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才是患者所盼望、所敬服的医生!

 愿你有个好心情 2017-09-16

什么样的医生,才算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什么样的医生,才是患者所盼望所敬服的医生?什么样的医生,才能担得起“妙手仁心大医精诚”的赞誉?


以下故事,说不定能给你想要的答案。


1,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


行医26年,她用行动回答了“什么样的医生,才是患者所盼望所敬服的医生?”她是吴心芳,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紫园门诊一名中医大夫。


吴心芳常说,医生和病人是一个战壕里的队友,打败疾病需要密切配合,更需要坚持。早在《素问·汤液醪醴论》中就有云:“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此之谓也。”就医患关系而言,病人为疾病的主体,所以患者为本;医生治病改善患者症状,所以医生为标。病人与医生不能很好配合,病邪就不能制服。



吴心芳深谙此道。诊疗期间,她常运用举例子、打比喻等方式将专业术语“翻译”成通俗易懂的语言。并适当运用玩笑舒缓病人压力,让患者服用一种“无方顺心药”,进而更好并肩作战。


且精益求精,不断通过学习研究,提高自己的诊疗水平。她不保守,面对疾患,尤其是复杂病情,会翻阅大量中西医资料,从两种医学营养中,汲取最有效的治疗方式。在她几十年如一日的兢兢业业下,许多不孕家庭赢得了希望,每年经其妙手的“小天使”达300多个,被亲切称呼为“送子娘娘”。


由于患者众多,有的又是远道而来,她加号、加班、加点,甚至不惜自己的身体,以致于患者都心疼,并恳切劝她保重好自己,才能更好保障别人的健康。


吴心芳常说,一个医生要取得成就离不开病人的支持。病人是自己的恩人和朋友,他们的康复铺就了自己职业生涯中的鲜花和红毯。她感恩病人。



对于以上吴心芳的事迹,汉方国药·神农中医馆董事长杨勇也曾说过,“在中医界有这样一句话,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这就是传统中医对从医人员严格的要求。”


他还说,中医不仅仅是一份事业,更是一种修行。人以群分,故而很多在神农中医馆坐诊的老中医也同样不仅仅是一名好医生,他们还都是博学多才的修行者。


很多时候病人来了,在与医生的交谈中,医生通过中医的理念打开病人的心结,病就好了八分,这并不是什么医学奇迹,这就是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之处。我们共勉之。



2,如何做好现代中医?


她从医五十余年,凭着一颗“仁心”和精湛的医术解除了无数患者的疾苦;


她被患者们热情、感恩地称为“靠山”“活菩萨”;


她被誉为“永不停息的骏马”,年近古稀,工作起来仍像个不知疲倦的青年;


她出身西医世家,却因为命运关系转而投入到中医的殿堂;


……


她是著名中医乳腺病专家林毅。悬壶济世50余年,树立了济世良医的经典楷模。



有人曾问:“为什么你觉得现代医学的难点与盲区可以成为中医治疗的切入点?”她回答:“因为我有把握,这个把握来自于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就是这种对中医药的无比热爱以及对中医药疗效的坚定信心,成了她在中医理论和实践中不断继承创新的力量源泉。可是不知道现在有多少中医人减却了那份信心,转而投向西医。


她指出,身为中医,必须首先吃透、消化、汲取祖国数千年中医药知识精华,只有了解前人的学术精髓,才能在继承基础上创新发展。并且要做现代中医,不要做坐堂中医。也不要一味拒绝现代医学技术,中医临床上要坚持“中医优势病种能中不西,疑难病种衷中参西,急危重症中西结合”的治疗原则。


她十分注重情志因素和饮食起居对人体的影响,因而临证时非常重视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治病时总将心理治疗列为首位。为了更好地倡导百姓健康的生活方式,她创立了独特的“养生导引功”,并制作成教学光碟发行,既能广泛引导老百姓,也能更好传播中医文化。


她始终心系患者,虽年过七旬,仍坚持每周六天的临床工作。为满足外地患者就医的要求,她常常延长出诊时间,中午从不休息,连续看病七、八个小时是家常便饭,但她却从不敷衍病人。


林毅常说,“看病是我最大的乐趣,竭尽绵薄,聊尽吾心,我现在能够有事情忙是好事,说明民众需要中医,说明我们的中医有生命力。“我这一生无论做什么事,只要认真用心去做,多是成功的,大概与我的名字有关吧。”



对于以上的事例,还有许多,此处就不一一列举,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些共鸣。


前几天,还看到一篇高级记者白剑峰的一篇演讲,其中有这样一段往事,与以上二位的故事有些不谋而合。


据《协和医事》记载,抗战初期,协和妇产科主任惠特克不把病人放在心上,只顾在实验室搞研究,还挖苦林巧稚:“你以为拉拉病人的手,给病人擦擦汗,就能当医学教授吗?”当他任职期满之后,协和没有再继续签聘约,而是聘请了林巧稚。林巧稚医生没有结婚,但是他用大爱造就了大医。(那些拉拉病人的手,擦擦汗……恰恰是一个大医应该有的。)


医学是人性善良的表达,是爱的产物,没有爱就没有医学。如果没有人文关怀,医院就是一座现代化的“屠宰场”,医生就是一个开刀的机器人。


白剑锋说,在互联网时代,暖医已经成为刚性需求;在互联网时代,人人皆可成为名医。名医不是职位、不是职称,只要你认认真真看病,在病人心中你就是名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