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毛霉菌为一种条件致病菌,在正常人群中很少致病。当机体处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时,可以通过感染鼻窦中或吸入空气中的孢子,或经血行、淋巴播散等途径致病。
高糖及酸性环境有利于毛霉菌的生长繁殖,其机制为:1) 病人免疫功能下降,导致吞噬细胞无法吞噬病原菌,T细胞杀伤靶细胞的能力下降,使毛霉菌定植于肺部,引起炎症;2)对于糖尿病、酸中毒病人,血清pH值下降,运铁蛋白转运铁的能力抑制,使血清游铁增多,铁离子是毛霉菌生长所必需的,有利于毛霉菌生长;3)真菌体内的酮还原酶还能使毛霉菌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利用宿主体内的酮体,从而增加了宿主对真菌的易感性; 4)高血糖和血清pH值低下减弱了中性粒细胞对菌丝的趋化性和粘附性,也减弱了肺泡巨噬细胞对芽孢和菌丝的抑制作用。所以,糖尿病病人吸入毛霉孢子很容易进展为肺毛霉菌病。
该病人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糖尿病病史,为感染毛霉菌创造了条件。肺毛霉菌病的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多表现为斑片状、团块状或结节状阴影,短期内发展成空洞型病变,上叶病变多见,其次为下叶。毛霉菌所致的空洞无特定好发部位,空洞壁厚薄不一;较严重的病人两肺可以发生大面积的肺实变。糖尿病病人毛霉菌性肺炎更倾向于支气管的管腔内病变,表现为黏膜红肿溃疡或者有黏液性、脓性或凝胶状分泌物,甚至可造成气道阻塞进而引起肺不张。
肺毛霉菌病发病率低,早期诊断困难,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对具有高危因素的可疑肺毛霉菌病病人应引起重视。
(河北省保定市第一医院呼吸内科 戎雪冰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