三分之一,才是因病情而致死的”。三个三分之一的说法,虽然有点绝对,但也说明了当前医疗科学对于癌症的不解和无奈。      
    出院后,捞鱼进入了康复调养阶段。遵医嘱,在继续进行西医有效的观察治疗外,还关照捞鱼要进行适当的中医调养。对于中西医对癌症的不同诊断和治疗方法,捞鱼是门外汉。在得癌症前,捞鱼很少生病就医,捞鱼观察认为:西医就像油画,写实,以看得到、摸得着为依据,论证论据。以开刀、放化疗等技术为手段去除观察得到的病灶进行治疗。目前西医找不到癌症的病因,就是因为找不到癌症发病根源的证据;而中医则更像国画,写意,追求意境,深奥无穷。以人体的整体系统阴阳平衡为切入点,辩证地认为癌症实际上是人体内本身系统阴阳失衡所致,在治疗时注重于调理患者体内系统的阴阳平衡。所以在癌症患者的康复调养期间,在确保西医正常的复查复诊外,日常的康复调养,捞鱼则倾向于中医调理。   
    出院以后,今年3月份起,在夫人的陪同下,捞鱼逢星期三上午,坚持定时前往杭州河坊街方回春堂詹医师坐诊处就诊。因为平时在联系,捞鱼初见詹医师时只有一种亲切感,没有陌生感。而詹医师对捞鱼的病情也早已有所了解。在见到捞鱼并和捞鱼的交谈中,詹医师赞许了捞鱼的乐观心态。查看了捞鱼的出院小结及初次复查的报告后,詹医师又结合捞鱼的气色、脉象、舌苔等的情况进行诊疗。詹医师在诊疗中不但用中医传统的望、闻、问、切的方法,还会在不经意中与你聊天,放松你的心态,以利能更自然地观察你的身体肌理。詹医师有着很高的内在修养,当她了解到捞鱼平时喜欢文学,喜欢毛笔字时,她就在给捞鱼诊疗过程中跟你聊《人类简史》的以色列作者,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跟你聊元代书画大家赵孟頫。在不知不觉中,给你开好药方,进而明确告诉你:癌症是一个慢性病,从性质上来讲,与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没有什么两样,中药治疗不像西药来得快,它是一个调理的过程,要有耐心,贵在坚持,才能慢慢地调整好你体内经络运行的不平衡,对你身体的恢复、对癌症的控制起到效果。    
    捞鱼在出院之初,主要存在消化功能不好、肚子发胀、轻度睡眠障碍等化疗后遗症状。具体反映在身体的外观上,则表现有:舌苔发黑发淤,有锯齿状;脉象不稳,脸色微黄,身体偏瘦等。经过詹医师半年精心调养后,捞鱼的脸色红润了,体重增加了六、七公斤,也不发胀了,晚上睡眠改善了不少,舌苔已基本正常,少有淤斑可见了,消化功能也日趋正常。总之,无论是医务人员,还是亲朋好友,以及碰到的熟人都为捞鱼身体状况恢复之迅速和良好而感到高兴和惊呀!     
    当然,现在捞鱼身体恢复之良好,并非是詹医师中医一家之功,而是凝结了捞鱼治疗初期浙一医院的金洁教授、萧山医院肿瘤科的方红明主任、王晓艳大夫等许多中西医专家和医务工作者的无数心血和辛苦!也可以说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癌症的一个范例!   

    捞鱼一家在此要深深的感谢你们!    
    谢谢您,詹小萍医师!   
    谢谢您,金洁教授!   
    谢谢您,方红明主任!   
    谢谢您,王晓艳大夫!   
    谢谢你们,曾经为捞鱼治疗和护理过的所有医护工作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