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吉安县姓氏源流详解(第“四”篇)

 昵称32229807 2017-09-16


寻找祖籍,主要依据有这么几个方面


1、族谱,族谱无疑是最为准确的方式,较为完整的族谱通常都会记载先祖系出何地的。

(优点:较为精确。缺点:谱系有可能因为漫长的岁月有过缺失,难以寻找

【我们家的谱系还是比较完整的,但一些在近代迁居而来的,族谱会比较难找。】


2、字辈,字辈也是想对准确的一种方式,不同宗脉的字辈都会不同,通过校对字辈能轻松找出祖籍何地。

(优点:较为精确。缺点:因为城市化的推进,很多人的字辈已经缺失了,难以搜寻。

【像我,我父亲那一辈还有明确的字辈,但我这一辈就没有了。如果进城进的早,字辈会比较难找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我前面并没有加上字辈。


3.居住地,大的宗族,往往长期居住一定,形成某氏村落等环境。如果你清楚你家是从何处迁来的,而那一带正好是你的姓氏部族的聚居地,那么你多半便是那一脉的。

(优点:较易搜寻。 缺点:不一定精准。

【我外公姓尹,但按照他的讲法,他爷爷,也就是我太太外公是从安徽迁来的,虽然现在认在永新尹氏,但其实是安徽尹氏的。


所以我想了想,为了方便大家找寻祖籍,何地,我们其实可以建一个吉安县宗亲的微信群,通过资料的互相交互,来方便大家搜索确定祖籍所在,群里呢我也会发出一些本文没有讲到的诸如:字辈,姓氏名人等材料信息哦。


吉安县夏氏宗亲交流群吉安县邹氏宗亲交流群(若群满请加微信:18370636989)








夏姓





夏姓,不算是个大姓,但也不算小。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夏姓共有人口468万,约占全国人口的0.39%,排第55位。夏姓是一个非常古老尊贵的姓氏了,源流基本上有两个。


源流一:源自姒姓   这一脉属于大禹的后裔,因为大禹名义上是中国古代第一个朝代夏朝的开国皇帝,所以一部分后裔便以夏朝的国号为姓。这也是现在夏姓的主要源流。

【江西的夏姓就是这一脉】


源流二:源自妫姓     之前说胡姓的得姓始祖是满,但胡公满还有一只后裔因为娶妻夏姬,这一只后来也改姓了夏。


少数民族中的夏姓 :  

1. 回族夏姓,主要在山东德州一带。


2.湖南湘西土家族夏姓,这一脉是中原夏姓的后裔,和汉族夏姓是同源的。


3.蒙古族夏姓,主要在内蒙、新疆。


4.满族夏姓,东北夏氏是在清朝时期被强迫编入满族的,今以认祖归宗。


5.锡伯族夏姓,这是满族夏姓的后裔,追本溯源,应当也是中原夏氏。


6.侗族夏姓,中原夏姓流入的后裔。


7.党项族的西夏夏姓,被铁木真屠灭全族,没有后裔。


【这里再给大家普及点小知识,我们身份证写的是汉族,但汉朝时期,汉族人如何自称呢?因为夏朝作为封建帝制的第一个开端,他们当时自称是夏族人,所以我们说自己是夏族,其实也是没问题的。】



我找了很多资料,并没有找到确切的夏姓在吉安县定居特别古老的记载。唯一找的一句是:

第二世:如冈公:行种一,仕至广西龙州知府,娶龚氏。子三:希文、希武、希彦徙居庐陵七里山前。

【这是会稽夏姓的记载,这个庐陵七里山在哪,我找了很久没找到确切记载,大致在现在的泰和一带。因为会稽是大禹的埋葬地,大禹儿子无余为守陵,定居在现在的浙江绍兴,所以会稽夏姓是天下夏姓祖脉之一。】


虽然吉安不是夏姓聚居地,但是,江西一直是夏姓的主要聚居地。特别是在宋朝,江西夏姓当时是全国夏姓最多的身份,现在夏姓也主要分布在,江西、江苏、浙江一带。



现在江西省中北部、湖北省中东部、河南南部、陕西省南部、安徽省西部等地夏氏谱,以“夏光庭”公为1世始祖。


夏竦

【夏竦(sǒng)北宋著名文学家,夏光庭九世孙,历史上对这个人褒贬不一,争议很大,初谥“文正”(看过谥号介绍篇的都知道这有多牛逼),但后来改成了“文庄”(一下降了九级),但也有说冤枉的。江西德安人,现在泰和夏家坊,以及江西、湖北很多夏氏都是其后裔。】


1.江西省泰和县夏家坊等地“夏光庭”公【注:该支谱原未载,但载“夏光庭”裔孙“夏勰(xié)”公为1世始迁江西德安祖,也就是这一只夏氏是德安夏勰公的后裔】

2.江西修水、新建县、进贤、丰城、安义、南昌、景德镇、永修、九江、瑞昌等地的夏姓也都是夏光庭后裔。




邹姓



邹姓和夏姓大小相仿,人口在450余万,排第60位。邹姓的主要源流有四个。


源流一:源自姚性     舜帝的后裔姚氏,当初被封在邹国,后来邹国覆灭,邹国人便以国号为姓,这也是邹姓最古老的源流,距今约有3500年。  


源流二:源自姬姓     邹国被灭,祸首便是黄帝后裔建立的邾国,邾国被灭后,邾国后裔的一部分便以邹为姓。荆州邹氏。


源流三:源自子姓    商纣王的哥哥微子启的后裔宣靖父受封与邹邑,后人以此为姓,是山东邹氏。

【吉安县的主要就是这一脉。】


源流四:女真族邹佳部    这只少数民族清朝汉化后,多以邹、组、铁为姓。


【继续给则小知识,宣靖父的哥哥叫孔父嘉,是孔姓的始祖之一,孔姓、山东……是不是想到了什么?没错,孔父嘉正是孔子孔仲尼的太太太太爷爷,所以孔子和吉安县的邹姓子孙追溯到春秋时期其实是一脉的。】



邹元标


庐陵邹氏,出过两位很有名的名人,那就是东林党的三君之一“邹元标”还有王阳明的学生,著名的王门学者,邹守益


那么邹元标祖籍何地呢,我找到了下列资料。

邹元标祖籍正是山东邹氏,事实上大部分邹氏名人都是这一脉。


从宣靖父到讽齐王纳谏的齐国名相邹忌,再到阴阳家邹衍(五行学说、五德学说、大九州学说的提出者,邹忌的嫡长孙)。


邹忌的二十七代孙叫邹湛


邹湛的三子邹涣大分宗族,长房邹思明一脉迁居吉安市泰和县早禾渡梅子坡圳上,长房邹大评一脉迁居吉安市永新县新安乡……


邹湛的四子邹捷,邹捷的二十一世孙邹荐,邹荐的五子分别是都昌、崇仁、湖口等地的邹姓始祖。后裔邹椿,居新余,是新余邹姓始祖。


邹湛的六子邹萃,邹萃的二十世孙邹筠(yún)


邹筠次子邹天纬被遵为吉水邹氏始祖。邹元标以及南宋爱国将领、文天祥部将邹正是这一脉,安福的探花邹守益也是这一脉。

邹筠的长子邹天经,邹天纬当时都在做官,而且不负经纬之名。哥哥邹天经是宋朝的开国功臣,幽州总兵,东鲁公。弟弟邹天纬受封荆南节度使,范阳总兵,与哥哥一南一北威震四方。




后记


朱熹公言:“ 谱者,谱其所可知,不谱其所未知,非我族类,虽富贵且不录,同本支,虽贫贱何尝弃。” 

谱学言:“ 实则敬祖,伪则诬祖,不孝之大莫如伪也。”


朱熹:“族谱,只有确切知道的才会收录,不确定的不会收录,不是我族之人,即使他是大富大贵之人,也不会收录,是本支的同宗族人,即使他身份低微,也不会抛弃他,将其逐出榜外。

谱学上所言:“真实确切的才叫尊敬祖先,强行造假攀附则是侮辱先祖,最大的不孝,莫过于此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